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手表(小小說 )
作者:甄西同
李涵走進辦公室,被局長叫了過去。
局長說:“你怎么能背著領導做那種事?”
李涵愣了,腦子里像開足馬力的機器飛一樣地旋轉著:“哪種事?”
見李涵不做聲,局長又問:“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嗎?現在上下都在開展反腐倡廉活動,而你竟敢頂風而上,你原則性哪去了。”
李涵滿頭霧水,摸不著頭腦。他望望局長怯聲地問:“局長,請明說,到底咋回事?”
局長從辦公桌抽屜里拿出一塊手表說:“這表咋回事?”
望著局長手中的表,李涵想起來了,表怎么在局長這里?
李涵從農村走進城里,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工作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幾年后躋身于縣城一家單位任辦公室主任,他時刻諄記來之不易的成績。
農村父母因他而自豪。
父親常拿一句話叮囑他:“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雖然父親大字不識幾個,但他知道父親這句話的份量。
一次父親病了,李涵回家看望父親。
父親說:“你現在也是公家人了,我和你娘商量來商量去,今年咱家入股的那一畝地又分紅了,想給你買塊手表,你娘說好多上班的人都戴手表。”
李涵說:“不用,現在都有手機了。”
“手機是手機,表是我和你娘買的,也是爹娘的心意。”父親說。
李涵再次回家,父親把表交給他。
“這表多少錢?”李涵問。
“不多,一千多塊。”父親高興地像孩子。
李涵接過表,戴在手腕上,不論干什么都有股子使不完的勁,心里頭踏實。
表一直伴隨李涵走過兩年。
一年李涵所在單位與偏遠叫荷花村結成幫扶對子。
李涵作為第一駐村書記吃住在村里。
村里有個叫根的青年,整天不務正業,二十幾歲的人連對象沒有,爹娘放在一邊不聞不問,只知道自己痛快一時是一時。
李涵找到他說:“這么大小伙子不知啥叫丟人,配的上男人這個稱號嗎?”
“咋了?這不挺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你還好意思說?你吃飽了,爹娘咋辦?”
“那,我不管。”
“你不管誰管?”
“你管,你不是來俺村幫著管這些事的嗎?”
李涵想上去踹他兩腳。
李涵找村干部給根做思想工作。
一次,一次,又一次。
根思想有了轉變。
李涵幫根湊措資金十萬元建起一座1500平方米的花卉溫室棚。
根感動得不知說啥好,與李涵擊掌為誓,一定好好經營花卉棚。
李涵把手腕上的表摘下送給根,說:“這塊表是見證兄弟說過的話,好好干。”
真應了那句話‘浪子回頭金不換’。
兩年后,根不僅把花卉銷往周邊地區,還通過網上遠銷北京、上海。
三年扶貧工作結束,荷花村率先脫貧走上富裕路。
李涵回單位那天,荷花村全體老少敲鑼打鼓歡送他。
根不僅還清貸款,在縣城買了房,還把爹娘接進城里住在一起。
根幾次去單位找李涵,李涵去省城學習沒回來。
那天,根來到李涵單位,碰上辦公室王副主任。
根從提包里拿出一塊嶄新的手表說:“這是給李主任的,回來后交給他。”
王副主任想問清楚,根急急忙忙走了。
王副主任把表交給局長。
事后,局長派人去荷花村找根把事情來龍去脈了解的清清楚楚。
李涵把表退還給根。
兩年后,李涵升職副局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