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的青春
作者:雨下羅加
朗誦:劉海平
青春是三月枝頭顫動的新芽,裹著晨露,蓄滿力量。風掠過曠野時,它聽見遠方傳來海浪的召喚,便毫不猶豫地朝著陽光生長。那些跌進泥土里的疼痛,那些與暴雨對峙的夜晚,都成了年輪里最堅韌的紋路。它不知道未來會綻放成怎樣的花朵,只知道此刻的每一寸生長,都是寫給時光最熾熱的情書。
青春是深夜臺燈下未干的墨跡,是草稿紙邊緣被反復揉搓的褶皺。當我們把理想疊成紙飛機投向星空,總會撞上現實的高墻。可那些散落的碎片里,藏著倔強的光——就像沙漠里的胡楊,在風沙中折斷枝干,卻依然用殘軀守護著生命的綠洲。我們奔跑時揚起的塵埃里,都藏著破土而出的勇氣。
青春是并肩走過的青石巷,是操場角落分享的半塊餅干。那些一起在圖書館閉館后翻墻而出的日子,那些為彼此擦干眼淚的瞬間,像星星墜入深海,在記憶里永遠閃著微光。我們曾為同一個目標吶喊,也為不同的選擇揮手,可風里飄著的,始終是永不褪色的誓言。
青春是掌心未融化的雪,轉瞬即逝卻刻骨銘心。有人在實驗室的試管里搖晃著宇宙的奧秘,有人背著畫板追逐雪山之巔的日出,有人在支教的課堂上種下整片春天。我們以各自的方式,把滾燙的熱愛澆筑成生命的雕塑,哪怕過程布滿荊棘,也甘愿讓傷口開出倔強的花。
當暮色漫過青春的堤岸,我們終將懂得:無悔,是對這段歲月最好的注解。那些奔跑時揚起的衣角,那些深夜里倔強的堅持,那些跌跌撞撞卻始終向前的勇氣,早已在時光里釀成了最醇厚的酒。青春不是用來被懷念的標本,而是要成為照亮余生的火炬,讓我們永遠相信,山高水長,未來可期。
劉海平,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北省人大文促會文學與朗誦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朗誦委員會藝術總監,河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播音主持專委會主任,中華詩園河北朗誦藝術團副團長, “演說中國”河北賽區專家評委、國際中文朗誦金梅花獎獲得者。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