笤帚疙瘩
——說段往事
作者:姜正本
一個民辦教師,居然當上了校長?是他學識多,發表過教學論文?是他教學水平高,公開課獲過獎?是他教學成績好,拿過學區統考成績第一名?是他有讓人心悅誠服的領導能力?都不是。是因為他的弟弟當村主任。
家里有直系親屬當村干部的民辦教師都能當上村小校長?是。巴不得,發現一個提拔一個。
一天晚上,建設小學的教室塌了六間,兩個教室。多虧塌在晚上,如果塌在白天的上課時間,師生傷亡嚴重,鎮教育辦馬主任是非被擼了桿子不可!可教育不會生錢,拿什么修?馬主任有仙人指路:任命坤昊為校長。坤昊當上校長,一天時間村里就把教室修好了。神不知鬼不覺就把這次事故瞞了過去,馬主任塞翁失馬還榮登改造危房大能人光榮榜。
孫亦寧還是看不起坤昊這個人。坤昊教語文,經常讀錯音寫錯字,數學只能教到二年級。
坤昊教學不怎么樣,當校長絕對是一把好手。因為當校長用不著教課,還能把馬主任侍候得滋滋潤潤,和馬主任稱兄道弟做人上人。美中不足的是校長要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帶領教師學習政治。政治學習時,坤昊讀報紙,教師記,這是年終必查科目,馬虎不得。
讀著讀著,孫亦寧插話說:“病入膏肓的‘肓’讀‘huang’,不讀‘mang’。”
大凡當了領導的人,脾氣都見長。坤昊生氣地說:“報紙在我的手里,你怎么知道那個字讀‘huang’?”
孫亦寧也很執拗,竟拿著字典走到坤昊面前放到桌上說:“你自己看吧。”坤昊不識字,拼音還是認識的。
一個小小教師竟敢把堂堂校長弄得下不來臺,找死啊你!坤昊生氣地拍了桌子,說:“每人抄兩頁,散會!”
以前的手下敗將,經常請教這請教那的老同學,本來這次孫亦寧也想幫坤昊,沒想到當了官就像變了一個人!孫亦寧沒報紙可抄,他直接把自己構思的一篇教學論文腹稿寫在了上面充數。以前他也這樣做過幾次,從沒出過事。這次,坤昊發現了這個秘奸,大喜。他把孫亦寧的政治學習筆記上報到教育局。幸好教研室主任看這篇論文挺好,以自己的名義發表在語文教學雜志上。孫亦寧解脫了。
教育局折騰民辦教師真是費盡了心機,每個寒暑假都要安排幾次考試,如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簡筆畫、心理學、教育學等等。每次考試合格發一個證。少一個證被視為不合格教師。
這個暑假考的是教材教法,通知下得很明確:教什么考什么,合格與否作為整頓教師隊伍的主要依據。
考的內容很廣泛,面面俱到:小到一個字的結構、筆順、字義、讀音,聲調(孫亦寧就是在那次備考時學會背字典的);大到閱讀、寫一篇千字文等。孫亦寧準備得特別用心。
孫亦寧翻出語文12冊教學參考書一點一點仔細地看,主要內容用毛筆抄寫大字版,掛在臥室四周的墻上,醒了就讀一遍背一遍。
一校之長,不必參加考試;坤昊逃過了這一劫,要不,他連證也考不出來。
出題、監場、批卷由招生辦組織,具體工作由久經沙場的最高學府的老師操作:步驟和考紀與考大學雷同。
考試前一天,坤校長發準考證。這天天氣悶熱,老師們都擠在辦公室里,個個熱汗直流。孫亦寧最后拿到準考證,考試科目:數學。按說他教的是語文,怎么能考數學呢?這就是揭校長短的報應吧。孫亦寧是一位把面子看得比命重要的人,他寧肯吃啞巴虧,也不愿承認受人欺負的現實。他把準考證揉成一團,塞進屁股后面的褲子口袋里。他中了槍,流血過多,抖抖索索癱倒在桌子底下……
翌日,雞還沒叫頭遍,孫亦寧輕輕敞開門,像做賊一樣,左右掃視了幾個來回,確定沒人才鬼鬼祟祟地跨上自行車颼颼離開這該死的村莊。他要趁黑獨行57里路趕到縣城參加考試。路上他在想,如果因考試不及格被辭退,會落下濫竽充數的笑柄,不如和仇人痛痛快快干一仗,找回面子,此后,老死不相往來。不過,現在的路還沒走到盡頭,他仍不死心。
孫亦寧竟然考了73分,他又從死人堆里站了起來。
學校進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不允許學校收取學費,可地方沒錢,靠什么辦學?答:勤工儉學。
新學期開學正是除花生的季節。花生值錢,就讓小學生到地里翻弄土坷拉倒花生吧。
哪塊地里多,小學生就往哪塊地里涌,什么犁過的、耢過的,就是站在地里的花生,他們也敢去薅。學校收入頗豐。
同學們的臉曬黑了,身體健壯了;衣服溻透了,同學們仍樂呵呵的,走起路來更加有勁了。
煤老板告訴孫亦寧:“坤昊剛拉走一車陽泉煤塊,上了公路左拐,不知送哪里去了。”
孫亦寧搖頭擺手,裝聾作啞起來。
有些還沒薅完花生的地塊被學生薅了去,有些還沒有復收完的地塊被學生倒了去,他們就找村委管一管這事。村主任安撫說:“就算為我村的教育,做點貢獻吧。”村里不管,他們就去鎮里討說法。
第二天,馬主任送說法來了。他說:“我們學校領導有方,勤工儉學抓在了勤字上,收入不錯,今后還要再接再厲,撿玉米,倒地瓜……”
馬主任批評了有些老師不顧大局、不聽從校長領導、消極怠工,不利于學校工作的順利進展。
臨走,馬主任留下一句狠話:“就是我安插一個笤帚疙瘩在這里,他的話,你們也要唯命是從,堅決執行”
從此,坤昊又多了一個頭銜:笤帚疙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