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曉林編輯與知青生涯回顧座談會暨修曉林追思會在上海舉行
作家網消息 周勵報道 11月9日下午,修曉林編輯與知青生涯回顧座談會暨修曉林追思會在上海江寧路495號博鴻大廈27樓頂層上海茶道會所舉行。上海文藝出版社原副總編輯、曉林的摯友魏心宏發起并主持大會,作家周勵協助主持。
修曉林,出生于1950年,上海人 ,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68年到西雙版納當知青,在云南省農墾總局勐捧農場任連隊指導員、學校教導主任、宣傳干事。回滬后任上海文藝出版社文學編輯室編審。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紀實散文《文學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散文集《林深不知處》,散文《膠林行》《弄島的早市》《雞忘版納》《閃亮的膠刀》《你的永遠溫和又充滿期待的目光》等,中短篇法制小說集《與死囚的對話》,報告文學《壯士自有錚錚鐵骨》《高原上強勁的風》,中篇小說《神秘的“087”》《七色音符》,短篇小說《帶紅斑的鱈魚》《走進日光》,文藝評論《人生的苦難和人格的力量》《誤入歧途者的悲歌》《膽識雙全見新奇》《人性善惡的沖突》《與共和國同齡的作家》《陳村如是說》等。編輯出版的長篇小說、紀實文學有《從復旦到北影》《99玫瑰》《永樂大帝》《揮戈落日一—中國遠征軍滇西大戰》《不悔錄》等。
修曉林先生于2024年10月2日中午12時26分在家中不幸去世。
在修曉林追思會現場,知名作家彭瑞高首先發言,表達了對修曉林的緬懷之情。
上海知青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復旦歷史系金光耀教授和社科院歷史所資深研究員金大陸從學術角度,回憶修曉林在云南知青史料搜集匯編項目上的諸多重要貢獻和他兢兢業業厚道熱情的人格魅力。
知青研究會副會長張剛和黑河知青博物館、國家方志館知青分館館長劉樹新生動講述了他們如何將曉林遺留的1480余冊藏書從上海運到黑河,建立永久性“修曉林藏書專柜”的經歷,并向修曉林遺孀和兒子頒發了《收藏證書》。
作家周勵和南洋模范中學校長高屹代表瑞華發小發言時幾度哽咽。
上海文藝出版社領導何承偉、鄭理和陳先法的發言感人肺腑,表達了同事間的友情。
上海文藝出版社原社長何承偉是曉林重要著作《文學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的催生者,何承偉說:“只要這本書還活著,修曉林就活在這個世界上!”
修曉林遺孀葉乃琪發表了感人至深的答謝辭。
黑龍江戰友劉銘君副會長作補充發言,贊揚曉林捐獻遺體的壯舉。
修曉林兒子修竹和文藝出版社陳蕾制作了八分鐘紀錄片《曉林:歲月、事業與友人》,現場人員發出了“曉林依然在我們中間”的感嘆。
知青研究會曉林的老朋友濟蓉寫道:“周勵,今天的會議很成功,大家都發自肺腑地表達了對修老師的追思,你的發言、其他好幾位發言都令人感動。”
大家一致慨嘆:朋友遍天下的修曉林啊,為完成《瑞華公寓紀事——父輩和我們的故事》、張揚父輩的理想主義和獻身精神,你帶著編輯組與病魔賽跑,終于贏了!你擔任編輯工作三十年來,幾乎把全中國最優秀最著名的作家都變成了你的朋友和出版社的作者,如今你在天堂,寂寞嗎?你能聽到今天50人追思會對你的萬千思念和聲聲呼喚嗎?
在得知修曉林去世的消息后,修曉林生前許多好友在“《親吻世界》北京相聚”群中留言,表達各自的懷念之情。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陳建功留言:懷念曉林!多么平和坦誠的朋友!家中還有一個你寄贈的云南藤編的小凳,你辭世前二天,還收到你告知乒乓比賽的信息!到上海幾次邀約打乒乓,還叫來老朋友彭小蓮暢敘!今二友俱失,何其哀慟!
作家網總編輯趙智(冰峰)留言:修曉林走了?好難受……三十多年的老朋友,我每次去上海,他都會來賓館看我,一起小聚;他每次來北京,我們也會想辦法見一面……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到內蒙時,因為曉林長得帥,像朱時茂,成了不少女孩子的偶像……彈指一揮間,痛失好友,愿曉林兄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