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0日下午,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主辦,《語言與文化論壇》編輯部、《旅伴》雜志社、中詩網、作家網、人人文學網、北京文藝網等單位協辦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隆重舉行。吳思敬、任洪淵、唐曉渡、陳旭光、張檸、譚五昌、陸健、汪劍釗、樹才、瀟瀟、冰峰、陳定家、于慈江、莊偉杰、楊四平、吳投文、吳子林等近二十位著名評論家、學者、詩人,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劉東風社長、郭永新主任、宋媛媛編輯,以及蘇明、盛華厚、劉雅閣、郭佳、張妮、吉侯路立、馬文秀等在京部分青年詩人、詩評家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華讀書報、環球時報、中新網、人民網、中國作家網等在京媒體代表也列席了會議。

《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學術研討會由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陳旭光主持。陳旭光在隆重地介紹了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嘉賓后,愉快的表示,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來和詩壇前輩與朋友們一起討論詩歌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作為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辦單位之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社長劉東風先生首先發言,他代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對大家光臨研討會表示由衷的感謝,對譚五昌先生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出版后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以及得到不少著名詩人與學者的高度好評,作為圖書的出版方,劉東風社長表示榮幸。劉東風社長在發言中還表示,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準備推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精選本的外文版,打算出版英文版與俄文版,屆時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英語與俄語的翻譯,可以考慮將該書列入一帶一路、絲路書香的項目,讓它在國際詩歌文化交流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產生更大的影響。
接著,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評論家、《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作者譚五昌先生發言。譚五昌在發言中重點向與會嘉賓交代了召開此次學術研討會的緣由,他說,主要是由于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領導對《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高度重視,以及不少重量級詩壇前輩、著名詩人、評論家與學者對這五卷本的肯定與鼓勵,才促成了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召開。譚五昌表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主要讀者定位是研究生(碩士生與博士生)與大學生,詩歌研究專家與詩人,以及廣大詩歌愛好者,他同時將這五卷本定位為詩學性著作,目的是全面呈現中國當代詩歌的完整版圖,展示自己的詩歌審美評價標準、體系與詩學理念。譚五昌還表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花費了他五年的時間與心血,今天是想借著召開學術研討會的機會當面認真、虛心地聽取與會專家們與詩人們的高見。
在學術研討會正式開始之前,主持人宣讀吉狄馬加、謝冕、梁小斌三位重量級詩壇人士發來的賀信。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的賀信中指出,欣悉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出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教授撰寫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正式發行問世了,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好事,在這里請允許我以一個詩人的名義,向譚五昌同志和此書的問世致以最美好最誠摯最熱烈祝賀!
這套作品是他本人從事當代詩歌研究多年積累起來的學術成果的結晶,對當代中國大陸、臺港澳及海外地區百余位優秀的代表性詩人的作品,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生動的文本解讀,在此基礎上進行詩學理論的歸納與建構,完整地呈現出中國當代詩歌的版圖,用一種特殊的形式填補了國內相關詩歌研究的空白,堪稱一部口語體的中國當代新詩發展史略。因而,這一系統性的研究成果的問世,在當今詩評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相信今天的活動會讓更多的讀者能認識和了解此書的特殊價值,讓此書在構建和宣傳中國詩歌美學精神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br />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著名評論家謝冕的賀信中說,譚五昌堅持在大學課堂講新詩,成果卓著,值得慶賀。我們的前輩聞一多、廢名、朱自清、馮至都做過這項工作,現在有更多的年輕學者繼續發揚光大這一事業,對此我深感欣慰。我慶賀譚五昌,也慶賀研討會的召開。
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著名詩人梁小斌的賀信是:祝賀譚五昌教授五卷本專著研討會成功舉行!五昌是活躍在當今詩歌現場、具有廣泛影響的詩歌評論家,這五卷本《在北師大課堂講詩》將成為新詩傳播的一個典范。今后,希望有更多的學者在大學課堂讀詩、講詩,推動新詩向更高層面發展。”

進入正式學術研討階段,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詩探索》主編、著名評論家吳思敬先生首先發言,他認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將詩歌理論結合到審美鑒賞當中,五卷本重視文本解讀,基于文本細讀,有著詩歌鑒賞方面的意義;其次,五卷本對詩歌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譚五昌對中國當代詩歌史的充分理解和他選的名家名篇本身就具有了傳播詩歌文化的重要價值。最后,他認為五卷本在詩歌教育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通過課堂實錄形式來講解詩歌是過去的詩學著作中很少見的,對今后中小學與高校的詩歌教育都有啟發意義。《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體現出了作者譚五昌對詩歌和詩歌教育雙重的熱愛。吳思敬先生在發言中指出譚五昌不僅詩學著述頗多,而且還策劃舉辦了不少高大上的詩歌活動,堪稱當今“詩壇勞?!?。最后,吳思敬先生也對五卷本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認為詩歌講解中針對不同講解對象,可以加強一下對于創作背景的交代與敘述。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詩人任洪淵先生則從讀者接受的角度談了自己的閱讀感受,他現場對譚五昌對于“北師大詩群”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呂約的詩作《幻影》的解讀進行了再解讀,他認為譚五昌首先抓住了“幻影”這個母詞,通過層層展開詞語與語言的進程,進入了文本的內部空間,感受“幻影”本身變換出的多重意義,感受這個世界的荒誕與真實,并從中獲得解放與救贖。任洪淵先生的精彩發言體現出他對于詩歌文本的高超解讀能力與深刻詩學見解。
作家出版社編審、著名評論家唐曉渡先生在發言中對任洪淵先生深刻到位的文本解讀表示贊同,他說最好的詩歌評論就是讓人看完了想寫詩。唐曉渡先生表示,他在看到譚五昌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時,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這五卷本在試圖重建現代解詩學傳統,因之它具有獨特價值。不論是詩歌解讀還是詩歌寫作,傳統將會成為我們強大的精神奧源,成為我們再出發的強大動力。此外,唐曉渡先生還建議五卷本可以增加一些專業性的講解,可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詩歌語言層面的探討上來,講詩不僅是語義層面,難點與隱秘之處也是講詩之人應該關注的地方。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評論家張檸先生在發言中表示,大學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試驗地,人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文學,就是詩歌的教學,母語它是一個種子,這個種子種在學生的心里面會生根、開花、結果,母語的教育主要需要詩歌教育來承擔。北師大一直有著詩歌的傳統,譚五昌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堅持開設當代詩歌研究的課程,在詩歌講授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這五卷本在詩歌教育方面是一個重要成果。《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以詩歌鑒賞和詩歌評價為主要目的,激活學生身上原有的對詩歌的理解能力,采用師生對話的方式,無論是選詩人、選詩歌、選發言人都需要仔細斟酌,這都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著名詩人陸健先生在發言中表示他非常敬佩譚五昌,譚五昌為中國當代詩歌所做的貢獻別人無可取代。他認為譚五昌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創造了一種詩歌講授的方式,為高校詩歌教育者提供了借鑒。他還建議,如果有可能,可以邀請詩人本人來到詩歌課堂上講詩,這樣就會有更多的視角來解讀詩歌。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名詩人、翻譯家汪劍釗先生對譚五昌出版五大卷表示祝賀,他開玩笑說,這煌煌五卷本讓他也想要出一套《在北外讀外國詩》?!对诒睅煷笳n堂講詩》(五卷本)的厚重感不僅源于書本身的分量,它還頗具詩學的含量,這五卷本堪稱一部中國當代詩歌簡史,一部形式獨特的當代詩歌史論著。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著名詩人、翻譯家樹才先生在發言中表示,自己能夠進入這五卷本非常高興,他認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這五大卷書把現代詩歌教育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卷書把目光聚焦在新詩以來的現代漢詩,而且很多是活著的詩人,體現了譚五昌敏銳的詩學眼光與判斷力。他還建議解讀一個詩人詩歌生命構成的時候,要敢于揭示他身上的矛盾性,凸顯詩歌創造本身的張力。
著名女詩人瀟瀟女士在發言中表示,真正好的詩學著作是要填補空白,譚五昌這五卷本對詩人與詩歌文本的選取具有非常敏銳的藝術嗅覺與詩學眼光,100多位優秀當代詩人的作品呈現在這五卷本里,可以說是一部當代詩人的小百科。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著名評論家陳定家先生在發言中表示,北師大具有光榮的詩歌傳統,從穆木天開始,現在又有譚五昌來展開詩歌理論研究、批評與教學工作,這值得肯定與贊賞。
著名旅澳詩人、評論家、《語言與文化論壇》主編莊偉杰先生認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由譚五昌先生來完成體現某種詩歌的緣分與命運,這五卷本體現作者的三大眼光:詩人的眼光、批評家的眼光、文學史家的眼光。譚五昌完成了對于海內外一百余位優秀詩人整體精彩到位的解讀,這相當不容易,因為每個詩人的創作風格與特點都不一樣,譚五昌需要具備整體的宏觀性的把握能力。另外,這五卷本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來講解詩歌,是一部別出心裁的當代詩歌史,在詩壇已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評論家楊四平先生認為,譚五昌有一顆滾燙的詩心,睿智的用心和博大的史心。譚五昌把許多當代漢語詩歌中的經典作品尤其是把具有經典化可能的詩歌作品拎出來,影響更多的人,生成對經典重新的認識,這可能會改變我們整個當代文學史,尤其是當代詩歌史的寫作。
湖南科技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吳投文先生表示,如此集中的、大規模的、史無前例的中國當代詩歌講解,而且講解得深刻、系統、全面,可以說譚五昌是第一人,《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中對于詩人的選擇非常具有代表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五卷本是一部形式獨異的當代詩歌史。
《文學評論》編審、著名學者吳子林先生認為,這套書繼承了古代的詩教傳統,延續了北師大的詩歌傳統,同時開創了一種新的詩教方式。譚五昌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打破了僵化的批評語言,開創了一種新的學術著作寫作方式。另外,這五卷本包容性與價值的中立讓詩歌文本的遴選保持著開放性,這種開放性有利于貼近詩歌創作的現實,貼近詩歌的歷史,非常難得。
隨后,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長、著名評論家于慈江在發言中以海子的詩歌為例,他認為朗讀詩歌也是進入詩歌文本解讀的一種很好的方式,譚五昌在這一方面也做得很好。這五卷本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文本細讀與宏觀觀照的完美結合。
作家網總編輯、著名作家、詩人冰峰(趙智)從編輯、接受者和研究者的角度談了對《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感受與認識,他說,編輯這樣一套具有導讀意義的書是有風險的,因為北師大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無論出什么樣的書,都會被讀者認為是具有學術性和權威性的,特別是對于無法走進北師大課堂的讀者來說,他們會不假思索地接受書中的觀點,如果書編不好,就可能誤導讀者,讓讀者“誤讀”詩歌。教授與編輯不同,讀者一般認為,編輯的觀點,是一家之言,而教授的觀點,是學術定論。因此,教授出書,應該更加謹慎。五昌教授敢于挑戰這一難度,精神可嘉。
青年詩評家蘇明從詩學批評生涯的角度簡單梳理了譚五昌先生的詩歌評論歷程,他指出,從譚五昌先生1997年完成的詩學論文《海子論》,到21世紀以來出版的詩學專著《二十世紀中國新詩中的死亡想象》、《詩意的放逐與重建——論第三代詩歌》等,再到今天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展現出譚五昌先生非常開闊的詩學視野,其詩學理想與抱負的逐步實現憑借的是譚五昌先生持續的詩歌激情與整合性的詩學能力。蘇明認為譚五昌先生的詩歌評論具有理論的原創性與敏銳的前瞻性眼光。

青年詩人盛華厚在發言中認為譚五昌先生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是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詩學著作,他還強調譚五昌先生對于青年詩人一直高度關注與大力扶持,高度肯定譚五昌先生為中國當代詩歌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以及譚五昌先生本人身上對于詩歌事業的熱愛與無私奉獻精神。

研討會進入尾聲階段,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大眾文化出版中心主任郭永新先生作為主辦單位代表發言,他對參加這次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和詩人表達衷心感謝之意,他表示,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今年還會繼續推出譚五昌先生主編的《2018年中國新詩排行榜》,以及其他一些好書,他真誠歡迎與會的著名專家、學者、詩人支持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的工作。
接著,《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作者譚五昌致答謝詞,他對出席學術研討會的全體評論家、學者與詩人表示由衷的感謝,他表示,今天的研討會檔次很高,大家的學術發言都很精彩,他從中收獲巨大。他說,今天詩壇前輩與朋友們對他所有的肯定與表揚都是一種鼓勵,而《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肯定存在著不少不足之處,他會虛心吸取在場諸位提出的寶貴意見與建議,找合適機會對《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進行修改,使之進一步完善與完美。他還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用行動來推動中國當代詩歌的發展,讓中國當代詩歌在世界范圍內產生更大的影響。

最后,《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學術研討會主持人、北京大學教授陳旭光做了簡單的總結性發言。他認為今天的學術研討會開得非常成功,各位與會專家與詩人的發言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與獨到的詩學見解,大家既充分肯定了《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又對作者譚五昌本人提出了中肯的意見與建議,五昌本人收獲應該是最大的。陳旭光還特別指出,通過對話方式呈現文學研究與學術研究成果在北京大學是一種良好的學術傳統,他本人這些年一直在參與主持北大批評家周末,而且出版了相關的對話體學術著作。他認為在這個意義上,譚五昌的《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也體現出了北大的學術傳統。

《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學術研討會持續了三個小時才結束,現場評論家、學者、詩人們精辟的學術觀點和時時迸發出的妙語將研討會的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與會人員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氣氛非常坦誠、友好、成功的學術研討會,令人深受啟發,因故未能到會的著名詩人周慶榮、安琪等人對本次研討會一直予以高度關注。相信無論是在當代詩歌的文本解讀,還是在當代詩歌的傳播與教育方面,以及詩學理論的建構等方面,《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都具有其豐富而獨特的價值?!救蚊懒嶙?,圖片提供:王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