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峰主編的《2020中國年度微型小說》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發行。
凌鼎年、曾憲濤、黃久輝、劉正權、王培靜、李代金……百位作家的百篇佳作,題材豐富,語言凝練,一個片段,一個場景,均有精彩呈現。既有反諷,又有夢幻,充滿人間冷暖;短小且具張力,精練卻不乏震撼。
由中國微型小說界知名選家選編的2020年度微型小說,是從當年在全國文學報刊上發表的優秀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旨在檢閱該年度微型小說的創作實績,公正客觀地推選出思想性、藝術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年度微型小說。
作家網 選編 冰峰 主編
冰峰,本名趙智,曾在人民文學雜志社等單位工作,現任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旅游電視委員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詞刊》《隨筆》等各類報刊。雜文《嘴的種類與功能》入編《大學語文》(2008年3月,北師大版)。曾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十佳制片人”、“優秀編劇”等獎項。
用非虛構微型小說來捕獲時代的情感(代序)
冰 峰
隨著諸多新媒體的出現,微型小說似乎離時代漸行漸遠了。微博、微信、短視頻迅速沖擊著人們的生活和情感。人們的目光已經被繚亂的信息俘獲,漸漸失去了理智的選擇和判斷。人們被各種龐雜的信息包圍著,情感被卷入了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在浩渺無際的波濤中,我們仿佛聽到文學在呼救。
微型小說雖然以短小精悍的優勢穿梭于新媒體之間,但微小的數量并未引起眾多閱讀者的注意。因為微型小說畢竟是文學,虛構是微型小說的基本技法。失去虛構,文學的想象仿佛被屠殺,失去了自由馳騁的能力。而我們面對的事實是,想象并未成為優勢,離奇怪異的生活場景卻令人咂舌,有的甚至讓人毛骨悚然。
不可否認,新媒體已經脫光了人類所有的衣服,人類已經毫無隱私可言。只要走出家門,無數的攝像頭就會對準我們的面孔,在大數據分析之下,我們所有的行蹤均被記錄在案。
對于無處逃身的人類來說,與其在逃亡中失去主動,還不如順勢而為,主動出擊,讓微型小說主動成為社會大潮中的一種力量。微型小說既然具有敘述故事的能力,如果把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以非虛構的方式呈現,其效果就會比單純的新聞報道要更具魅力,更為生動鮮活,也更容易撼動人的情感并引發人的思考。這幾天,我從微信里看到幾篇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文風坦然,敘述平和,和微型小說的敘述方式、結構沒有區別。但讀罷文章,卻讓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微型小說,均屬上乘之作,不但有生活,還有對社會深層次問題的揭示、暴露和批判,其文學意義和價值是不容小覷的。
下面我們就來讀曾憲濤寫的故事《有兒在國外》。故事發表在2020年第1期《故事會》(文摘版)上,文章樸素、簡約,無非是現實生活中的一段場景而已,看不出任何虛構的痕跡。
早點鋪的門是敞開的,外面的世界都看得清。就見一個蹬三輪的小伙子,車上載著一位老人,全身上下圍得嚴嚴實實,面前還擺放一張小桌。
小伙子在早店鋪門外把車停好,下車進店,買了一盤包子,一碗辣湯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就坐在三輪車上吃包子,喝辣湯。小伙子在一旁看著,等老人慢慢吃好,拿出餐巾紙給老人擦凈圍好,蹬上三輪車,沿來路回去了。
老李看呆了,不由道,這孩子真孝順呀!旁邊的熟人說,你要是每天這個時間來,天天都能見到這爺倆,老人可能是腿腳不方便,兒子天天帶他來吃早點,都夸他,如今這樣孝順的不多了。
李老漢就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他就一個兒子,從小學習好,大學畢業去了外國留學,后來就留在了國外,還成了家。兒子收入很高,經常給老李寄錢寄東西回來。老李并不缺錢,但心里高興,還有意讓兒子寄到單位,因為傳達室愛把匯寄消息寫在小黑板上。那時單位里的人都羨慕死老李,說老李有個好兒子,教育自己孩子時,也都拿老李兒子做榜樣。老李臉上特別有光彩,見人就想炫耀國外的兒子。不過自打退休后,老李的心情就變了,特別身體有病有恙時,就更感覺孩子還是在身邊好,再遇著有人羨慕他時,就會說句兒子算是白養了。
晚上,手機視頻振鈴響了。老李手機視頻,還是鄰居孩子教會的。老李跟兒子視頻說著說著,就說到今早遇到的事,先夸那個小伙子,然后說,真羨慕那個老頭,等哪天我跟你媽不能動了咋辦?
兒子在視頻里沉默了,半晌才說,爸,我會給家里多寄些錢,你們就請個保姆吧。
老李苦笑了笑同意了。老伴去了家政公司,帶來一個小伙子,老李一看愣了,竟是那個“孝順的兒子”。
咋是你?
小伙子解答了老李的疑問,那老人是我們公司的客戶,他兒子在國外,一直找我照顧他,他有個多年的習慣,每早都要去“七來風”去吃包子辣湯,說買回來吃就沒味了,就在前天,他被兒子接去了國外,我才空閑下來。說罷又擔憂道,就不知老人家吃不上七來風的包子辣湯,能不能受得了?
原來這樣,老李竟釋然了。
這則故事的情節并不離奇,是現實生活中常有的事兒。隨著出國熱潮的此起彼伏,過去沒有的社會情感問題出現了。孩子去了國外,光環之后本該有的天倫之樂沒了。時代的發展撕碎了固有的美好,一切都在變化。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巧合”是正常的,“意外”的出現也從來沒有與人類協商或溝通,它們是那樣的肆無忌憚。這些傷害人類想象的事件,總是讓人措手不及或束手無策。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捕獲這些事件的細節,并加以臨摹、記錄,然后以微型小說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想,這樣的文學呈現,一定會比“捏造”更有價值和意義,也更具有可讀性。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而一切變化的過程,又是轉瞬即逝的。冰冷的攝像頭只能留住粗糲的素材和龐雜無序的場景,而作家的筆,則是有靈性、情感和溫度的,捕獲的是人性和人性背后的命運和體驗,而這些體驗是鮮活的,有生命的,也是最靠近讀者的。
001 /用非虛構微型小說來捕獲時代的情感(代序) 冰 峰
001 /度 種 凌鼎年
004 /有兒在國外 曾憲濤
007 /圓 床 黃久輝
010 /金不換 劉正權
013 /彌漫在病房里的愛 王培靜
016 /父親的錢 李代金
019 /魚絕戶 王彥雙
022 /被豬撞了之后 王明新
025 /我不是一把秋扇 黃庭凱
028 /霍大刀 王 炬
030 /來到杭錦旗 寇建斌
034 /王的女兒 鹿禾先生
037 /疼痛的右腳 李伶伶
040 /吃玻璃的少女 何君華
043 /面 具 胡禮東
046 /白 鷴 程奮只
048 /云泥之交 李紅紅
051 /龔州石 蒙福森
054 /種菇記 符浩勇
057 /對 峙 肖 寧
060 /民國的一場暗戀 孫 荔
063 /兵叔的玩具 萬 芊
066 /自 首 夏紅軍
069 /吃午飯 崔 立
072 /給你放個引蛋 宋炳成
075 /潔 癖 劉琛琛
078 /李老摳借牛 李忠元
081 /梅花落 凱 歌
085 / 1973 年的超級板車 袁良才
089 /錢 虎 劉懷遠
092 /趕 戲 白龍濤
095 /給我催眠吧 龐 滟
098 /很想回日本 陳力嬌
101 /空中菜園 黃大剛
104 /雨在下 劉江波
107 /筱薇的嫁妝 李仁學
110 /相 親 劉國芳
113 /天 良 顧文顯
116 /加 分 趙光志
120 /玉皇弟子 汪建波
123 /猴 哥 孟憲歧
127 /大 師 邵遠慶
130 /一雙紅鞋子 秦興江
133 /雞 蛋 韋如輝
136 /假背真 夏太峰
139 /水蛇腰 田詩范
142 /蟹之美 朱聞麟
145 /畫 匪 李永生
148 /撿 漏 趙長春
151 /精準扶貧往事 吳衛華
154 /驚 鴻 盧世悅
158 /馬 老 三 石
161 /走出迷境 厲周吉
164 /卡斯特的禮物 陳 煒
167 /敬 煙 林萬華
170 /考 試 余顯斌
173 /補鞋匠老謝 陳志江
176 /夜行記 冷 江
179 /貞 女 田玉蓮
182 /誠 信 蔣先平
185 /借款記 邢慶杰
188 /陳友漁 秋子紅
192 /歸心似箭 一 兵
196 /考生搶救考生 李立泰
199 /重出江湖 石上流
202 /滅 毒 孫春平
205 /我所杜撰的馮吉的故事 施 展
209 /麥黃時節 李國明
213 /尋找芹姐 賈淑玲
216 /琵琶扣 趙婷婷
219 /烏日嘎的蒙古馬 申 平
223 /喬縣令設考場 王松平
226 /無名烈士 劉永飛
229 /奶奶的青島夢 喬正芳
232 /做土方工程的老鐘 滿 震
235 /二 爺 王 溱
239 /最后的早餐 孫毛偉
242 /因為痱子 紅 墨
245 /茶 魂 陳國炯
248 /粉紅心思粉紅夢 張聯芹
251 /竹 簽 王 宇
254 /狗 娘 曾冠華
257 /走娘家 高 軍
260 /中醫大夫 代應坤
263 /喜 鵲 邵寶健
266 /一袋桃子 飛 鳥
268 /沼澤地 葉征球
271 /神秘的大黃貓 張愛國
274 /女孩與眼鏡 孫長樂
276 /地瓜和老爺 高淑霞
279 /退休的影帝 蔥 蘢
283 /施粥記 紀 墨
287 /無名英雄 劉 瀧
290 /世界第五大發明 朱道能
292 /樹樁的啟示 桂忠陽
295 /夜姬懋子 周 玥
298 /一棵桃樹 陸惠明
300 /百萬美元 羅倩儀
303 /樹 妖 高滄海
306 /鳥人范 張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