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征遙精選微小說十篇(之三)
作者:池征遙
(一)作文舉要
昔師友聚亭間談論作文之要。
師曰:“近見有文談論寫作千言萬語仍有人不解,問之有無捷徑。其實記住六字,可窺見一斑?!?/p>
友道:“請您說來聽聽!”
師曰:“古人陶宗儀稱作樂府有法,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今人謂虎頭豬肚豹尾同理。即文章起頭要俊美精彩,主體要充實豐滿,結尾要雄勁瀟灑,可以借鑒?!?/p>
友道:“無愧師也!”
(二)文要對路
我有一篇短文“那年大旱”三投“少年漂流”期刊未中,每次回復曰:“此稿未通過,須繼續努力!”我很納悶:“為什么,這是一篇好文呀?”
因為不解咨詢了一位資深作家,他嬉笑道:“那是一位少年而且是在全國網絡大賽拿過獎的少年辦的文刊,你可另投別處。”
果然,我將此文投到湯圓文學社,當天接到通知:“您的稿件已披被采用?!?/p>
拿此參加征文大賽,讓我大喜:“獲得了二等獎。”
(三)行走馬路要守規
今早走在馬路旁,忽見一男人騎車在馬路右道上左閃右避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女人。
只聽那女人大聲罵道:“你沒長眼嗎?”
那男人也不示弱吼道:“你怎么不會走路?”
圍觀者眾多,引來了交管。
交管向那女人笑道:“現行交規是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以后在馬路上行走不要逆行,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p>
那女人釋然:“原來這樣!”
經勸解,雙方握手言和。
眾說紛紜:“原來在馬路上行走也是有規則的?只嘆現在很多人還不知道!”
(四)遺傳基因
這事兒發生在小女甜甜身上已經N次了。
今天一大早,甜甜和往常一樣,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了小學門口,發現自己的書包是空的,迅疾轉身與媽媽一起往家趕。
甜甜一邊跑一邊說:“每當我晚上心情好時做作業就快,一高興就忘了裝書。”她問媽媽:“我這記性咋會這樣,為啥呀?又讓您跟著受累了!”
媽媽看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女兒嬉笑道:“這叫樂不思蜀(書),你爸爸過去經常這樣!”
甜甜恍然大悟:“我才算明白了,原來是遺傳基因作用呀!”
親們笑得合不攏嘴:“你這傻Y頭,是你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小偷改行了
周末晚間和鄰居老鄭上街,突然想起家門沒反鎖。
“他叔我得回去了!”急轉身欲返。
老鄭哈哈笑道:“你真成老古懂了,現在都啥年代了,小偷們早就改行了,由入室轉到網絡詐騙了!很多金融詐騙你不知道嗎?”
我似從夢中醒來:“是啊,現今誰還把錢放在家里,錢都裝到卡里了。
小偷上門干啥?!”
(六)守夜人
妻病重我為她守夜,故養成了夜間寫作習慣,凌晨一到七點是我向《美篇》發稿的時間。
“這么好的文章必須加精!”這是來自湯圓文學社長及主持人歌樂聽濤的留評,這樣連續28次了,令人感動!
回問:“老師晚上不休息嗎?別累壞了身子!”
“我也休息的,但一會就醒了,要盡快閱完稿為好文加精?!?/p>
我們彼此從未中斷。
(七)要長記性
“您好!您的文章對話沒加引號,盡快改正!”
“再給您一段時間,再不改正就評定了!”
以上是深夜里《美篇》微小說主持人笠翁戲琴老師的留言。
一股暖流傳遍全身,又深感內疚:“對不起老師,這是第二次了!”
趕緊改正,精選文章的紅標出現了。
“這是規定必須遵守,下次注意!”
“謝謝老師,記住了!”
“兩節快樂!”
“做個好夢,晚安!”
(八)長者為尊
余家幼女勤于好學,下得一手好棋,屆滿8歲就已考上業余三段了。當年母親為師,現今如臨大敵,甘當學生。
每次對奕出棋閨女如是說:“媽媽先請。”
媽媽輸棋她會說:“多謝承讓?!?/p>
每次收棋,她會說:“下回再戰?!?/p>
媽媽感動涕零問閨女:“汝怎會如此懂禮?”
女笑答:“長者為尊,此乃您的言傳身教呀!”
(九)喧賓奪主
我單位原有一名司機小嚴穿著講究,長得高大帥氣,是個很有領導風度的小伙子。一次他陪新來的張局長下基層調研鬧出了笑話。
車開進基層單位的后院時,未見有人迎候。
身材矮小又著裝簡樸的張局長聳了聳肩表示很滿意:“這個單位不錯嘛,不搞形式主義,風氣正,沒有迎請那一套!”
隨后,張局長領頭在小嚴陪同下向這個單位的正門走去,沒想到門前左右站滿了兩排人,而且兩旁擺滿了鮮花。
“小嚴,你向前一步看看怎么回事?”張局長說著退到了小嚴的身后。
就在這時,該單位的領導一眼看見了小嚴,以為他就是張局長。一把拉住小嚴的手,熱情洋溢,連聲說道:“歡迎領導光臨!”其他領導見狀也蜂擁而上,把小嚴圍在了中間。
場面非常隆重而熱烈,而在后面的張局長被冷落一旁形同路人。
小嚴慌忙推開人群,連連擺手解釋道:“你們搞錯了,張局長在我身后呢!”
(十)自欺欺人
小李一生經歷兩件事。
她說:“雖然事情過去好多年,現在想起來還很可笑。”
兒子剛斷奶哭鬧不止。
一天老公買回一個奶嘴,我問:“這是干啥?”
他說:“把它放進小寶的嘴里他就不哭了?!?/p>
這招果然靈!
后來老公要我給他買只電子煙,我問:“這又為啥?”
他說:“想戒煙!”
我說:“這是自欺欺人!”
老公笑翻天!
【作者簡介】池征遙,筆名水也,男,漢族,1956年生人。有在西藏、甘肅及非洲工作經歷。退休前為《甘肅建設報》社長,現定居西安。擁有專業高級職稱。長期以來與文字為伍,尤其酷愛文學藝術,且多有文章發表在國家、地方刊物,獲得過眾多獎譽。被多個國家級媒體評聘為評論員、研究員、文化學者、文學領域優質作者,入選中國名人錄和世界文化名人名典。出版發行過專著專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