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禮物(小小說)
作者:徐德銀
清晨。晴。這是一座不是很大不算特別小,也頗具古色古香的南方美麗小縣城。
一絲陽光讓英利縣城增添了幾份光輝。縣城的人們,沒有一線城市的匆匆忙忙,也依俙可見幾個匆忙的過客,給人幾分寧靜和愜意。
陶玲和李科的小家庭。上午。周日。晴。
這是這個小縣城的普通幸福小家庭。普通的樓房、門梯、屋內的擺設,雖然普通不奢華,給人以溫馨的感覺。
陶玲(女,已婚的20多歲中學教師,裝束,不顯奢侈,顯示出端莊優雅),來到家里高衣柜前。打開柜門,在溫和的燈光之下。
在衣柜里擺放好她和愛人李科衣服、鞋子、帽子、圍巾和手套。
陶玲:和同窗李科結婚之后,每逢結婚紀念日,妻子總會送給李科禮物。因為之前的李科似乎沒有妻子浪漫,從沒見他向妻子回贈過什么物件。有時,李科在伸手坦然接過禮物的時候,會面對著妻子期待的目光。
陶玲期待的看著李科。
陶玲(故意伸出手):送我的禮物呢?在哪?
李科(幽默地笑了):等著吧,有朝一日我會贈給你一份大禮的!
陶玲淡淡一笑,沒當真。
心里卻情不自禁地回味起陶玲和李科相戀成婚的往事。
英利縣某高中--英利縣第一中學。英利一中的校園里。這是一所在當地有名氣的重點高中。校園內,鳥語花香,風景如畫。一片尊師重教的好風氣。
高三班,室內。李科和班花陶玲是同班同學。生物課。龍成翠老師(女,40多歲,高級教師)在授課。陶玲對植物特別感興趣。陶玲和龍成翠老師接觸,請教一些問題。
李科也接觸龍成翠老師。
陶玲:李科好奇心強,尤其對當今現實中看不到的恐龍興致頗高,經常找龍老師借各種奇形怪狀的恐龍圖片看。也許由于這個緣故,也許是李科不露痕跡地有意為之,他和陶玲的接觸也就比其他同學多得多了。
陶玲和李科喜歡上了植物。學校后山的植物裁培實驗園地。兩人搞李樹和桃樹的嫁接試驗。
陶玲:“在陽春三月的下旬用木質芽接法把桃樹芽成功嫁接到李樹上,并在夏天結出了紅寶石般的碩果,受到龍老師的表揚,同時也在兩顆青春年少的心靈中萌發了相互愛慕的幼芽兒。”
高考的考室。 陶玲和李科參加了高考。 兩人滿懷喜悅考上了不同的大學--陶玲考取中南師范大學教育系。李科考取河北大學生物系。 兩人在各自的大學里,求學,深造。
一直保持著鴻雁傳書。畢業之后,李科供職于某生物研究所。陶玲在一所中學當生物老師。3月12日的全國植樹節。一大群人上山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陶玲和李科一起參與。
陶玲和李科的小家庭里。屋內。夜。柔和的燈光下。陶玲看著光彩照人的結婚照。陶玲的眼睛里含著溫情。
植樹節那天。新房布置非常漂亮。陶玲和李科結婚大喜。在龍成翠老師的見證下(證婚人),陶玲和李科,正在舉行結婚儀式。熱鬧的結婚儀式。親朋好友恭喜,祝賀。
陶玲:經過三載的植物造林活動,兩人聯系也更多了,終于和同班同學的李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共享未來的幸福生活。就算時光總像春花謝去春紅一般步伐匆匆,也將要陪伴共度一生。
陶玲和李科的家里。下午。屋內。屋子里沒有一絲悶熱。一轉眼,陶玲和李科都先后退休了。
陶玲(已是花甲之年),帶孫兒享受著天倫之樂。陶玲與小孫兒玩起了“孫子兵法”的樂趣。
又到了教師節。一些銘記師恩的學子,提著保健禮品登門慰問陶玲。陶玲滿面春風,迎接前來登門的當年學子。陶玲給他們吃東西,敘述當年教書育人的故事。陶玲的孫兒也來湊熱鬧,與人玩得好快樂。
夜深人靜時。陶玲打開手機,邊樂呵邊看著。沒有一絲睡意。手機顯示:還有很多人在微信上給陶玲發送熱情洋溢的祝賀和慰問信息。
陶玲:李科呢?他對植物特別有興致,在他的老家鄉村搞植樹造林,給鄉親們奉獻余熱去了。
李科的農村老家。早上。晴。有一絲涼風吹拂。這是一個植樹造林的小鄉村,山清水秀,美景迷人。
李科(打電話):陶玲呀。你來我的鄉下看看,看一下我種植的那片林地吧。
陶玲(打電話):好像有點走不開哦,要照顧孫兒呀。
李科(電話):你是找借口吧。好像你有點不太情愿來呀。難道,你不想我了?結婚紀念日,快要到了噢?
陶玲(埋怨):你一把年紀了。還說這個。來,來,我來!我給兒子、兒媳交待一下,就馬上過來。
陶玲和李科的家里。在家休周日的兒子、兒媳。
兒媳(打電話):爸,孩子有我們帶!我叫媽媽盡管放心去!
兒媳幫忙陶玲收拾行李。兒子開上車,送陶玲去火車站。
李科的農村老家。上午。陶玲尾隨著李科來到鄉村,沿著山徑爬上山嶺。陶玲眼睛里滿是驚喜。
陶玲(驚喜):滿山的果木,疏宻有致,蓬勃旺盛喔。
李科(用手一指):你看,那個枝條上長出了新葉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嫩綠色的外衣,在清風中搖晃著,仿佛正在歡迎你的到來呀!
陶玲(欣喜):老李,快看呀。那些綻開著絢爛多彩的花朵,紅色的,粉色、白色的,香氣四溢,美麗無比,真讓我心醉。
李科(打趣):何止是你心醉,心醉了一對老伴!桃李滿山啊!這一趟來得值吧,阿玲!
陶玲:老伴李科在自己承包的山地上,種植了4000棵桃李,其中桃樹2000棵,李樹2000棵。同在一片山地里,讓兩種不同的果樹之間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間”,互相不影響對方的健康成長。桃李結出果實后一年的收益,除去成本,可以獲得35000元利潤,用于投資植樹造林。
李科:阿玲,記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陶玲沒有言語。
李科:3月12日,我們結婚40年的“紅寶石”結婚紀念日。
李科(呵呵一笑):你恐怕早已忘記了吧?
陶玲(白了李科一眼):忘得了嗎?虧你問得出口!“紅寶石”結婚紀念日,不給我送禮物。卻把我帶到這里爬山路,吹山風!
李科(笑得開心):這片果林,就是我多年前承諾要送給你的一份大禮啊!我老李早有準備,胸有成“禮”。
陶玲(故意抬杠):桃(陶)李果林,到底是送給我,還是送給你自己,恐怕誰也說不清吧!
李科(出了招):“桃李滿天下!這可是送給你的專屬禮物!也是我送給你的愛情禮物!
陶玲笑了,臉蛋像那桃花般燦爛。
陶玲:等到桃李果熟之時,我和老伴再來這林間,欣賞那掛滿枝頭的‘紅寶石’,還能品嘗一下呢。
夕陽之下,李科牽著陶玲的手膀。兩人緊貼著站在夕陽桃李樹下。這是一對幸福恩愛的老年夫婦。 兩人往下坡的方向走去。
陶玲一步三回頭,看向山林。
李科:別看了!肯定會叫你吃“紅寶石”的啰。吃不完,還叫你裝兜里帶回。
陶玲欣喜點了點頭。陶玲的滿意微笑。情不自禁的欣慰和沉醉。
徐德銀(徐刻xuke),廣州。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