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在當地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說的是二十幾年前,他在城里打工,那一天他身無分文,餓得肚子咕咕亂叫,忍不住走進街頭一家餐館要了一碗燴面。等他狼吞虎咽吃完燴面,他才告訴老板,他身上沒有一分錢,請老板記著賬,等他有錢了再還。老板并沒為難他,答應了他。他在啟示里還說,后來他去外地求學了,這件事他一直沒忘。現在他有能力償還那筆欠款了,由于城市擴建、道路改造,已經很難找到那家餐館了。那條路他不記得,那家飯館他也不記得了,希望當年的飯館老板看到后給他聯系,他要連本帶息償還恩人5000元錢,以了卻他多年來的心愿。
啟事刊登后,來找趙子龍的人還真不少。
一位大嫂說,是她幫助了趙子龍,燴面館是當年她跟丈夫開的。大嫂對趙子龍說,我記得清清楚楚,那天是個雪天,雪下得那個真叫大呀,嘖嘖,我都沒法形容。你依靠在門口,那個可憐樣兒,像是個要飯花子。我忙把你叫了進來,問你吃什么,你說只要一碗燴面。后來,你吃完燴面后,說身上沒帶錢,下次給我們帶來。事后,我丈夫還說遇到了騙子。我說,這個孩子不像是騙子,他肯定是遇到了難處。人這一輩子難保不遇到難處,能幫人一把就幫人一把……
沒等大嫂說完,趙子龍就說,大嫂,您說得不錯。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給,這是5000元錢。謝謝您啊。
在他的堅持下,大嫂接過錢走了。
一位大哥說,是他幫助了趙子龍,小吃店是他父親開的。大哥對趙子龍說,我高考結束后沒事干,就去父親的店里幫助他老人家干活。那天很熱,跟天上下了火似的。你上身穿個褂子,下身穿個大褲頭,渾身汗津津的。我父親把你讓到電扇下邊,問你吃什么飯。你說燴面……燴面做成后,是我給你端去的,你還要了醋和辣椒。你吃了燴面后說身上沒錢。父親笑著對你說,孩子,沒事的,不就是一碗燴面嗎?想吃請來了,這里就是你的家。當時,我父親是不是這樣說的?
趙子龍忙點頭附和,說對對,當時伯父就是這樣對我說的。
隨后,趙子龍就給了這位大哥5000元錢。
就這樣,前前后后來了十幾個人,他們都說是趙子龍當年的恩人,都說得有鼻子有眼,跟昨天發生的一樣。
趙子龍竟都相信了,而且無一例外地都給了他們5000元錢。
我是趙子龍的朋友。我得知這件事后,我大吃一驚,說老趙你傻啊,到底哪個是你當年的恩人?你應該能分辨出來的。
趙子龍說,說實話,我也記不得了,說不定其中一位就是,說不定一個都不是;他們或許沒幫過我,但幫助過別人;他們或許沒做過善事,是為5000元錢來的。
我說,那你怎么還給他們錢,再有錢也不能這樣啊?你不就是一家房地產的老板,腰包里有幾個錢嗎?騎西瓜過河,充什么大蛋?!
趙子龍淡淡一笑,說,假如他們幫助過我或是其他人,不能讓他們失望,他們應該得到回報;如果他們之前沒有做過善事,他們拿了我的錢,心態就會有所改變,說不定以后就會做善事了。我公開這么承諾,就是要世人相信,好人必有好報。
想一想,趙子龍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很哥兒們地拍了他一拳,老趙,就沖你這次干的傻事,我請你喝兩杯……當然,我請客,你埋單。
中。趙子龍傻乎乎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