
作家網消息 任美玲報道 2018年5月5日下午,湘西詩人、湖南吉首大學立人讀書沙龍主持人、湘天華現代詩社社長胡建文詩集《天空高遠 生命蒼茫》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主樓C區5049會議室成功舉行。吳思敬、譚五昌、彭學明、姜念光、冰峰(趙智)、洪燭、安琪、吳子林、周瑟瑟、金石開、王國平、楊曉華、楊盛龍、汪良忠 、張月宇、超俠、黃尚恩、蘇明 、王長征、楊莫莉、農小平、劉娟、劉井彬、袁翔、任美玲、吉侯路立、王霽、張松松等在京及來自外省的詩評家、詩人、藝術家二三十余人,以及北京師范大學部分學生代表參加了這次詩集研討會。

胡建文詩集《天空高遠 生命蒼茫》研討會由國際漢語詩歌協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詩網、作家網、華語作家網等單位協辦,北京師范大學白鹿洞文化學會(北師大贛協)承辦。

研討會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詩評家譚五昌主持,在主持人介紹完到場嘉賓后,馬上就進入到了精彩紛呈、觀點爭鳴的嘉賓發言環節。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詩評家吳思敬先生首先進行了精彩到位的發言。吳思敬首先肯定了胡建文詩歌創作的成就,認為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他指出胡建文的詩集名稱《天空高遠 生命蒼茫》恰好印證了其詩歌創作的風格:“天空高遠”象征著胡建文的語言是詩性的語言,是想像性的語言;“生命蒼茫”表現出詩人對生命意識的追求和肯定,無論是親情的表達(比如《跟著父親上山》)還是意象的選擇(比如《與一只螞蟻相遇》),都顯示出詩人的生命意識非常強烈。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主任、著名作家彭學明接著發言,他從自己的閱讀體驗出發,認為該詩集的第二輯、第三輯、第六輯的創作是成功的,因為這幾輯的詩是從骨髓里、血液里冒出來的詩,在一個“偽抒情的時代”,這些詩歌作品從生活中來,從人性中來,顯得自在、接地氣。《解放軍文藝》主編、著名詩人姜念光則從詩歌的地域文化特征出發分析了胡建文的詩歌創作,他提到湖南人的寫作屬于一種鄉村知識分子的寫作,胡建文的詩歌創作沒有離開三湘大地,其詩歌語言敏捷、意象明快、感情強烈,具有英烈之氣,與湖南人民的文化性格形成一種互證互映。姜念光對胡建文的詩歌創作提出了建議,他認為詩歌有兩種不同的品格,一種是樸素的、親切的;一種是神秘的、出神的,詩歌的核心問題是怎樣進入神奇之境,如果能把兩者結合,既樸素,又神奇,那是最好的事情,詩歌和散文、小說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詩歌一定要有起飛的時刻,進入神奇之境的時刻,胡建文的寫作有很多親切樸素的時刻,但更多的要向進入神奇之境的時刻努力。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出版中心主任、著名詩人洪燭的發言則充滿詩意,他把胡建文詩集中的詩歌比做自留地里野蠻生長的植物,其中有兩種詩歌很有優勢,一種是穿著皮鞋、用普通話寫作的部分,很現代很洋氣;另外一種是穿著草鞋、用方言寫作的部分,具有土味。“土得掉渣”是胡建文詩歌創作最大的優勢,其寫作還需要增加歷史文化的背景。作家網總編輯、著名作家、詩人冰峰(趙智)的發言主要是從詩歌編輯的角度出發,他認為胡建文這部詩集的每一輯內容的選擇都很有想法,從分輯中就可以看出每一輯的藝術特點。作家網總編室主任、著名女詩人安琪從具體的詩歌文本入手,分析了胡建文詩歌創作中的細節描寫真實、生動,其鄉土經驗書寫與親情敘事是該詩集的最大亮點,令人贊賞。《文學評論》編審、著名學者吳子林認為詩集中鄉村知識分子的悲憫情懷很容易打動人,在寫作上則要盡量避免使用大詞。《卡丘主義》主編、著名詩人周瑟瑟在發言中提到故鄉是一個人精神的源頭,異鄉是一個人精神的戰場,在故鄉與異鄉之間,胡建文應加強對精神困境、對生命困境的思考。同時,周瑟瑟也提到胡建文詩歌的語言是干凈的、偏瘦的、枯骨式的語言,這與當代大多數詩歌的語言迥異。中國詩歌網總編輯金石開提到詩人要想寫出好的詩歌必須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之中,反映時代特點的詩人才是最好的詩人,他指出,胡建文詩集中對故鄉的描寫恰恰呈現了鄉村文明生活里才有的特征。中國文化報理論版主任楊曉華提到了胡建文詩歌中時間與空間的尺度,對土地的深情以及現代性與古典性相交織等特點。著名作家、原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司長楊盛龍認為胡建文的詩歌寫得很大氣,充盈著俠氣,很接地氣,滿是和氣。

文藝報記者、青年詩評家黃尚恩認為胡建文的詩歌創作飽含深情,但這種深厚的感情有時會使詩人沉溺在一種主題、思想、情感的定勢里,他認為對詩歌中悲劇性,命運性內容的開掘會打開胡建文創作的另一種可能。北師大與魯院作家班研究生、青年詩評家蘇明認為胡建文詩歌的創作不是未來性的、學理性的東西,而是源自詩人本體的東西。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吉侯路立從自身生命體驗出發,表示自己與詩人胡建文在經驗上產生共鳴,感覺自己肉體生活在城市,但是靈魂屬于鄉村,在無意識中渴望尋找自己的家園。此外,著名投資人、經濟學家、詩人、廣東將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汪良忠,湖南司空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湘天華青年詩社社長張月宇,中國作家網編輯超俠、華語作家網主編、青年詩人王長征均有簡短而精彩的發言。因故未到場的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著名詩人陸健,《大詩歌》執行主編、著名詩人瀟瀟則專門寄來了自己的書面發言稿,委托主持人譚五昌及其研究生任美玲代為宣讀。陸健在書面發言中指出:“現代詩歌,尤其第三代詩歌以來,詩歌的敘事性似乎“勢所必然”地得到了加強。這既是對帶有假大空性質的十七年詩歌的再次清算,也是詩歌必須面對“當下”、必須在生活“現場”的現實藝術需求。《天空高遠生命蒼茫》的作者胡建文顯然也是認可這樣的藝術理念的。這部詩集中,多數的作品帶有詩人真實生活的印記,精彩的故事片段,而這些作品恰是胡建文書中值得稱道的作品。”瀟瀟在書面發言中則表達著她對胡建文某類詩歌作品的高度欣賞:“他的《空》系列詩作,無論從質量和重量上,都讓我感覺到他作為一個詩人沉甸甸的分量。”




與會專家、詩人對胡建文的詩歌創作既有共識,又存在分歧,時有激烈精彩的詩學話語交鋒,在嘉賓觀點交織碰撞之后,研討會進入到胡建文詩歌的朗誦環節。中國教育電視臺主持人 張松松朗誦了胡建文的代表作之一《天空高遠 生命蒼茫》,聲情并茂,引人入勝。國際漢語詩歌協會理事袁翔、北京師范大學的張穎同學、張巍同學、張耀文同學也分別上臺朗誦了胡建文的詩作,給現場的嘉賓帶來一次聽覺的享受。

最后,主持人譚五昌對本次詩歌研討會進行了總結性的發言,他認為每位到場嘉賓的發言角度與觀點不盡相同,但都很坦誠,很有學理性,并且不是一種聲音,其中有贊賞,有肯定,有表揚,也有一些批評與建議,構成一種難得的詩學碰撞與學術爭鳴。他指出,一本詩集中如果能選出若干首好詩,那么這本詩集就立得住,而大家認可的詩作為數不少,所以,胡建文的這本詩集《天空高遠 生命蒼茫》是完全立得住的。譚五昌還對胡建文詩歌創作特點進行了自己的概括,他將之歸結為五點:第一、題材比較豐富,視野較為廣闊;第二、純粹真誠的寫作態度,高雅的審美格調;第三、抒情、敘事、經驗、哲理相融合的寫作方式;第四、富有傳統文化內涵,與湖湘文化色彩;第五、平視與仰視結合的創作角度與寫作姿態,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結合,既接地氣,又有超越性、理想性。

與會嘉賓在充分肯定胡建文創作成績、實力與優勢的同時,也共同指出了胡建文的詩歌創作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部分作品語言比較散文化;經驗的廣度、厚度有待加強;詩歌藝術的先鋒性方面也有進步空間。臨了,本次詩歌研討會的主角胡建文致答謝詞,他對大家能夠出席這次研討會的嘉賓們表示衷心感謝,表示各位專家、詩人們的發言高屋建瓴,精彩紛呈,使他深受啟發,收獲巨大,有了在座的大家與名家的鼓勵、期望與點撥,他明白了自己寫作上今后努力的方向,并且充滿了信心。

本次胡建文詩集研討會一直持續了三個小時才結束,與會嘉賓們坦誠、深刻、充滿真知灼見的發言使得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活躍,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詩歌研討會,研討會上許多重要命題的提出,對胡建文本人及其他詩人的創作都具有可貴的啟示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