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人生
作者:成法 誦讀:賀彩
窗外斜風細雨,室內鍵盤噠噠,當我敲下書稿的最后一個句點時,數日的緊張與忙碌都在這一瞬間得到放松。此時,息了。然而沐浴之后困意全無,不知不覺又重回書房,習慣地端起書桌上的普洱,醇香入心脾,一杯入口唇齒留香,余味回甘。讀書寫作雖平常之事,然此時卻長長舒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心曠神怡。天下廓廓而凡夫乃逆旅一過客也,流光拋擲半百已是花甲之年,明日將告別此職場將重新開啟一個全新的生活了?;仨拢瑲v歷在目,個中滋味,如啜此茗,更兼窗外瀝瀝細雨打破了內心的平靜,有感于數十年的風雨人生,吾一介書生不禁百感交集,潸然淚下,歔欷不已,打濕衣襟---
模糊的視線,將我牽入記憶長廊,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三十幾年前的大學校園---
仿佛又看到,操場上,同學們矯健的身影,有跑步的,有打球的,和著此起彼伏的喝彩聲——
仿佛又看到,課堂上,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老師法律條文的解讀和疑難案例的剖析——
仿佛又看到,圖書館里,同學們聚精會神、埋頭苦讀,偶爾聽到翻閱資料的沙沙聲——
仿佛又看到,晚飯后,同學們三五成群,漫步校園小徑,你追我逐,談笑風生,歡歌笑語——
仿佛又看到,難忘的午夜,室友仍在臥談人生事業的境界,縱情豪邁,酣暢淋漓,激辯聲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我18歲就讀大學法律伊始,就把學習研究刑法學作為了人生今后的明確目標,先后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刑法學、社會學、犯罪學方面的書籍。并且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撰寫的論文《論牽連犯的認定和處罰》在雜志上公開發表,還有幸參與了法學著作《律師法學》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當年可謂我在學術上的啟蒙之年,也是我執著追求目標的奮斗元年。論文的發表和書籍的出版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使我在研究刑法學的道路上更是信心倍增,神飛氣揚。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告別了可敬可親的恩師和朝夕相處的同學。背上青春的行囊;胸懷滾燙的理想;懷揣美好的憧憬;帶著家人的期盼;銘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先訓離開了難以忘懷的校園,踏上新征程,啟航新夢想,來到家鄉市公安局,開啟了全新的生活。工作中我都傾盡全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其中,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力求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受到同志們的認可。1989年還有幸參加了中國刑法學會在上海舉行的學術研討會,并撰寫了論文在大會交流。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家級學術研討會議,第一次見到了過去只能在法學教材、論著中才能看到的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本尊,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國內刑法學界諸多權威專家學者。能夠與這些學術大師們當面請教學習交流,讓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學習研究刑法學的信心和動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坦率說,在公安機關工作幾年確實學到了不少書本之外的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和發展。然而在工作一短時間后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渴望專門從事刑法學研究。于是就告別了并肩作戰的戰友,離開了市公安局,毅然絕然到了中國刑警學院工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1990年6月經過試講等程序后我正式調入中國刑警學院專門從事刑法教學科研工作。清晰記得第一次走上講臺時,一手拿教案,一手端水杯,身穿一套嶄新筆挺的警服挺胸抬頭步入講臺。當面對那一雙雙充滿對知識渴求的眼神時,內心的緊張感頓時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依學院規定與學生互敬禮儀之后開始了第一課。由于我和同學們年齡相仿,無形中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當我簡單的把自己工作經歷和切身體會分享給同學們后贏得了大家雷鳴般的掌聲,之后又講授了刑法學的一些內容。課堂上同學們全神貫注,聽得津津有味,師生互動,高潮迭起,時有掌聲回應。下課后回到辦公室仍是意猶未盡,如此的講課效果不僅沒有產生一絲疲憊,而且還享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從此開始了我全新的刑法教學科研工作,開啟了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師雙重身份的職業生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盡快成為一名集教學、科研和辦案于一體的復合型教師,我每天除了上課,其余時間是讀書備課、潛心鉆研。不久即在《人民公安報》和《法制日報》發表了 “我國刑法中應增設綁架罪”和“重大醫療責任事故罪芻議”兩篇學術論文,特別是“重大醫療責任事故罪芻議”一文刊發后,幾乎每天都要收到數十件涉及醫患糾紛的法律咨詢信件和電話。一位檢察官曾給我打電話稱該文對檢察機關辦理涉及醫療事故案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同時還就其辦案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并希望我多關注實際問題為司法實踐多提一些建議和意見。放下電話后深以為然,由衷感嘆法學專家學者理應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切實解決一些司法實際問題。
1997年新修訂的刑法典公布后刑法學者紛紛著書立說研討分析,當然我也參與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并結合教學科研及司法實踐草擬了《關于97刑法修改方面的論著提綱》,交到了知名刑法學家時任北京大學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主任楊敦先教授手中。楊教授看后很是贊成并決定與我分工協作,共同撰寫一部關于此方面的論著。于是根據分工,我們夜以繼日、“挑燈夜戰”、“摸爬滾打”,又經過反復研究修改后,終于完成了書稿確定書名為《刑法的修改與適用》并于1997年5月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此書當時受到刑法理論界及刑事司法人員的普遍贊譽并榮獲了1998年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一等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隨著教學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深感自己學術功底與現實要求尚存一定距離,不足以撐起心中對刑法學的那份摯愛。于是帶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的想法,攻讀了刑法學博士學位,師從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守芬教授。讀博期間被北京大學濃郁的學術氛圍深深的吸引和影響,聆聽了多位知名專家教授的專題講座。聽罷茅塞頓開、視野開闊、受益匪淺,教學科研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先后在國家、?。ú浚┘壙锇l表了十余篇學術論文,并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獲得博士學位后又懷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雄心壯志又一鼓作氣進入了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從事博士后研究。法學所作為國家社會科學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可謂名家云集,高手如林。有幸榮登這一學術圣殿從事研究,徜徉在濃厚學術氛圍中接受學術大師們零距離的指導實屬三生有幸。我的合作導師陳澤憲先生是國內著名刑法學家,時任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先生在我研究報告前期選題、資料收集、開題報告、寫作提綱、中期章節取舍、內容完善、乃至最終定稿等環節都付出了諸多心血。其間數十次線上線下研討分析,為我啟發思路,修改研究報告乃至逐字咀嚼,甚至連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也力求盡善盡美。先生的傾心指導、傳道授業解惑,讓我如沐春風,受益終生。最終研究報告《論受賄罪疑難問題研究》答辯順利通過并出站。
2009年初我到北京先后從事政法及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之后,仍然參加國家和市級一些高校組織的相關法學教學科研活動,并有幸當選為北京市刑法學會理事。工作之余亦是勤學苦讀、筆耕不輟。2010年5月,在博士后出站報告基礎上完成了30余萬字的刑法學專著《受賄罪若干疑難問題研究》并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當時國內刑法學界少數專門研究受賄罪的著作之一,書中所提出的增設罰金刑等觀點頗具前瞻性,與之后國家頒布的刑法修正案的有關規定存在一定的契合之處。
2012年9月區政府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張成法博士工作室”。我與工作室人員不僅多次同國內專家學者結合區域情況開展專題性研討活動,而且還經常深入鄉村、街道、學校開展普法及社區教育活動,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對陳澤憲先生人格的真實寫照。與先生接觸二十余年,深感先生魅力無窮。對學術可謂苦心孤詣,不僅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而且更具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我與先生已成為了亦師亦友的關系。2021年元旦,我打電話給先生拜年時向他匯告欲再寫一部關于受賄罪方面的著作。先生聽后非常高興并叮囑我一定要密切聯系司法實際,仔細研讀近年國家發布的有關刑事法律文件,要吃透精神并收集一些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受賄犯罪的相關問題。既要解決一些刑法理論爭議問題,又要對司法實踐有所指導幫助,同時答應為本書撥冗作序。放下電話后我格外激動,深受鼓舞,信心倍增。于是立即著手查閱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料,剖析了數十個疑難案例,結合當前受賄犯罪的新情況,同時對本人的舊著《受賄罪若干疑難問題研究》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比較分析研究。每天下班之后都是披星戴月、甚至通宵達旦地撰寫書稿、推敲文字。經過近一年時間的不懈努力和拼搏,結合先生提出的一些修改建議又進行了多次的增補刪減完善,最終將三十余萬字的書稿完成后交予先生,先生在百忙之中審閱并作序,確定書名為《受賄罪立法暨適用研究》,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于2022年1月出版發行。
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在深研刑法學的同時,我對文學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21年初在一次聚會期間結識了一些國內文人墨客,如國內知名媒體、報刊、雜志社的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和詩評以及語言藝術表演家等等。受這些文學大家的影響開始涉足詩歌、散文領域的創作,幾年來在他們的熏陶幫助下先后在有關報刊、雜志及媒體等刊物發表詩歌300余首,散文10余篇,并有幸被吸納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和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被《中詩網》、《作家網》和《作家報》聘為簽約作家。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仡櫸业穆殬I生涯,幾十春秋,歲月悠悠。日升月落中文字漸著光彩;風霜雨雪中思想日益深邃;云舒云卷下潮落潮起;歡歌笑語里淚水潸然。中國刑警學院的二十余年,是我人生樂章中最華彩的部分。我的青春年華和大好時光都無私奉獻給了這所中國培養“東方福爾摩斯”的搖籃,奉獻給了中國公安教育事業。一路走來,無論是在教學、科研還是辦案方面,雖然稱不上“驚天動地”“戰果輝煌”,但也可以說是收獲頗豐,碩果累累。到中國刑警學院不久即先后加入了中國法學會、中國犯罪學研究會,之后又榮幸當選為遼寧省法學會常務理事。在完成辦案、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先后在國家、部(?。┘墝I刊物發表公安法律方面學術論文近百篇;獨著、合著、主編、參編公安法律方面著作近三十部;獲得國家、?。ú浚?、學院級獎項二十余次,因而受到了學院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廣泛贊譽并受到學院立功嘉獎??梢宰院赖卣f,在中國公安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我也盡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發揮了自己一滴水的作用,為國家公安法制發展建設做出了一名知識分子應盡的貢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一路走來育我助我之人無數,需要感謝之人太多太多----
求學,始終是我前半生的重要課題,從入讀小學、中學到大學、從研究生到博士生再到博士后。在求學的每一個階段,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有幸遇到了影響我一生的恩師。 回首漫漫求學路,幾番際遇、幾番求索,前日種種皆成就今日之我,恩師如海怎敢相忘?!跋喾暌灰娞掖遥确被◣锥燃t。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小學班主任安杰昆老師不僅給了我開蒙的教育,還為我心中早早種下了勤奮好學的種子;中學班主任李吉安老師不僅讓我熟悉了魯迅先生的“早”字,領略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還讓我感知了閱讀的力量;人生第一位學術啟蒙導師田文昌大律師不僅為我叩開了法學研究的學術大門,還讓我知道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法律人;西北政法學院的解士彬教授不僅讓我明白了刑法的基本原則及如何懲罰犯罪的宗旨和理念,還讓我從此癡迷于刑法學研究;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守芬教授不僅讓我厘清了當今刑法典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完善,還告訴了我如何完善并最大化發揮刑法的綜合作用;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陳澤憲教授不僅讓我看到了中國刑法的發展方向和美好前景,還指導我如何結合國際和國內實際情況進一步健全完善和發展中國刑事法律體系,更好地為國家法治發展建設服務。正是諸多恩師的言傳身教和指點迷津使我方知不全不粹之不足,從魚翔淺底而自感愜意的混沌中愈加清醒,從而暢游于刑法學的浩瀚海洋中盡情領略其奧妙---
緬邈歲月,繾綣平生。在我漫長的學術研究道路上,還曾得到諸多專家學者的指導幫助,他們的恩情令我終身難忘。正是這些可敬的學術大咖以他們的睿智、真誠、深邃的學術思想和嚴謹的治學作風讓我受益匪淺,不斷前行,銳意進取。還要感謝我在中國刑警學院工作時的學院領導及教研室的各位同仁。無論是我在學校從事教學科研期間,還是在攻讀博士學位及做博士后期間,他們在各個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同時還要感謝我讀博和做博士后期間的同窗好友,感謝他們的一路相伴和支持鼓勵。還要對我博士工作室的幾位青年才俊深表謝意,是你們不辭辛苦與我共赴鄉村、街道和學校開展社區教育和普法宣傳等一系列活動。
俗語道:“國泰千秋盛,家和萬事興”。何其有幸,我生長在一個幸福、和諧、美滿的大家庭中。兄弟姊妹對我寵愛有加,關心愛護,無微不至,讓我終生難忘。尤其是長兄對我格外關愛,在生活、學習和工作各個方面都不遺余力地幫助我,在我人生旅途中扮演了一個集長兄、父親和朋友于一身的角色。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每當我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周濟解圍;每當我學習上遇到難題時,他常常鞭策鼓勵;每當我工作上遇到挫折時,他亦是耐心細致,答疑解惑---在此更要感謝夫人羅晶,她亦法科出身,是政法機關的一名公務員。在我漫長的學習和工作中,她不僅深深地理解我,默默地支持我,更是我前進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她不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常幫助我查閱文獻資料,而且還要幫助我疏理校對文稿。此外,她不僅承擔了所有家務,而且還獨自擔負起培育孩子的重任。有妻如此,夫復何求?無卿相伴,焉有成法博士;無卿分憂,焉有成法今日。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人生是很公平的,你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你在哪里打磨,就在哪里閃耀。一個人的成長,必定是從撕心裂肺的痛楚中淬煉而來,從精益求精的磨練中鍛造而來。如果沒有諸多恩師的諄諄教誨和悉心指導;如果沒有各位領導的關心培養和鼎力相助;如果沒有眾多同窗好友的互相鼓勵和大力支持;如果沒有親人的無私奉獻和家人的默默陪伴;如果沒有無數個“朝披紅霞、沐浴皓月”的日月輪回;如果沒有無數次指尖敲擊鍵盤刪減反復的勞形苦心;如果沒有無數次繁瑣的資料收集取舍;如果沒有無數次緊張的構思、撰著、對冗詞贅句的整理與修改;如果沒有生活的歷練與積淀;如果沒有思想的飛躍與觀念的轉變;怎會有吾今日?正是驗證了那句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正是這些“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學術大咖們的言傳身教、悉心指導,為我人生拼搏道路上一次次充了電、加了油、鼓了勁。才使我充滿了信心,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希望;不僅讓我開闊了學術視野、提升了科研水平、夯實了研究刑法學的基石,而且還為我搭建了人生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同時讓我在學習研究刑法學這條光明道路上,領悟到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感受到了更多因心境澄明所帶來的樂趣,“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正是在這漫長的風雨人生路上有了這些明燈照亮指引,才使我有足夠前行的勇氣和能力面對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挑戰。從一名初次高考失利的落榜青年,成長為一名國內知名高校的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一名基層的普通公安民警,成長為一名國內警界屈指可數的博士后高級警官;從令人向往的黨政機關再度轉變角色步入教育領域再度從事教育工作;從一個行走在研修法律路上數載的法律人,到今日手握一枝瘦筆蕩漾在詩詞文海的詩者——
時光荏苒,流年易逝。漫長風雨人生路,笑語悲歡匆匆途。曾經以為老去是很遙遠的事,如今發現年輕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經意間抬眼已是花甲,時光已漂白了鬢發,流年已驚擾了安寧。此時,深深領悟到了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跌宕起伏的風雨人生路上揮灑自如是一種豪邁;能夠在平平淡淡的歲月里靜守時光亦是一種幸福。更領悟到了在人生風雨中曾經徘徊的路;沿途看過的風景;一路遇見的人;頭頂的一片藍天白云;跋山涉水后留下的足跡,都像是一枚枚逐漸褪色的書簽夾在人生的縫隙里;都是人生中留下的一個個深深的印記;與人生之書融為一體,最終也都成為歲月里最終難忘的經歷。如果說把人生中天真無邪的童年比作是一場旖旎的夢;草長鶯飛的少年比作是一首清麗的詩;那么,激情澎湃的青年就是一闕浪漫的詞;成熟穩重的中年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話??;為霞尚滿天的暮年則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厚重小說。書中描述了人生的愛恨情仇和喜怒哀樂,閱后能讓人把眼淚賺足并落淚唏噓,同時把滄桑與無奈寫滿額頭--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一天上午,我接到北京某高校領導亦是好友的電話,欲聘請我做該校兼職教授。言辭之懇切,令我動容。想到放下教鞭多年之后又可以回到熟悉的校園,走上三尺講臺,重新面對學生,心情格外激動、興奮不已、便欣然應允。為了不負好友期望,為了能讓學生深入了解體會法學精髓,為了給自己這個“新崗位”的教師重新找回上課的感覺。節日休假期間我又回到曾經工作了二十余年闊別十余載的中國刑警學院,踏入校園已物是人非??吹疆斈晟险n的教學大樓和圖書館依然存在。但當年共事的老同事有的已不在人世;有的已退休在家頤養天年;即使仍在教學一線的如今也已兩鬢斑白,即將退休??吹剿麄儾⒘钠鹉晟偻?,不禁感慨萬分,一切恍如昨日,歷歷在目。尤其是看到了當年的“小朋友”,如今已是國內著名作家的雷米博士,并同他就當前法學及文學創作問題進行了四余小時的交流探討。他對吾一介老書生亦是不乏鼓勵和鞭策,讓我頗為意動動,進一步增強了活到老學到老的決心和信心,更加堅定了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勇氣。為了迎接全新生活的開始;為了重整旗鼓再次步入杏壇;仿佛也是在迎接人生第二個青春的到來;更是在迎接人生新的再一次挑戰---正是青蔥未覺歲月長,徜徉紅塵意悠揚。愿做仗劍天涯客,奈何卻見鬢染霜。鴻鵠之志今猶在,何懼黃昏近夕陽。詩書伴我度春秋,笑傲江湖奔遠方。
……嘰嘰喳喳,窗外傳來鳥兒清脆的鳴叫聲,像一首美妙的音樂淌過耳膜,好像是在告訴我又一個不眠之夜過去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雨后空氣中裹挾著野草的清香味兒也隨著一縷細碎的金色陽光透過玻璃窗飄入書房。我非常喜歡這旭日東升的清晨,仿佛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了---

作者簡介
成 法:博士后。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犯罪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家網簽約作家、作家報簽約作家、中詩網簽約作家。曾在研修法律條文的路上行走了數載。如今手握一枝瘦筆為槳,喜怒哀樂做舟,帶著對你的眷戀,朝著有你的方向,伴著一首只有你我才懂的樂曲,迎著唐風宋雨,蕩漾在詩詞文海匯成的浩瀚海洋中--余生:讀書潤筆,品茗聽曲。塵囂遠離,修籬種菊。
誦讀者簡介
賀彩:著名語言藝術表演家,易學研究者,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中華文化促進會社會藝術考級委員會朗誦考級主任委員。
主編出版語言專業教材包括《彩叔講古詩》《文旅部朗誦水平等級考試大綱》等,喜馬拉雅獨家簽約主播,作品包括《一帶一路戰略全剖析》《中國崛起之輿論戰》《最后的國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