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
作者:余家洪
新的一年又即將來臨了,伯伯家五哥五嫂從外面回來過年。
五嫂一大早就打來電話:“我們好幾年沒有在家過年了,今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個團圓飯。你們全家一定要來哈!”
我假裝客氣:“讓你們破費不好得嘛!”
五嫂已經習慣我這種語氣,說:“不要胡扯,晚上一定到哈,如果沒有到,你的耳朵要發燒哦。”
看來沒有價錢講得,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掛了電話,我就跟媳婦說伯伯家請吃年飯,媳婦很爽快地答應了,隨口問我:“伯伯是長輩,過年要拿點東西不?”
是啊,我們平時都不太關心他老人家,這過年過節的,也應該表示一下意思,空著手去吃年飯不太好吧,拿點東西遮一下手是應該的。
媳婦到六姐門市上簡單買了點牛奶、糖果等,就算準備好了。下午四點過,我們全家帶上給伯伯準備的禮物,就往伯伯家去了。
我們全家人來到了伯伯家門口,按響門鈴,開門的正是伯伯。
我雙手把禮物遞上,說:“伯伯,新年快樂!”
伯伯埋怨我們:“哪個叫你拿東西呢?一家人搞得這么客氣,早曉得就不喊你們來了。”
媳婦笑著說:“你是長輩,平時很少來看你,過年了,簡單意思一下。”
我補充了一句:“遮手的!遮手的!”
伯伯笑著接下禮物,把我們迎了進去。
一走進客廳,就聞到噴香的臘肉味道從廚房里飄出來。我們一家子就往廚房里鉆,看見五哥五嫂正在忙活,他們回頭也看見了我們。
我先開口了:“五哥五嫂,今天累到你們了,要我們幫忙不?”
五嫂說:“不用不用,都差不多了,隨便坐!沒有管你們哦!”
五哥很謙虛:“有些好客,沒有好菜!”
媳婦隨口反駁:“殺雞宰鵝的,還要吃啥子?莫非要殺條牛來才有吃的啊?”
說完,全屋子哈哈大笑起來。
為了不擋著廚房里操作,我們退了出來。
看見伯伯在開始醮飯了,這是我們懷念已故親人的傳統習慣,每逢過年過節,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
伯伯把門打開,蹲下身子把香燭點燃,并將紙錢拆散,一邊拆一邊燒,自言自語地說:“老輩子些,過年了,我跟你們燒點紙,你們自己拿去分。”
紙還沒有燒完,伯伯就進屋了。
伯伯在碗里裝了幾片肉、在盤子里裝少許時蔬,放在桌子中間。桌子四周放了七八副碗筷,每個飯碗里裝了少許飯粒。
伯伯依次把筷子放在各個碗上,一邊放筷子一邊口念:“公來吃飯、婆來吃飯、娘來吃飯……,還有沒請到的老輩子些,都來吃飯,統統一禮。”。
說完,伯伯在每個飯碗對應的位置放了一根凳子,大概是給請來的那些人坐的。
正在這時,五六歲的小飛過來了。
他不知道大人們在做什么,好奇地問:“爺爺,你請了好多人來吃飯,怎么一個都沒有看到坐上桌子?”
伯伯解釋道:“活人過年,死去的人也要過年嘛,雖然沒有看見真的有人坐上桌子,但這是我們過年過節給去世的長輩表達心意的一種形式。這是前人興后人跟。”
小飛似懂非懂地跑開了。
過了一會兒,伯伯依次把放在碗上的筷子拿下來。
伯伯又自言自語地說:“公請寬坐、婆請寬坐、娘請寬坐……”
伯伯收完碗筷,接著解釋這是在城里就只能這樣簡簡單單的辦了,如果還是農村老家,規矩還要多一點,細節也要繁瑣一些。
正在這時,幺爺幺娘家也來了。
看到他們一來,我先開口了:“你們再不來,我們就要吃過了。”
幺娘毫不在意地說:“早來早吃、遲來遲吃,吃完了我們就不吃。”
媳婦也幽默了一句:“幺爺幺娘,哪個叫你們不早點來嘛?”。
接著,三哥家來了,大姐夫家、二姐夫家也來了。
同時,五哥五嫂準備的年夜飯陸陸續續上場了。中間是一個用來吃火鍋的湯盆,四周放滿了香腸、臘肉、雞湯、清蒸魚……。
人也有秩序地坐好,伯伯、幺爺、幺娘是長輩坐上方;其他人也有秩序地坐好,能喝酒的挨著能喝酒的,能抽煙的挨著能抽煙的,滿滿三大桌。
年夜飯正式開始了。
伯伯先發話:“能喝酒的把酒倒上,不喝酒的就喝飲料。”
我們喝酒的倒酒,不喝酒的倒飲料。
伯伯接著說:“近幾年國家政策好,實施了精準扶貧,讓大多數貧困線以下的農戶脫了貧,不愁吃不愁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今天過年喜慶,大家干一杯。”
大家應和著把酒干了,拿起筷子吃起菜來。
大姐夫吃完一塊臘肉,筷子放在碗上,笑瞇瞇接過伯伯的話題:“政策確實好,我們今年都得了易地遷搬房。”
二姐夫接過話:“你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倒說共產黨好。可在農村還有部分人認為他自己該得補助而沒得到,天天抱怨政府不公平。”
幺爺馬上反駁:“那些人是思想有問題,依賴思想太嚴重,不比勤勞比貧窮。”
幺娘接著補充:“國家拿給你的用不長久,關鍵還是看自己的雙手。所以說扶貧要扶志,如果志沒有扶起來,脫了貧也容易返貧。”
大兄弟說:“大過年的,大家就擺起國家大事了。今天吃團圓飯,大家擺點家里面的事。來來來,大家干一杯。”說著,大家又應和著舉杯一飲而盡。
五哥吃了點菜,略加思索后說:“我覺得這個年頭,做什么都要文化。前年買房子拉了頭十萬的賬,今年我們兩口子買苦力打工,一年才還了五六萬。如果有文化,找點技術活,一年就可以把賬還清。現在擔心的是兩個娃兒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大的個讀三中,成績不大好,考大學成困難;小的個在丙安讀一年級,住在外公外婆家,比較調皮,不曉得他們將來能干點什么呢。為了還賬,我們管娃兒的時間都沒得。”
五哥顯得有些無奈。我接過話題:“未來社會分工這么細,人人都有一份工作,求吃求穿沒有問題,即使到了無法求生的一步,這么好的社會,國家還得兜底。現在讀書好幸福啊,從幼兒園到初中,國家供你吃營養午餐,還有貧困補助拿。不過真的要重視娃兒些的學習,如果只顧找錢,錯過了孩子最佳教育時機,是一輩子的遺憾。”
我姑娘本來是打算過來勸我少喝酒的,聽到我這么一說,她脫口就說:“沒文化,真可怕!”
大家哈哈大笑,不約而同地舉起第三杯又一飲而盡。
二姐夫喝完第三杯酒,把話題岔開了:“還是大兄弟和四兄弟好,有個鐵飯碗,旱澇保收。”
我說:“好得很…,細水長流,餓不死。今年是我們教書以來最累的一年,赤水迎接國家義教均衡檢查驗收拿全省第一,這個要求把我們忙夠了,基本上沒有雙休日、節假日,有時晚上都還要去上班。”
大兄弟補充了一句:“雖然工資穩定,現在各行各業都老火,這個班不好上,我們臘月二十八九都還在上班。以前還可以發點加班費,自從習大大上臺,我們的其他福利都沒有了,就拿點干工資。”
三哥說:“總比我們好,你們個個的愿望都實現了。今年我的發展速度慢了點,計劃年前開始養兔子的,只怪建設兔棚時間拖長了。開了年一定加快發展速度,早點把兔子養起來,成為天臺鎮的養殖大戶。”
五哥說:“明年你把兔子養起了,我們好來你們家吃兔子肉。”
我搶過話題,說:“再吃一杯酒,馬上就有兔子肉吃了。”
大家哈哈哈,又大笑起來,會心地將第四杯酒下肚了。
就這樣,一邊談著國事家事,一邊吃菜飲酒談感受,杯酒言歡至酣暢淋漓,個個都是滿臉紅霞飛。
吃過年夜飯,大家坐在沙發上休息,主人家又忙著收拾。
伯伯拿出大貳,發出了邀請:“來來來,大家桌子上算一下賬!”
我們都知道伯伯是約大家打牌的意思,我幽默了一句:“伯伯要發紅包買糖吃了!”
伯伯說:“來哇,看一下是我給你買糖吃,還是你拿錢給我買煙抽?”
幺爺也高興了,坐上了桌子,說:“來就來,我們一起來守田坎。”
屋子里人很多,大家有些推讓,推去推來。
幺娘勉為其難地說:“來嘛,一家人殺一下家搭子!”
于是,我和伯伯、幺爺幺娘打起了大貳。
一會兒,五哥從抽屜里翻出一副撲克,主動坐在了桌子旁,一看屋子里空著的人很多,說:“來哦,今天人多,我們逗哈牛牛,大年三十,大家找點過年錢!”
大姐夫說:“要得,大家搞活一下經濟,找點火炮錢!”
說著也坐上了桌子。剩下的大人也沒太推辭,陸續上了桌子。大兄弟主張一家人不能搞賭博,盡量打小點,娛樂娛樂即可!大家表示贊同,于是大家打起了小牛牛。
不一會兒,幾個娃兒在客廳笑得哈哈哈的合不攏嘴,正好是我數底,我過去問是怎么回事?
娃兒些說春晚開始了,大家是被《真老師假老師》這個小品逗得哈哈大笑。
我回到牌桌子告訴他們春晚開始了,伯伯說:“三十多年的春晚,我每一年都看了的。如果今年錯過了怪可惜的。”
幺爺順口說:“干脆我們等一下打牌,看哈春晚哦!可以不?”
我們都一致表示同意。
把牌往桌子上一放就往客廳里去了。不一會兒,打小牛牛那一桌也過來看春晚了,站的站、坐的坐,客廳里黑壓壓一大片。五嫂從屋子里拿出瓜子、花生、糖果,放在客廳的茶幾上,叫大家拿來吃。
于是,大家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著零食一邊看起春晚來。電視里的精彩節目,一會兒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會兒又讓大家潸然淚下。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外面陸續響起了鞭炮聲,伯伯說新年就要到來了,人們在開始燒子時香了。城里放鞭炮不安全,這兩年城里燒子時香的人逐漸少了。
不一會兒,春晚節目里新年的到來進入了倒計時,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
電視里、客廳里整齊地數著:“五、四、三、二、一。”
終于,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充滿希望的一年到來了。大家互表祝福,祝福長輩們健康長壽、祝福孩子們學習進步、祝福大家工作順利來年發大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看完春晚,已經是凌晨時分,我們也該回家了。
五哥五嫂還要挽留我們。
我們說:“你看嘛,我們在你家來吃年飯,一吃就吃了一年。”
大家哈哈大笑。
臨別時,一家人預約什么時候回老家拜年、掛墳,什么時候去幺爺家吃飯,什么時候去二姐夫家吃狗肉。
真是人散情未散……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