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征稿啟事
2002年10月,江西籍詩評家譚五昌和上饒詩人滕云聯合創建新江西詩派,譚五昌撰寫序言,主要提出三條“藝術主張”:“其一,主張詩歌形式和詩歌內容的雙重創新;其二,主張詩歌語言態度上的兼容并蓄;其三,主張地域色彩與時代氣息有機融合。”2002年10月,由譚五昌主編的《新江西詩派詩選》面世,《詩選刊》、《詩歌月刊》等國內詩刊紛紛對《新江西詩派詩選》面世消息予以報道,并對《新江西詩派詩選》上的作品予以選登轉載,在當時的中國詩壇引起了較大的反響。2014年5月,新江西詩派入選“21世紀中國12家影響力現代詩群流派”。
2015年7月9日晚,譚五昌和楊曉茅、李賢平相聚于南昌嘉萊特國際酒店。圍繞推動當下江西詩歌發展的話題展開了坦誠的交流與探討。為總結新江西詩派創立十余年以來的創作成就,全面展示并著力塑造新世紀(21世紀)江西詩人的集體形象,他們達成共識,一致決定編選《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一書。該書由譚五昌負責撰寫序言,李賢平撰寫后記,并整理2003—2015江西詩壇大事記。
一、《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編委會
主 編:譚五昌
副主編:李賢平 楊曉茅
編委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劉立云 程 維 胡剛毅 渭 波 龍 泉 老 德
冷先橋 楊曉茅 李賢平 楊北城 雁 西 雁 飛
洪老墨 鄧詩鴻 大 槍 王彥山 林 莉 譚五昌
二、投稿要求
根據以往選本投稿情況,少數作者不仔細閱讀啟事要求投稿,編者因為補充資料而耽誤各自的寶貴時間。如果投稿者這次沒有按照要求發來自己的作品,編者只能忍痛割愛了。
1.征稿對象:以在江西工作、居住的詩人為主,兼顧外地工作、居住的江西籍詩人。
2.投稿作品要求:在200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間發表或者創作的詩歌作品,能代表作者在這一時期的創作水準。如是在公開刊物或民間報刊發表,或國內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務請標注詳細出處。參考格式:原載2003年12月31日《文藝報》,或原載2014年第2期《長江文藝》,或選自《路過一望無際的歲月》,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年2月版。沒有發表的詩歌,請在作品后面注明創作具體時間(標明年月即可)。
3.每位投稿的江西詩人請一次性發來自己的詩歌作品20首,原則上作品總行數不超過500行。建議每位投稿者發來自己公開發表過的詩歌代表作10首左右,同時發來自己沒有公開發表過、且自己頗為滿意的原創性詩歌作品10首左右,這樣的新舊結合的作品結構效果最佳。每位投稿者的詩歌作品后面請附3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200字左右的詩觀及詳細通訊地址(含聯系電話)。個人生活近照2張(高清晰度電子文檔)、簽名備用(生活照、詩歌作品后面均請注明作者姓名)。每位投稿的詩人請發來一個附件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例如“顏溶的詩歌”、 ““牧斯的詩歌”“、“水筆的詩歌““(詩作、簡介、詩觀、通訊地址請放在同一文檔,詩歌作品請排好順序,不要一首一個文檔)。
作者簡介請參照此格式:紫薇:原名熊國太, 1962年3月生,江西上饒人。江西省作協會員。現供職于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分院。詩歌在《詩刊》《星星》等刊物發表,入選《2011年中國詩歌排行榜》等選本。詩歌作品獲江西省第五屆谷雨文學獎二等獎等獎項。著有詩集《踏雪》,文化圖文集《鹿城記憶》等。合作編選《21世紀江西詩歌精選》。(注:作者如在獎項、個人詩集、編選選本項目為空缺的,可跳過。)
4.每位投稿詩人請務必在作品后面留下詳細通聯地址、姓名(原名)、電話、郵箱、QQ號等聯系方式,每位入選作者獲贈樣書1冊。入選名單將在第3卷《詩江西》上予以公布。
5.每位投稿詩人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后,請以附件形式發送郵箱:lixianping888@163.com(請在郵件主題詞注明“《新江西詩派詩選》”字樣,例如“郭豫章發給《新江西詩派詩選》的詩歌稿件”)。
6.截稿時間:2016年1月5日前。
7、《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編委會的全體成員應本著嚴肅負責的態度,根據具體情況,每人推薦若干名實力派江西詩人加盟本詩選,以使本詩選真正展示新江西詩群令人矚目的創作實績與藝術風采。
8、《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一書的初步編選工作由江西詩人李賢平等人負責,該詩選的最終定稿與編選工作由江西籍詩評家譚五昌負責。
《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一書的編選及出版將是當下江西詩壇的一件盛事,也將在整個整個詩壇引起應有的關注與反響。希望獲得廣大江西詩人與詩評家的熱情關注與積極支持,共同為新世紀江西詩歌事業的發展做出一份自己的努力與貢獻!
《新江西詩派詩選(2003—2015)》編委會啟 201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