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粽子(小小說)
作者:楊開
清晨,冬至打開電腦,她的美食粽子網店。看見有幾單購買米粽的訂單,她急忙到倉儲間,打包發貨,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冬至開美食粽子店頗有一段故事哩。
冬至是一個獨生女。小時候是家中父母的寶貝,貼身小棉祆,受到父母的關心呵護有加。
冬至長得秀眉秀眼,漂亮文靜,聰穎智慧,惹人喜愛。每每父親接送冬至上幼兒園、上小學,那些日子,父親心里喜悅的情感寫在臉上。冬至的一張張學習成績優秀的獎狀,給了父母最好的回報。
天有不測風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那年,冬至讀初中一年級,父親在一次工廠火災事故中喪生。此時,冬至家庭的變故,使她家庭生活陷入了痛苦深淵。母女倆剜心般的痛苦,傷心得聲淚俱下。
冬至是一棵學習的好苗子。母親對冬至說:“女兒啊,我再苦再難都會讓你好好讀書,決不讓你荒廢學業。”自此時起,母親是家庭的主心骨。母親在菜市場,擺了個賣蔬菜的攤檔。做起了小商小販的菜販生意,賺錢不多,日子過得挺艱難的。但為了讓冬至上學讀書,母親在所不辭。
冬至在學校里,不辜負母親的期望,學習成績好。那年,冬至考上了一所省外大學,學的是旅游專業。一晃四年的大學時光過去了,冬至大學畢業了。
大學畢業后,冬至回到了家所在的城市,很快在市里的一家旅行社工作。冬至有了工作,母親從心眼里高興,母親總算松了一口氣。女兒有了工作,有了工資收入,女兒長大了。
好景不長。冬至在旅行社工作三年后,旅游業生意慘淡,遇到單位關閉停業的困惑。
母親知道冬至失業后,她的心像一片落葉,一會兒被風吹進了深潭,不知所措。
為了再就業找工作,冬至急得愁眉苦臉。她不斷地投簡歷,跑人才市場招聘會,卻泥牛入海無消息,失業一年多仍未重新就業。
那天,正值冬至節。女兒冬至咬上一口,母親親手做的剛出鍋的米粽,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媽,您教我做米粽。我做米粽生意吧!”冬至對母親說。
“傻女兒,我白養您了。我辛苦掙錢,花錢供您上大學。本想您大學畢業后,找份好工作,媽也臉面貼光。可您倒好,下崗失業做個小買賣生意賣米粽,媽的臉面讓您丟盡了。”母親氣得火冒三丈。
生氣歸生氣。母親經不住冬至的百般懇求,軟硬兼施的求教。母親手把手地,悉心傳授傳統的制作米粽的做法。冬至細心、耐心,孜孜不倦地學。
那天,冬至推著小攤子米粽攤檔車,裝滿了她親手做的滿滿當當的米粽。到菜市場路邊的一隅,賣上了新出鍋的米粽。那米粽糯香四溢,清新的口感,頗受食客青睞。冬至賣米粽的生意,人氣旺,銷量大。
冬至小攤子米粽車,占道經營。城市城管隊不時巡邏督查,每每遇上城管巡邏車來巡查時,冬至就像個游擊隊員,推著小推車,飛也似的邁開大步,急速地逃之夭夭。拼命地推車逃逸,逃避城管的追蹤。
冬至想,要把米粽生意做好,必須有個店鋪才行。她選擇在人流密集的大街上,租了個鋪面,冠名為美食米粽店。同時在網上注冊,開了個美食米粽網店。
冬至做的米粽,傳統的風味,瓦甑熬制。一瓦甑米粽需要長達16小時的熬制。在熬制瓦甑米粽的屋子里,一只只瓦甑一字排開,沒有灶,周邊砌了一道水泥磚。當熬制米粽時,在瓦甑四周堆滿稻谷殼至瓦甑頸部。冬至把包好的米粽放入瓦甑中,加滿干凈的清水,用幾張粽葉當蓋子把瓦甑口蓋住,壓上一塊磚頭,接著生火熬煮米粽。
冬至熬制的米粽,打開粽葉蓋子,一股粽葉香氣濃烈。那米粽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香軟糯。食客美滋滋地咬上一口,陣陣幽香使人覺得渾身舒展,心曠神怡。
冬至熬制的米粽有白糯米粽、黑糯米粽、大肉排骨粽、芝麻粽、海鮮粽、粟子粽,品種繁多。傳統制作,獨特風味,飲譽四方。線上線下,交易繁忙,生意紅火。
冬至創辦了一家“冬至美食有限責任公司” ,當上了公司總經理。
那天,冬至的母親來到女兒開的美食米粽店鋪,進入店內,只見店堂內,人聲沸騰。食客們圍坐在餐桌,品嘗著美味的冬至粽子,母親臉龐流露出舒心的笑容……
2024年12月18日
作者簡介:楊開 系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小小說作品散見于《羊城晚報》《河南文學》《精短小說》《中國作家》等刊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