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小小說三題)
作者:甄西同
劉二醒了,確切地說是一泡尿給憋醒的。他打開床頭燈,看看手機,凌晨三點鐘。又扭頭望望身邊熟睡的妻子,一種本能欲望瞬間占據(jù)整個大腦,想叫醒妻子,可理智告訴他,妻子這幾天太勞累,他有些不忍心。
劉二悄悄起床來到院東南角廁所小便,天空中飄起零星小雨,他打了個激靈,自言自語道:“天氣預(yù)報不是說沒雨嗎?可這......,唉,現(xiàn)在的預(yù)報也不準(zhǔn)啦,真是的。”
劉二想起,村里秀娟的二畝水稻剛捆好在地里,不及時碼好,被雨水淋,就遭殃。
秀娟丈夫死得早,上有患病的公婆,下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昨天,秀娟去醫(yī)院照顧住院的婆婆,是劉二組織人把秀娟家二畝水稻捆好的。
劉二轉(zhuǎn)身來到屋,想叫醒妻子一塊去秀娟地里搬扛稻把,又一想妻子這幾天不都在幫別人家割稻、捆稻嗎?他心疼妻子,想讓她多睡會。
兩年前,劉二被當(dāng)選村委會主任,從那時他心里裝滿了村里大小事情。
兄弟勸他說:“到底圖個啥?”
爹娘說:“放著好日子不過,偏操這個心,不知中哪門子邪。”
上中學(xué)的兒子說:“爸,你是天底下最小的官,當(dāng)與不當(dāng)沒啥意思,不如多掙些錢將來供我上大學(xué),城里給我買房子。”
......
劉二曾打退堂鼓,妻子說:“慫包了,當(dāng)初村民選你,你是咋說的?咱不為別的,只為村民服好務(wù),做到問心無愧,再說家人不理解也正常,可我理解你啊。”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劉二像上足發(fā)條的鐘一樣。
村里修路,為節(jié)省開支,劉二組織村委會一班人輪流施工,人手不夠,妻子動員其班子家屬參與,且無報酬。
劉二來到秀娟承包的地里,夜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他不敢怠慢,彎下身子把一個個稻把搬到地埂上。
黑暗中,劉二深一腳淺一腳,走得慌忙,突然一陣鉆心地疼痛,左腳崴了,他坐下來,雙手抱腳:“這可咋辦?”
一束手電光由遠而近,“就知道你放心不下秀娟這二畝水稻,來時咋不叫我。”
“是妻子聲音?”劉二站起來,說:“就知道你會來。”
“我是你肚子蛔蟲啊?還是你能掐會算?”妻子嘖怪地回了句。
“不管咋說,還是你理解我。”
“好了,好了,別說了,快搬吧。”
東方漸漸露出了白,天亮了,雨停了。
望著碼好在地埂上一排排稻把,劉二和妻子笑了。
妻子攙著劉二。
劉二望著妻子,催促著:“快回家。”
“干嘛?”
“你說?回家還能再親熱親熱。”
妻子知道劉二想做什么,問:“腳不疼了?”
“不疼了。”
妻子用手指戳了下劉二腦袋,說:“真是鐵打的身子。”
田野里傳來劉二哈哈地笑聲。
位置
李做夢沒想到,空缺的辦公室主任位置,竟被另一位同事坐上了。
是自己工作不夠努力?還是與領(lǐng)導(dǎo)走動不夠頻繁?
李百思不解。
要說自己不努力,那是冤枉的。
李大學(xué)畢業(yè)后,考取這家單位,成為一名事業(yè)在職人員,從進單位那天起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zé),對領(lǐng)導(dǎo)交辦的各項工作不遺余力去完成。一次跟隨主任去幫扶村做群眾工作,由于意見不同,與群眾發(fā)生分歧,被圍攻。為保護主任,李身上挨了整整兩拳一腳。事后主任要求報警,被李攔住。李的理由是,咱工作方式方法不對。惹得主任甩手而去。
沒多久,李再次去幫扶村,問題迎刃而解。在全縣推廣其做法時,主任竟做了半小時的經(jīng)驗介紹。
主任因其它原因調(diào)離單位。辦公室主任位置空缺。
同事提醒李,近水樓臺先得月,你在辦公室多年,主任位置非你莫屬,別人想坐這個位置也得往后排隊。
李更加努力。
一年過去。李還是李。主任位置仍空缺。
同事再次提醒,是否去領(lǐng)導(dǎo)那里溝通溝通?
李心領(lǐng)神會。
一天晚上,李打電話給分管人事副局長,想從那里得到一些有關(guān)自己的信息。
電話接通了,李就主任位置一事,剛要問,聽電話那頭說:“小李,我忙著呢。”電話掛掉了。
難道主任位置已花落有主?
禮拜天去局長家。
局長不在家。
局長妻子接待了李。
寒暄過后,李說:“我想問問辦公室主任......”,局長妻子說:“小李,在家不談工作上的事,這是你們局長立下的規(guī)矩,要是有事明天上班找你們局長好嗎?”
李一時語塞。
李走后,局長從內(nèi)間里走出來。輕輕嘆了口氣:“唉,現(xiàn)在年輕人真是過于浮躁。”
第二天,李被叫到局長辦公室,局長說:“小李,不要把眼光整天放在位置上,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才是硬道理,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位置能不能坐得住?位置坐的越高承擔(dān)的責(zé)任越大,做好了可以長久坐下去,做不好要翻船,你還年輕,一定要務(wù)實求真,不要搞一些歪門邪道,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雖然工作上你取得一些成績,但也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驕不躁,這次派你去柳行村作為第一書記,要和那里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盡快帶領(lǐng)群眾脫貧致富,我會不定期去那里檢查工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局里匯報,局里會大力支持你,可話又說回來,如果你辜負局領(lǐng)導(dǎo)對你的期望,可別怪我不客氣,三年后群眾的滿意度就是局對你要求的標(biāo)準(zhǔn)。”
一番話說得李熱血澎湃,臨走與局長擊掌為誓。
三年來李吃住在村里,為村里協(xié)調(diào)資金五十多萬元,硬化村內(nèi)路面,架設(shè)路燈,建起村民文化娛樂廣場,與省科技廳聯(lián)姻成立大型溫室花卉種植基地。通過網(wǎng)上和各種渠道銷售花卉,年銷售額高達三百多萬元。
柳行村的群眾脫貧走上富裕路。
李凱旋而歸。
經(jīng)局黨委會研究,組織部門全面考核,原辦公室主任調(diào)離其崗位,李被任命為辦公室主任。
退休后
老高從局長位置退休數(shù)月,心里總感覺空落落地,整天無精打采。
一日突然心血來潮,對老伴說:“我想去單位看看。”
老伴說:“你拉倒吧,興許連大門都不讓你進。”
老高不信這個邪,騎車去了原單位。
走到單位大門口,門口值班室走出一人。老高不認識,心中納悶:“我這才走幾個月,連門衛(wèi)都換了?”
老高下車后,把自行車放在大門一側(cè),對那人說:“同志,請開門,我進去。”
那人隔著亮閃閃的鋁合金大門,左看看右瞧瞧,上下打量一番問老高說:“找誰?”
“找誰?我來找誰?”老高一時懵了。
望著老高,那人露出一臉不屑的樣子。
“我找你們領(lǐng)導(dǎo)······”老高話沒說完,身后傳來兩聲轎車喇叭聲。
“快走,快走。”那人朝老高吼著。
鋁合金大門緩緩打開,一輛黑色轎車急速駛進院內(nèi)。
“我找你們局長。”老高說。
“去,去,就你騎著輛破自行車還找我們局長?”那人有些不耐煩。
“你是新來的?不認識我,我以前是這里的局長,剛退休才幾個月。”老高無奈說了出來。
“局長?笑話,別再這里騙人?”那人一轉(zhuǎn)身進了值班室,“砰”一聲把門關(guān)上。
老高的心頓時涼透了,自言自語道:“這是咋地了?真應(yīng)了那句人走茶涼。”
老高轉(zhuǎn)身騎車回家。
老伴見老高悶悶不樂得樣子說:“怎么樣,恐怕連大門都沒進去吧?”
“不是,我那個啥?”老高說。
“那個啥?你是啥人我不清楚,別再給自己臉上搽粉了,你還認為自己是領(lǐng)導(dǎo)啊,退了休啥也不是。”老伴不依不饒地說。
“不,不對,他只是個門衛(wèi),李局長可不是那種人,退休前在與李局長進行工作交接時,李局長說了,老領(lǐng)導(dǎo)雖然因為年齡問題而光榮退休,但您老還是咱局里一分子,您要常來常往,歡迎您來局指導(dǎo)工作。”
“聽聽人家李局長說的。”老高竟然高興起來。
“就是不能聽好話,李局長那是客套話,你也相信?”老伴說。
“不能冤枉李局長,從我第一眼看見他,就感覺年輕有為,有魄力,是塊干工作的料。”老高說。
“好好好,你說好就好唄。”老伴不再說什么,扭頭做其他事去了。
一連幾天,老高像變個人,并沒因為那天門衛(wèi)的事而影響他,反而覺得自己對李局長的看法是正確地,李局長就是個干事業(yè)的人。
一日,老高突然接到李局長電話:“老領(lǐng)導(dǎo),實在對不起,那天門衛(wèi)拒絕的事我已聽說,難怪有人反映咱們局門難進,臉難看,這是我上任以來最大地失職,我向老領(lǐng)導(dǎo)檢討,經(jīng)局黨委會研究對那位門衛(wèi)進行辭退,另外局里決定從下月起把咱們局退休的老領(lǐng)導(dǎo)、老同志請進局,每月召開兩次以上民主生活會,給局里諫言獻策,并聘請您們?yōu)榫掷锉O(jiān)督員。”
“看看,咋樣,我說李局長就是個干事的人。”老高再次對老伴說。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