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在風箏的故鄉濰坊首映
2021年4月16日下午,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在風箏的故鄉——山東省濰坊首映,并成為第38屆國際風箏會系列活動之一。

為紀念新中國第一部中外合拍電影,也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兒童電影《風箏》上映60年,在中宣部對外推廣局指導下,由五洲傳播出版社、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新影華安(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瑞豐洋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新影華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制了以《風箏·風箏》為片名的紀錄電影,該片總導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導演辛少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導演許峰擔任。該片時長81分21秒。

【同期】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導演 、撰稿 許峰
我們《風箏·風箏》這個主題可以說是展現中法之間的友誼。在我們拍攝的時候中法建交已經55周年,我相信我們這部《風箏·風箏》一定也會像我們電影《風箏》一樣也會促進中法人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紀錄電影《風箏·風箏》以電影《風箏》為線索,講述了當年電影臺前幕后的故事。通過影片中三位小演員60年后的重逢,以及新時代與風箏有關的中法人物故事,回望了當年中法兩國人民通過電影夢結下的友誼,展示了中法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感人故事。
【同期】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導演 辛少英
我們的紀錄電影里不僅回憶了60年前的一些往事,同時我們在尋找當年的小演員的過程中也記錄了很多中法友誼的故事。

《風箏·風箏》從策劃到拍攝歷時一年半,先后多次到法國采訪拍攝,時間近3個月,足跡遍及巴黎、馬賽、里昂、阿維尼翁等地,并在中國的北京、長春、濰坊、上海、廣州、西安、昆明、西雙版納等地拍攝,行程數萬公里,前后跟蹤采訪中外三十多位人物,該片不僅拍攝講述了電影《風箏》中宋小青的飾演者劉祥生、尼克爾的飾演者希爾維婭娜·羅森伯格、周佩琴的飾演者華衛民三位小演員重逢的故事,還采訪拍攝了電影《風箏》導演王家乙的女兒王曉蓮、電影《風箏》法國編劇安東尼·杜達爾的女友薇薇安,電影《風箏》中的孫悟空飾演者張春華的兒子張小華以及著名演員六小齡童,影片還講述了新時期和風箏元素有關的人物,有創作樂曲“風箏”的作曲家、二胡演奏家果敢、有創作風箏系列畫作的留法青年畫家王涵,有馬云、李連杰的太極拳師弟申思在法國教授傳播太極拳發生的和風箏的故事,有看了電影《風箏》喜歡上法國并嫁到法國的旅法華人王金華,有喜歡中國文化元素曾在北京故宮午門演出的法國著名音樂家讓·米歇爾·雅爾,有看了電影《風箏》喜歡中國來到中國的法國的電視制作人義夫•羅諾瓦,有跟隨著美麗的風箏來到了中國的法國著名演員蘇菲·瑪索,影片拍攝呈現人物達20余位。

電影《風箏》是由北京電影制片廠和法國加郎斯制片公司于1958年聯合攝制完成,中方導演是曾經執導五朵金花的導演王家乙,法方導演是藝術家羅吉·比果。電影《風箏》是用電影夢的方式尋找友誼,當年,周恩來總理曾接見該片中法主創人員和影片中尼可兒的飾演者西爾維婭娜。

電影《風箏》的上映推動了中法人民之間的了解、溝通和交流,是新中國開展電影外交的一次成功創舉,該片播映5年后,也就是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正式建交,法國是西方主流國家中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也是第一位出訪新中國的西方國家總統。

法國國家電視臺原臺長讓·斯托克說:1973年9月,蓬皮杜總統從中國回來的時候,對皮埃爾·梅斯梅爾總理說,“藝術和電影實際上推動了外交,電影《風箏》已經上映15年了,電影《風箏》在中法兩國之間建立起深刻的人文交流”。

2019年3月2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會活動中,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宣傳片首發;2019年11月4日,北京時間20點55分,法國國家電視臺TV5Monde播出了反映中法友誼的66分鐘紀錄片《風箏·風箏》。法國電視臺選擇這一天播出,也是配合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紀錄電影《風箏·風箏》以較大的篇幅介紹了風箏的故鄉、國際風箏之都--濰坊,并拍攝紀錄了當年電影《風箏》小演員宋小青的飾演者劉祥生在濰坊制作復制電影《風箏》中出現的孫悟空風箏,并帶到法國放飛的故事,影片還展示了電影《風箏》中的法方小演員尼克爾的飾演者西爾維婭娜、宋小青的飾演者劉祥生參加2019年第36屆國際風箏會,并放飛了孫悟空風箏時的情景。

在紀錄電影《風箏·風箏》的首映式上,因創作系列風箏畫作而被影片選為采訪拍攝的對象的留法博士、青年畫家王涵向濰坊風箏博物館捐贈了一副宣紙水彩話畫作《風箏城里盡朝輝》,表達她對風箏的故鄉濰坊的美好祝愿。

在電影中,成功復制出60年前上映的電影《風箏》中孫悟空風箏的濰坊工藝美術大師王永訓, 在紀錄電影《風箏·風箏》的首映式上,將他復制的一只風箏捐贈給了濰坊風箏博物館。

觀看了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后我們采訪了幾位觀眾。
電影觀眾菲舍爾 (法國影視人)同期: 我覺得這個電影對法國和中國的友誼很重要,我很喜歡這個電影。

電影觀眾史博公 (中國傳媒大學電影研究所所長): 那么,今天首映的紀錄電影《風箏風箏》,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同時,也預示著中法兩國的傳統情誼要掀開新的歷史篇章。

電影觀眾單萬里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研究員):作為一個紀錄片的研究者,我想先對它進行一個簡單的一個定位,我把這一類的影片呢,就像我們今天下午看的這部影片,叫做叫做重訪似的,這個紀錄片。
電影觀眾宋怡潔(大學生): 這樣的一個紀錄片存在,蠻能打動我的。

電影觀眾鄭進(核利國際文化交流(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很感動,首先,使我回憶起來,我兒時第一次看這部片子(風箏),就是原始的第一部片子,很多的畫面讓我非常激動,讓我又回到了兒時,而且記得那個時候的畫面,讓我們想起了有一些幻覺,科幻那個時候的科幻,而且是第一部有色彩的外國的片子,記憶猶新。新的片子(風箏·風箏),也非常的讓我眼前一亮,因為它的主題,他的回訪又把過去和現實連接在一起。
據悉,紀錄電影《風箏·風箏》將在今年6月1日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