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爺(小小說)
——《凡人俗事》之一
作者:安玉琦
村里人當面都叫他三爺爺,背后大都夸他“活神仙”。他的大號叫高達旺。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
三爺爺在村里并不老,也就五十出頭。在村里輩分也不算最高,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全村不管姓張的、姓金的,還是姓閻的,都管他叫“三爺爺”。
三爺爺的院子在村東頭,門前有棵古槐樹,樹下擺一張八仙桌,桌上放著一把紫砂壺和四個紫砂碗,桌右上角擺著一本書頁泛黃的《祖傳秘笈》古書。除了冬天,幾乎每天清晨,三爺爺都會坐在樹下,慢悠悠地喝著茶,不時地翻看古書,而后滿心歡喜地看著村里人出出進進,來來往往,自言自語著:“好個人丁興旺的芙蓉村啊!”
這天一大早,肖寡婦就急匆匆地跑來,手里攥著一把枯黃的麥苗,讓三爺爺看看得了啥毛?。?/p>
三爺爺忙不迭地磕掉還在冒煙的煙灰,立馬往麥田趕去,打眼一望便明白了:“你家這地,是被前些日子那場怪雨淋爛了。趕緊回家運車草木灰過來,趁著太陽沒出來,均勻地撒在地里,保準一兩天就能緩過來。”肖寡婦過去很少干農活,哪能推得了車子?三爺爺見她為難,就把自家的草木灰推來撒到她家麥田里。果不其然,沒過兩天,麥苗全部恢復了生機,綠油油的一片。肖寡婦知道三爺爺愛吃東北旱煙,逢集便買了2斤送過來。三爺爺也不慢待,隨手從菜園里摘了一兜黃瓜、柿子讓她帶著。
眼看到了麥收季節,三爺爺更加關注天氣變化。這天中午,他邊喝茶便看那本《祖傳秘笈》,不時抬頭觀看天象,旋即起身,快步走到村口的大槐樹下,敲響了那口老銅鐘?!翱焓整溩訂?!明天要下雹子了!”三爺爺的喊聲隨著古老的鐘聲在村子里回蕩著,回蕩著……
后來,村里要修一條通往外界的路,可路線規劃一直定不下來,因為都怕動著自家的菜園自己的糧田。三爺爺知道后,拿著羅盤在村子周圍轉了好幾圈,最后有眉目了,就在村口千年白果樹石凳上,當著村委人員,鋪開一張自制的地圖,指著上面的標記說:“這條路啊,就以白果樹為起點,先拐到肖寡婦家前,然后沿著大沙河一直往南修,直到接上204國道,這樣既能避開村里的風水寶地,又能減少工程量,以后村里的運勢也會隨著這條路越來越好?!闭杖隣敔斶@么一說,全村人都樂開了花,男女老少齊上陣,很快就修出一條既平坦又寬闊的大道……
近水樓臺先得月。肖寡婦通過這條路到鎮上做起買賣,生意風生水起,小日子過得很紅火。她也越發“水仙”起來。
寡婦門前是非多。后來,村里流言蜚語滿天飛,弄得肖寡婦抬不起頭來。她多次找三爺爺訴苦喊冤,讓他出面評評理。三爺爺總是勸她別聽那些閑言碎語,咱身子正不怕影子斜!話是這個理,可讓一個寡婦擔著,談何容易?這不,前天又出傳言,大雨半夜里,有個半大老漢來敲她家的門……
也有讓人高興的事兒,村里不少年輕人就是從這條路走向遠方的,而后又從遠方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但卻對三爺爺那些“老一套”說法半信半疑。有個叫睿睿的大學生,假期回村,聽說了三爺爺好多“神話”,覺得很有意思,便想瞅空去拜訪三爺爺。
這天夕陽西下,睿睿到臨村找同學玩?;貋?,路過三爺爺家門,只見他坐在院里一邊喝茶,一邊翻看那本泛黃的古書,神情那么專心致志。睿睿很是感動,便走進院里,敬恭地問候三爺爺,然后坐到三爺爺對面,便直截了當地問:“三爺爺,您那些能掐會算的本事,都是從這本古書上學的嗎?它有科學依據嗎?”
三爺爺聽了,心愛地拍著書本,笑著說:“這本《祖傳秘笈》我都能倒背下來,但不能囫圇吞棗,得用心思琢磨,才能學到真本事。但也不能急,有些東西,科學還解釋不了,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是經過千百年的經驗積累,其中的道理,慢慢琢磨,就會懂得。比方說祖傳戒言:言不善,要人命……”
睿睿則向三爺爺介紹智能手機、AI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深入淺出,三爺爺不時地點點頭,不時地噢噢著……就這樣,祖孫倆談古論今,很是投機,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好吃晚飯了。正在這時,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抬頭一看,是村長的兒子小跑著過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三爺爺,不好了!肖寡婦投井了!”
三爺爺聽罷,渾身汗毛都炸了起來,便三步并作兩步地奔去水井。他用力撥開人群,走近一看,她被清涼而又清澈的井水洗禮過后,就像出水的芙蓉,面容愈加清秀、嬌羞……三爺爺轉過身,面色凝重,聲調悲涼地對大伙兒說:“都散了吧!她被唾沫星子淹死的!”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