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作者:孔春山
這是一個迷人的黃昏。
從煤礦門口到達那幢紅色的職工往宿區需上六六三十六級臺階,杏元幾乎一口氣就走了上去。
杏元下意識地將手中那封剛拆封的信揣了揣,這是下班時杜股長交給她的。信中裝著地區財貿學校給她明天去參加進修考試的通知。
“曉明、曉明!!”
杏元高聲喊著丈夫的名字,熟練地開了自家房門。
房里靜悄悄,霏霏的玩具電話擺放在地板上,人卻無影無蹤。
一股濃烈的酒味使杏元透不過氣來,這時,她發現曉明和衣睡在床上,丈夫又喝酒了。
霏霏又被他送到劉阿姨家去了。劉娜是自己的同事,霏霏叫她劉阿姨。
霏霏告訴她,爸爸每次喝酒都送她到劉阿姨家。
丈夫愛喝酒的習慣她了如指掌,只是她發現丈夫現在喝得特別多,三五天就邀上哥兒們喝一次,每次都喝得爛醉如泥。
“來,哥兒們、喝!!”
她親自看見曉明當著自己將一杯黃山頭曲喝下肚,接著又去喝第二杯,第三杯……這就是她罵他的結果。她真想搶下她的酒杯摔岀幾丈遠,再狠狠罵他一頓。但是她沒這樣做,罵只能無濟于事,而酒只會越喝越多,家里也消耗不起過多空酒瓶的開支,還不如面對一切表面當作眼不見、耳不聽、口不問、心不煩。她必須做到默不作聲或是心平氣和地和他相處,共同來搞好一個家庭,關心霏霏努力讀書學習。曉明勤勞努力,還是有很多優點可以鼓勵的。她指望時間會來平息他們各自的心情,將一切回歸到往日和睦溫馨的家庭生活狀態,她相信生活的列車永遠是朝著希望的前方在開動著……她相信蝸牛爬行的速度與列車比賽,還是差之甚遠的;但是她還是很欣賞蝸牛堅強爬行永不停留的毅力。
酒能消愁嗎?
杏元常這樣想,要不是明天要參加進修考試的話……
她望了望桌上那瓶法國白蘭地,將它舉過頭頂,真想象喝山泉水一樣將身己灌醉!
杏元知道丈夫憂愁的原因完全是因為自己別出心裁給王礦長提的那個建議生了效。
黃石山煤礦本來就是省礦務局保建的爛攤子,礦里有一千多職工,而半數都沒有專業技術,半數人是靠拉關系走后門塞進來的,而煤礦那微不足道的利潤連職工的工資都無法保障,煤礦生產管理又混亂,幾十年下來煤礦差銀行貸款幾百萬元。就拿她們財會股來說吧,四個會計員天天工作,賬目還是一塌糊涂。她記得她自己剛從財貿學校畢業分配到這個煤礦當會計員時是花了一肚子心血才將煤礦帳目算出眉目的。
這不是嗎,在這次確定去地區財貿學校進修學習人員評選會上,競爭的人選有幾個,而杜股長和幾名領導盡最大努力推薦她去地區財校進修學習。她記得杜股長當時說干喉嚨喝了幾杯茶盡最大的努力發揮他的雄辯才能說服眾位評選領導支持推薦她去地區財貿學校進修學習、還與競爭方展開當面雄辯、以她平時努力認真工作,敬業愛崗等等來證明她比別人更優秀,獲得評選會領導干部一致同意推薦她去地區財貿學校進修學習,杜股長差不多撞得頭破血流才給她爭取了這個去地區財貿學校進修學習的名額。
杏元認為煤礦不應該這樣低落下去,應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根據煤礦有利的地理條件來看,在離煤礦數公里處的巖石山旁邊開辦一個水泥廠大有前途,這樣一來礦里應當暫時精減一部分無業務知識的閑余職工,減輕不必要的勞動力,在精減人員中送一些有知識的人去學習生產水泥的技術和水泥生產管理業務,待水泥廠開辦時再將棈減的人員全部投入水泥生產工作中。
她作為一名會計員本不要操這份心的,在那次礦部生產擴大會議上,她還是慷慨激昂地將這些計劃兜了岀來。當時她講完這一計劃設想建議,礦務局領導和煤礦領導干部都用驚奇而稱贊的眼光看著她。會上領導干部會上會后認真討論了一番,最后一致同意采用她這一大膽正確改革計劃建議。礦務局和黃石山煤礦準備聯合開辦一個水泥廠,準備精減煤礦無技術等閑余職工。于是創辦水泥廠的工作也在穩步進行……
一切情形轉變到現在,杏元有不容推卸的責任。
曉明在這次精減中失業了。
早知這樣,杏元不該建議曉明從鄉鎮企業調到煤礦來的。
許多許多靠邊站的職工對她橫眉冷眼,
“想往上爬連自己的老公都不要了!”
嘲罵聲如雷貫耳。
假如……假如想改變現狀也不難,只要她申請調到其他單位工作,或者去深圳,她完全可以爭取到深圳的招工指標。改革開放,深圳成為商貿和工業重點城市,打工潮席卷深圳,她很多在事業單位、企業單位上班的同學已停薪留職到深圳打工。她自己這么年輕又有學歷如果停薪留職在深圳找份理想工作不是難事,待遇也比現在優出幾倍。
但是……
杏元搖了搖頭,她覺得這樣的假設太沒有意義了,她不能這樣做,幾年來她對煤礦已經有了一種深厚感情,就象她對曉明的感情。盡管曉明失業后繼續喝酒,家里的空酒瓶有增無減,但他還是到處做臨工掙錢還是在努力,家庭開支靠她一個人低工資在維持著,她還是不能離開曉明。她更不能離開她可愛聰明的霏霏。
一陣清涼的風吹了進來,桌上的通知單好像在暗示她:“杏元,明天你要參加進修考試你知道嗎?”
她機械般地站了起來,茫茫然地望著四周,往事不堪回首……
一陣孤獨的情感沖擊著杏元,她開始發覺自己在顫抖。
四個月的學習,杏元大部分時間都在地區財貿學校住宿,在這個家庭中她似乎完全成了個名存實亡的人物,尤其是霏霏近來見面也不怎么投向她的懷抱和她這個媽媽說說笑笑逗趣了,她害怕有一天霏霏不叫她媽媽了,而叫她阿姨……
她希望財貿學校進修學習盡快結束回單位工作,她要盡快回她這個家庭生活中,她工作下班時間要時刻在女兒霏霏身邊,輔導她努力讀書,學習進步!她要關心照顧霏霏的生活,做飯給霏霏吃,霏霏健康成長讀書進步要依靠她這個母親的關心……她要認真努力做好單位的工作。
秋天的涼意早已光臨到這個山區煤礦,有片片樹葉被秋風吹落到窗臺上。杏元在地區財校進修快結束了,她這次是請假回單位拿點學習資料的。現在、眼前、她看見曉明喝醉了酒躺在床上睡著了,曉明夢鄉里或許還在與他的哥兒們舉杯暢飲、吆喝、圍桌喝酒,而睡夢之外的他確實單衣睡在床上。一醉解千愁,忘卻人間憂,秋風涼涼夜,家庭幸福暖心頭。在這人世間夫妻同船共撐渡,修得百年和睦緣;夫妻可比結伴鳥,形影相隨永相依。杏元小心將薄棉被蓋在丈夫身上,她敢打賭,如果這時丈夫沒有睡一定陪她好好喝一杯。
一切都待到明天再說吧!
杏元捱著曉明在床上睡下時猛然彼一件事而困擾,是不是該去劉娜家接霏霏回來?
這個問題她想了很久很久。一向有主張的她今晚又猶豫了,任淚水沾濕枕頭。如果這時候從劉娜家接霏霏回家,驚醒了喝醉了酒的曉明說不定又會爭爭吵吵。還過幾天吧,因為四個月的財貿進修學習只幾天就很快要結束了。
一切都侍到明天再說吧!
杏元,再次這樣重復了一遍,因為她知道明天很快就會來臨。
注:(《明天》小說一九九三年在全國征文競賽中榮獲優秀作品獎,著名劇作家、作家劉克當時擔任評委。《明天》小說原載《末來作家》雜志一九九四年第八期)
作者簡介:孔春山,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媒體受邀撰稿人,曾修文學與新聞專業,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官塘驛鎮人。在全國省、地、市報刊雜志文藝、新聞媒體平臺發表文學作品和紀實文學報道作品、連載作品、有作品選入集,有多篇文學作品榮獲全國性文學競賽獎,在作家網、華語作家網、北國網(遼寧日報網)、東北作家網、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中國散文網、善天下傳媒網、故事屋閱讀網、咸寧網、咸寧新聞網等媒體宣傳平臺上刊登文學作品。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