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小說二題
作者:梧葉
敲碗
自從城鄉都實行禁燃禁鳴以后,過年確實安靜多了,家家戶戶團桌圍爐,一邊吃著團圓飯,一邊說著一年來的辛苦與歡欣。
操大伯老兩口子面對面坐著,看著一桌子年飯,卻基本沒動筷子。兒子和兒媳帶著五歲的孫子在省城里過年,說好了今年不回家,雖然年貨也寄回了不少,但是兩人的心里不免顯得空落落的。
雪下著,正應著“瑞雪兆豐年”。在土地上耕種了一輩子的夫妻倆,操大伯和老伴衣食充足,別人家過年擁有的,他們家也不缺哪樣。這不,老兩口置辦的年夜飯,雖然比不上大戶人家豐盛,但也葷素不缺。
操大伯夾了一個肉圓子放到老伴的碗里,老伴又把它夾了回去。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隔壁人家的團年飯上。鄉下老規矩,除夕這一天,鄰居之間緊挨著的,都不關門,便于晚上互相走動,謂之“辭歲”。這不,隔壁說話聲、碰杯聲、小孩子的笑鬧聲,都聽得清清楚楚。
“叮叮叮!叮叮叮!”隔壁傳來小孩子的敲碗聲。不要說是過年,就是平日里,小孩子在飯桌上敲碗,是會受到大人的呵斥的,祖輩傳下來的舊俗,孩子吃飯敲碗,長大了是會挨餓的,只有乞丐才會一邊在路上走一邊敲碗。隔壁劉老頭的孫子與操大伯的孫子同年,也是五歲。這孩子平常吃飯從不敲碗,也許是今晚過大年,一家人熱熱鬧鬧,小家伙高興起來就隨手敲起碗來算是奏樂了。誰知這一敲擊,惹得劉老頭大不高興,竟高聲訓斥起孩子來。
操大伯和老伴聽得非常清晰,非常認真,以至忘記了動筷子。
操大伯說,那小孩真可愛,我日里還跟他玩過小火車呢。
老伴跟著說,可不是,我也看見他傍黑還幫著他奶奶包餃子哩。操大伯又說,俺們的小淳子要是回來過年,也會幫忙呢。
女老應道,是呀,小淳子大半年都沒回來過,不知長高了沒有。兩人對說著,直到火鍋里的酒精燃燒凈盡,也沒有再動一筷子。
隔壁的訓斥聲迅速轉為安慰聲,接著傳來小家伙給爺爺奶奶敬酒的祝福聲。那清脆的童音,像百靈鳥兒在春天的枝頭鳴唱,是那么悅耳動聽。聽著聽著,操大伯拿起一根筷子,在自己的飯碗邊上輕輕敲擊起來。接著,老伴也拿起一根筷子,學著老頭兒的樣子,在碗口敲打著。兩支節拍不一的碗筷奏鳴曲,在這個雪夜,在大年夜的年飯桌上,在這兩人世界的空闊客廳里,錯雜而清脆地響起來。
雪仍在窗外悄悄下著。
屋內,白亮亮的燈光下,老位老人隔著一桌子飯菜,四目對視,他們都發現對方的眼角同時溢出了晶瑩的淚花。
灶王爺知道
灶王爺欣享人間福祿并且決定其榮辱的日子是每年的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是民俗中農歷的小年,亦即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日子。蓮馨嫁到啟明家,正是三年前的臘月二十四。小夫妻倆除了對爸爸媽媽行過大禮,還特地向鍋灶牌坊上的灶王爺畫像深深鞠了一躬。
一晃三年,他們有了幸福的家庭,有了可愛的女兒,有了這個叫人羨慕的“農家樂”民宿土菜館。更為慶幸的是,啟明為人脾氣好,性格又爽朗,對蓮馨真地說得上是百依百順。
這一天,店里的生意似乎了淡一點兒。中午時分,來了一位客人,從衣著打扮上瞧,不是大老板,也是個大工程的包工頭。他進得店來,先從菜譜上掃了兩眼,便點了一份羊肚菌炒豬心,外加兩個蔬菜一個湯。菜眨眼功夫就上來了,誰知他剛準備動筷子,電話響了,對方心急火燎地說是工地出事了,安全方面的事。客人忙丟下筷子,惋惜地嘆了一聲,付了錢,匆匆出門去。
蓮馨收拾好桌子,將兩盤子蔬菜一盆湯倒掉,把那盤一筷子沒動的羊肚菌炒豬心倒回鍋里加了熱,正準備端給后來的顧客,正巧被打下手的啟明看見,他不知哪里來的猛勁兒,一手揮去,把盤子揮到水泥地上,那嶄新的蘭花磁盤頓時碎為八瓣,豬心和羊肚菌撒了一地。
蓮馨回過神來,怔怔地看著啟明,眼淚刷地就出來了:“我只是看這菜一片兒沒動,干干凈凈的,倒了可惜,才……”
“是的,節約的道理我比你清楚,但是,對待任何一位客人,我們都不能欺騙他們,更不能做這樣的對不起他們的事。剩下來的菜如果是干凈的,我們自己可以吃,孩子也可以吃,但是怎么能再給新來的客人呢!”啟明一口氣說下去。
蓮馨委屈著,回一句:“后來的人怎么會知道呢?”
“灶王爺知道!”啟明爆雷似的響聲,震得碗櫥的碗碟仿佛都彈跳了起來。
這以后,蓮馨只要一抬頭,看著煙囪牌坊,就似乎看見灶王爺正盯著她,那灶王爺的畫像,逼真得簡直不是神,而是一個人,一個能爆出雷聲的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