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之中獎風云
文/張健
我叫錢多多,一個標準的屌絲,日薪一百多,住城中村,每天擠地鐵像沙丁魚罐頭里的咸魚。直到那天,我在便利店買泡面時順手刮了張彩票——七個億!
那一刻,我的人生徹底癲狂了,在大腿被掐的又腫又紫后,我終于開始了朝思夢想、夢寐以求、揮金如土的快樂生活。
領完獎的第一件事,我沖進公司,辭職,必須辭職!把辭職信拍在老板桌上。老板抬頭看我,眼神像在看一個瘋子。
"多多,你認真的?"
我咧嘴一笑:"老板,從今天起,小爺我不伺候了!"
走出公司大門時,我回頭看了一眼那個破舊的寫字樓,心里暗爽:"以后你們上班,老子就在家躺著數錢!"
以前騎電動車,風吹雨淋,冬天凍成狗。現在有錢了,必須整輛豪車!
我直奔4S店,銷售小哥看我穿個地攤T恤,愛答不理。我直接掏卡:"最貴的,來一輛!"
店員愣了一下,立馬變臉:"先生,這款蘭博基尼……"
"別廢話,刷卡!"
提車第一天,我特意開到公司樓下,搖下車窗,沖著前同事們揮手:"兄弟們,我先走一步!"
然后——"砰!" 我撞上了路邊垃圾桶。
沒關系,有錢,再買一輛!
以前租房,廁所小得轉不開身。現在?我直接買了套大平層,裝修風格就一個字——"壕"!電視墻鑲金邊,沙發是真皮的(雖然坐上去像石頭),最夸張的是馬桶——純金的!安裝師傅看我的眼神充滿敬畏:"錢先生,這馬桶……您真用?"
我大手一揮:"當然!以后我拉屎都是帝王待遇!"
結果第一次用,屁股差點燙脫了皮——金屬導熱太快了!
為了彰顯身份,我雇了八個保鏢,個個一米九,黑墨鏡,站我身后跟黑社會似的。結果國內社會治安太好,他們基本上沒事干,最后每天這些就成了他們的日常——
幫我排隊買奶茶;
替我遛狗;
幫我拖地擦窗戶;
替我做一日三餐;
甚至幫我寫作業(我突發奇想報了個清華美院的MBA);
保鏢隊長幽怨地看著我:"錢總,我們是保鏢,不是家政……"
我拍拍他的肩膀:"別拘束,以后還指望你們幫我帶孩子呢!"
折騰了半年,錢還是花不完。我開始思考人生——有錢了,怎么還這么空虛?
"我要創業!要做大老板!"某天深夜,喝完第十杯"82年葡萄汁"的我拍案而起。第二天,直接帶著幾麻袋現金盤下了小區門口瀕臨倒閉的"老王豆漿"。重新裝修后,招牌換成了燙金的"錢氏豆漿國際集團"。
開業當天,二十個穿燕尾服的服務員列隊迎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米其林三星。
"我們店的特色就是——奢侈!"我對員工訓話,"從今天起,顧客喝一碗豆漿,必須倒一碗!"
店員小李弱弱舉手:"老板,這樣會不會太浪費..."
"浪費?"我瞪大眼睛,"有錢人的豆漿不這么喝,那和窮人有什么區別?"
我親自設計了員工制服——仿照英國皇家衛隊的紅色軍裝,只是把熊皮帽換成了豆漿桶造型。每天早上開業前,全體員工要在店門口舉行"升旗儀式",旗子上是我的自拍頭像。
產品更是離譜,普通豆漿賣5元,我的店里賣的是特供,要價500元,區別只是杯子上多了個24K金箔貼紙。最貴的"至尊VIP豆漿"定價8888元,附贈與老板合影機會——結果真有網紅來打卡,我樂得合不攏嘴,照片里的我,舉著豆漿杯的樣子活像端著大力神杯。
"我們要做豆漿界的愛馬仕!"在董事會上我聲嘶力竭,"下一步計劃是在豆漿里加金粉!"財務小張差點當場辭職。
當然,我規劃的"商業帝國"遠不止于此。我有了個小目標,買下了小區對面的空地,聲稱要建"錢氏豆漿主題樂園",設計圖上有個巨型豆漿杯造型的過山車,軌道是用吸管拼接的。
城建部門看到方案后,負責人笑得直拍桌子:"錢先生,您這是要建兒童樂園還是行為藝術?"
盡管方案最后給斃了,但我還是很樂意現在的生活,活成屌絲最痛恨的那種人的感覺真好!我同意并贊助了本地足球隊,輸贏不重要,不過要求隊員全部改名叫"錢氏1號"到"錢氏11號";還買了架私人飛機,就為了每周飛去成都吃碗抄手。
當然,公益也是要做一些的。我給老家捐了希望小學,希望中學,希望大學,條件是每間教室都要掛我的肖像,并且校歌都是花巨資請名人創作的。每天早九點廣播操之前,人山人海的操場上,校歌緩緩響起,旋律悠揚振聾發聵:
游輪它撞冰山
杰克就跳下了船
露絲趴在了門板上
杰克你聽我言哪
杰克呀
你死——都是為了我啊
留下露絲一個人
守寡幾十年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一個雨天,我照例去我的豆漿旗艦店"視察",發現門口有個淋著雨的老太太迎面走來,原來是"老王豆漿"的老熟客楊奶奶。店員說她剛剛想買杯豆漿,但看到價格嘆了口氣,就默默走了。
突然想起半年前,我還是個窮小子時,經常在這花兩塊錢買杯熱豆漿暖胃。有時月底囊中羞澀,楊奶奶總是主動把我的早餐錢付了,等月初發工資了,要還錢時或者請奶奶吃早飯,奶奶總是執意推辭:“孩子,你一個人在外地工作,不容易啊!將來還要結婚,買車買房,省著點花······”
"楊奶奶..."我趕緊追上前去拉住她,抬手之間,突然發現自己袖子的純金紐扣竟有些晃眼,"我請您喝豆漿吧,原味的,不加金粉那種。"
王奶奶看看我,搖搖頭,蹣跚而去。那一刻,七億大獎帶來的虛榮泡泡似乎被針扎了一下。
那天之后,"錢氏豆漿國際集團"悄然撤下了浮夸的裝飾,價格也回歸正常。倒豆漿的儀式取消了,燕尾服換成了普通圍裙。有熟客問我怎么轉性了,我撓撓頭:"豆漿這個東西吧,還是原味的,熱乎的好喝,錢呢,還是花在實處舒服!"
至于那八個保鏢?我給我們報了職業培訓班,現在有的成了健身教練,有的開了保安公司。領隊后來逢人就說:"感謝老板讓我們找回人生價值。"
而我自己,終于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管理那筆改變命運的獎金——第一件事,就是把純金馬桶捐給了博物館,標簽上寫著:"21世紀暴發戶清華美院MBA行為藝術代表作"。
現在,我終于明白——錢可以改變生活,但別讓它改變你。
(當然,該嘚瑟的時候還是得嘚瑟,不然中獎干嘛?)
作者簡介:張健,安徽合肥人。民建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會員,炎黃文化促進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