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生命的意義在于自由的叛逆——走近吳中洋老師其人其作

一 、 讀人識文
 在遼寧文學院學習期間,結識了吳中洋老師,我喜歡稱他——吳老,親切而不乏敬重,雖然初次與吳老相識,卻沒有拘謹之感。攀談中,感覺吳老的人與名是渾然天成一體,其深邃的目光里自然流露著用出世的心理看待入世的心態,空無的眼界里深蘊著中庸之道和太極之法。一副黑邊的近視鏡,一只產自俄羅斯的煙斗,都在無意間顯露出他與眾不同的深度思考和淡然為世的情趣,似乎也記錄了他與他人之間的某種距離。吳老很健談,圓潤渾厚的聲音,如低沉喧響的浪濤在大海上回蕩,而他那深厚的學識、獨到的思想、睿智的思考,更讓人聯想到深沉浩瀚的海洋,空無、博大、幻化、曠遠和一種無形的力量,不覺暗自驚嘆:吳中洋,人如其名,名如其人。
 才情越深的人越是溫和謙遜。聊到寫作經歷,吳老感觸頗深,講得最多的是他小說中塑造的人物,這些鮮活人物的形成,正是他本人的哲學思考過程。他用十年時間完成的五部長篇小說,共十冊集輯《吳中洋文集》不無是對文學摯愛的顯現。只有從事文學創作的人,才能充分體會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和自我蹂躪的苦痛。我由衷地敬佩這位只稱自己是個文學愛好者的作家。記得居斯塔夫•福樓拜說過“如果你以藝術決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樣生活了,藝術廣大已極,足以占有一個人?!蔽蚁耄膶W藝術,已充分占有了吳老這個人,簡單的白紙黑字,致使他十幾年不同于普通人的生活,對生活的叛逆,是為了真實地活好自己,正如他所說,自由的叛逆,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雖孑然一身,卻把寶貴的精神財富留給了后人。
 讀人識文,學習結束后,吳老送我一套他的文集,由于各種事務繁忙,目前只讀了其中的《丘明達》,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部作品里,足以看出吳老深厚扎實的知識底蘊,敏銳深邃的才思,以及擯棄“小我”,追求“大我”創作思想,既超越于現實,又回歸于現實的唯美藝術寫作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把龐雜的現實勾勒出簡單的黑白兩色,并從容地行走在明暗之間,以透澈的哲思引領讀者去探究人之為人的本真,堅守道德底線,恪守良知,以悲情、悲劇演繹著真實的人生,為我們詮釋出從迷到悟,是一念之間的玄妙;從心到心,是天地之間的距離。
 個人偏執地認為只有寫小說,才會完整、透徹地體悟什么是小說,才能更好欣賞其藝術價值。我是在練習寫第一部長篇小說的同時,擠時間讀《丘明達》的,一讀便上癮,總是忘記了碼文,小說寫到一半時,便讀完了《丘明達》。我看書有個習慣,喜歡用三種線把書里的好句、好詞標注出來。當讀完《丘明達》回過頭來再翻閱時,發現書里大段大段的文字都被不同的線條畫上了,精彩處,甚至還畫了一整頁線條,這是我讀小說類的書從來沒有過的情況。幾次都想先把讀后的感受寫出來再接著碼文,可糾結幾次,還是先把小說完結再來寫讀感,或許這樣會對《丘明達》多積累一些體悟。
 拙文碼完后,又把《丘明達》粗略地看了一遍,才坐下來,戰戰兢兢地把對“丘明達”的所思所感形成文字。無論思考正確與否,都是一個虔誠的讀者對作品鐘愛所致,權當對作者傳播藝術之美和辛苦創作的答謝吧。
 
二 、 讀文審美
 “我筆下的所有人物都是我自己?!绷盒”蟮倪@句話,道出所有小說家的心聲。我敢說,吳老的五部長篇作品中的人物也都是他自己,讀人識文,讀文識人。當“丘明達”以其鮮活生動的形象展現給讀者時,不難看出他是作者的形象代言人。
 一位評論家說過,現在的小說不缺乏趣味性,而普遍缺少知識性。在作品中,處處能感受到作者有意把哲學思考與現實生活融在一處,因而使《丘明達》超出了常軌,多了知識性和思辨性,少了趣味性和隨意性。簡單地說,少了閱讀的“親和力”,這也是一些人讀不進去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所在。小說本來是大眾群體的藝術,而個人感覺《丘明達》卻適合小眾群體的藝術,那些至真、至善、至美的哲學性思考,都只存在于理念的世界里,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要求讀者的欣賞層面也就高了,曲高和寡,很多人無法像欣賞小白文那樣來輕松隨意地欣賞《丘明達》,否則,就降低了作品的藝術水準,愧對作者提升文學藝術知識性和思辨性的良苦用意。
 審美的途徑是迷狂的過程。作者建構《丘明達》藝術審美過程,就是這樣一個迷狂的心路過程,我怯生生地試著走進這個過程當中,體悟、審視、回味那曲徑通幽和峰回路轉的藝術之美。
 
(一)開篇由表及里的建構模式之美。
 文學大師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社會型作家,另一類是內省型作家,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后者,因為后者與生命本質、藝術本體更接近。吳老就是這樣一位內省型的作家,作品中處處流露出自省、自覺、自悟,以及自我救贖的過程。我們先從《丘明達》的名字進入,逐層欣賞。作者以小說里主人公的名字來作書名,本身就意味著一種風險,這種風險很容易被讀者誤認為“人物傳記”而降低了藝術性??墒?,當讀者仔細品讀這三個字后,便有了一種寓意深遠的快感?!扒鹈鬟_”三個字的運用,把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厚重充分再現給了讀者,“丘”的諧音是“求”,“明”即是“通明”,“達”即為“達到”,合起來的意思是“尋求達到通明之路”,這不單純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對這部作品深蘊主題的高度概括,形成了由表及里的延伸美,也是作者內省的開始。
 在讀者準備好情緒跟隨作品深入尋求能達到通明之路時,作者又在開篇用“能掙脫影子的人才能在江湖上自由行走?!币痪湓?,把我們拉回到眼前的現實中來,這個時代沒有“江湖”,而這里的江湖即是社會,“影子”便是由個人放大到社會的表象。精煉的一語,妙不可言地暗示人們如何在繁雜的社會上獲得真實自由的生活。
 當社會和影子兩個即現實又抽象的事物一開篇就擺在讀者面前時,讀者卻又不自覺地拋開作品,即刻反思自己是否能掙脫自己的影子,是否是在社會上自由生活著的一個個體。只開篇一句話,就精彩地建構出由表象深入到社會、再深入到每一個人內在思考的藝術審美模式之中,把讀者的心牢牢抓住,毋庸置疑,整部作品的精彩便無處不在了??傆形膶W家說,小說開篇一定要寫好。這樣精巧深遠的開篇已經足夠好了吧?
 接下來作者并沒有急于進入作品的情節,而是又把讀者從自我反思中拉了出來,走進眼前的美麗自然風景當中,荒原、脫韁的馬、片片紫霞紅云……都美得讓人驚羨不已,人在如此真實的表象美里,只不過是一粒微塵,要感受那份人之為人的個性與尊嚴,就應該像原野一樣遼闊,像馬兒一樣馳騁,像云霞一樣翻卷,要實現如此完美的自由,只有兩個字——叛逆。作者在此恰如其分地寫道,“生命的意義在于自由的叛逆,而自由的叛逆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有了人格和尊嚴,才有生命的崇高,才得以區分是人還是動物。
 作者在此再一次由表及里建立起審美模式,惜墨如金,字字珠璣地借大自然中的事物,把何謂人、人的生命價值何在闡述得鮮明通透,淋漓盡致,使讀者又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身的生命是如何存在的,應該怎樣生活才有意義。當讀者思辨之余,才注意到這一切原來都是作品中男主人公丘明達所思所想。當“犯人”兩個字同“丘明達”緊緊連在一起時,就為下文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作者獨特的取材視角激起了讀者強烈的獵奇心理,拋開個人的反思,迫不急待地要跟隨作者建構的下一個審美模式,進入到作品的情節之中,對其“尋求達到通明境域之路”非要看個究竟不可。
 
(二)明暗之間對象化的轉換之美。
 繼續讀作品,雖是進入到故事情節之中,卻絲毫沒有輕松感。監獄、犯人如此灰暗場景的設計,加之大段的犯人之間關于自由、生存之類的心靈對白,讓讀者的情緒再次緊張起來,對高墻鐵網里這一特殊人群,引起強烈的獵奇心理,作者就是抓住讀者這樣專注悲劇的好奇心,建構了監獄內外人與人之間、人與自身之間的黑白、明暗對象轉化的模式,讓讀者在痛恨與惋惜、同情與悲憫、自覺與覺他中完成審美過程。
 來自槐城的丘明達,在讀大學時,一個校友是某市委書記的兒子,強占了他心愛的女友沈芳菲,他忍無可忍,用刀刺傷那個無賴,因此獲刑十年。作者在此不惜筆墨,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丘明達苦不堪言的監獄生活。人失去自由的同時,也失去了價值和尊嚴,“對犯人而言,監獄是遠離人煙的孤島,人在其中,如同螞蚱、跳蚤、野兔,無論飛、跳、蹦、竄的技能多么高超,都難以逾越森嚴的壁壘?!弊髡哂眠@樣的比喻,準確地概括了犯人在監獄里生活的情形;砼墻上,滿是犯人用血畫的各種動物、各種用具,以表達他們各自的心聲;劉教導員對犯人的冷酷無情,更增加了這個昏暗世界的陰森恐怖。作者構置完這些黑暗的場景后,又把一絲絲希望之光照到丘明達身上,讓讀者沉悶的心情豁然開朗:丘明達因進過大學校門,受獄友的尊重;每周兩次給劉教導員的女兒蕾蕾作高考前輔導;又被轉到環境好一些的頭頭腦腦犯人的監室;后來,與獄警小賈一起辦《正途》刊物,這些光亮,并非平白無故垂青給每一個坐牢的犯人,是丘明達自身所具有的知識力量反射給自己的希望之光。作者借助這樣的物象由暗向明轉化的方式,為下文男主出獄后所創下的輝煌業績埋下了伏筆。
 在這些沉重的筆墨里,作者除了完成對丘明達由一名大學生向囚犯身份表象轉換,也完成了男主從自由人到非自由人的復雜心理的轉換,以及在這個特殊的群體與人交往的心態轉換。在這一連串的轉換過程中,男主大徹大悟,“我只想做一個被社會承認、受人尊重、守住道德底線、不踐踏良知的人。”且不說一個囚犯的感悟有多深,我們這些生活中的自由人,是否曾想過:怎樣才算被社會承認、受人尊重?人的道德底線是什么?怎樣做才能不踐踏人的良知?這些問題,值得每個人去深思。在此,作者又為讀者建構了由個體的暗處向群體的明處轉化的審美過程。
 一個人觸犯法律,自然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無可厚非,可像丘明達這樣,為了捍衛愛情的純潔偉大,為了揚善除惡而失去了人身自由,他的靈魂是干凈的,他的精神是自由的。相比之下,那個市委書記的兒子,倚仗老子權勢為非作歹,完全喪失了道德底線,踐踏了良知,卻消遙法外,也許這就是“江湖”的險惡吧。作者在兩個人物之間暗即是明,明即是暗的巧妙運用,令人嘆服。
 作品中有一個情節,給我印象極為深刻,劉蕾蕾從家里帶來媽媽做的魚肉蛋等好吃的東西給丘明達,而他總是把好吃的東西偷偷藏起來,帶回監室給獄友們吃,那些被囚禁扭曲了思想或心態的犯人卻因此對丘明達更加敬佩和尊重,男主再一次在獄中領悟:惠及他人便能讓自己腳下的路四通八達,便能讓自己在滾滾紅塵中避災驅禍。這樣的覺悟,又何嘗不是砼墻之外的自由人所應感悟的呢?
 除男主之外,我們隨處可以欣賞到配角人物,如監獄酷吏劉教導員、石教導員、獄室大哥楊宗懷、105監室犯人以及不諳世事的劉蕾蕾等人各自內心的明暗建構模式之美,致使作品主次搭配恰如其分,主角即不孤立又不突兀,像鶴立雞群的雄鷹,伺機起飛,配角即不呆板又不雜亂地為主角服務,為下文的由暗向明大的轉化做了充分的準備。
 
(三)無目的又合目的情感傳達之美。
 我們欣賞文學藝術美時,必需是沒有任何目的的,是無意中與作品形成的一種主觀的合目的的形式,否則無論是對作品、作者還是讀者本身,都是一種曲解,也便無藝術性可言。讀《丘明達》的過程中,便可以體會到這種無目的又合目的情感傳達之美。
 終于熬到十年服刑期滿釋放,丘明達像從十字架上被徹底解放的受戒者,喊著“自由萬歲!”在雪地上奔跑、打滾兒,渾身的雪儼然寄托了他要以新的生存方式笑傲江湖。面對這樣一個關了十年牢籠、蓄積了十年艱苦磨難的人生感悟、充滿無限能量的強壯雄性“動物”,作者如何駕馭他才不愧對身受的十年之苦?把這些蓄積的能量通過怎樣的方式釋放出來才不讓讀者失望?無形中,作者把自己架到了“審判臺”,無疑,接下的審美模式建構難度是相當高的。我不禁為作者捏了一把汗,繼續讀下去,感覺自己是杞人憂天,作者從容地在空無的境域里放置了這個充滿無限潛能的雄性“動物”,而且追溯到人類起源的乾坤、陰陽不可分離的大道上來,又把時間鎖定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那是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代,又給男主提供了極大的生存空間和交際空間。
 這樣的大膽、巧妙構思,簡直是神來之筆,世間最廣闊、最遼遠的是“空無”的境界:沒有父母、無家可歸、沒有社會關系,像一張白紙,只有在這樣境域里,才可以構建出無目的、又合目的的情感傳達的審美模式,為下文男主“守住道德底線、守住良知”的純凈美,做了更堅實的鋪墊。鋪墊好之后,男主不能獨舞,獨舞是不符合人類生存之道的,作者便設計各種能輔助男主的女人來完成作品藝術審美過程,這與他在監獄中所言的“無女人相助和佑護的男人終將不會走得更遠。陰陽互為交割的世界才是生生不息的”相吻合,致使接下來的內容有血、有肉、有情、有愛、有喜、有悲,作者的思路也從空無的世界回到真實生動的現實中來,我由衷地敬佩作者縱橫馳騁、張力實足的立體思維方式,個人認為,所謂藝術的閃光點,也就在于此。
 作者設計的不同層面、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女人,使作品由發展逐漸向高潮過度。而這些女人給丘明達帶來的都只有一個字——愛。關愛、友愛、情愛、性愛,從女人的角度來講,這些女人的愛,都是無目的又合目的的情感傳達,劉教導員妻子包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和大學校園里的李老師的紅紅的肄業證書,傳達的是一種關愛;服裝店老板馮婉和發小的妻子小秋傳達的是一種友愛;大學同學沈芳菲、輔導過的學生劉蕾蕾和莫里索娃傳達的是一種情愛;房地產公司稽查處長謝雅毓和槐城市委副書記何緒楠傳達的是一種性愛。難怪作者不惜大量筆墨和時間來寫女性,老子早就講過“玄牝之母,是為天地根?!弊髡咭哺袊@這個世界是女性的世界,女性是這個世界存在的根本,給予這個世界的精神享受是無限的。
 反過來,丘明達是以“守住道德的底線,不踐踏良知”為標準來完成與女配角之間的關愛、友愛和情愛的情感傳達,而對于“性愛”,他是利用人的動物性本能,來征服可以利用的女性來達到躋身上流社會的目的,特別是與女市委副書記何緒楠之間赤裸裸的單純性愛關系,似乎與司湯達《紅與黑》中的于連與市長德瑞那夫人的性愛關系如出一轍,這種畸形的關系,注定了于連的悲劇結局,也借此暗示了丘明達的悲劇人生。
 
(四)產生愉快感的傳遞之美
 賈平凹說過,好小說要具有一些佛性。我想這種“佛性”也正好與《丘明達》這部作品以自我救贖為宗旨所產生的美感殊途同歸。文學藝術的目的不是傳播知識,而是讓人產生愉悅感,而這種愉快感就是美感。喜劇后的喜悅,悲劇后的哭泣與同情皆是一種愉快感(美感)的表現。在讀《丘明達》這部作品時,隨處可以體會到這種愉快的共通感。
 當丘明達剛剛從監獄中被釋放出來,因父母雙亡,又無親無故,沒有人來接他。他在雪地里狂喜重獲自由之后,面對北國的冰天雪地和即將來臨的夜晚,不知道應該去往哪里,正當他在茫茫雪地里行走,雙腳凍得近乎失去知覺時,一輛吉普車開了過來,是那個不通情理、不知人味兒、不講情面的“劉魔王”來接他回家吃餃子,當吃下劉教導員妻子包的第一個熱氣騰騰的餃子時,這個經歷十年鐵窗生活的硬漢子,由閃著淚花到哽咽再到哭出聲來,他對自己的虔誠懺悔以及對生活本質的徹悟,都令讀者產生愉快的美感。
 作品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丘明達進監獄后,大學時的李老師通過與校長的同學關系破例幫他辦理了哈工大肄業證書,當他出獄后去看望李老師時,她把紅紅的肄業證書交給他,在臨走時,還把五千元錢放進他的行囊中,并說:“要是回去工作沒有著落就趕快回到老師這里,老師管你!”丘明達感動得雙膝跪地,淚如泉涌,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李老師,您就是我的母親!這種無親無故的慈愛,即是佛性的體現,又給讀者增添無窮的愉悅感。 
 還有丘明達對落魄時患精神病的發小叢樹彬的幫助,他不忌恨剛出獄去他家時對自己的冷淡,只記得上大學時這個發小送的一百元錢(全是零錢)和一飯盒蛋炒飯;劉教導去世后,對他的妻子和女兒的幫助;對海邊礁石洞里那位不知姓名的老者的尋找,以及后來對小秋的關照,都是丘明達善良本性的體現,也給讀者留下了一連串的閱讀時產生的愉快感。而作者在接近尾聲部分設計的沈芳菲和丘明達的悲劇結局,則給讀者留下的是審美悲劇藝術的快感。
 
(五)用情感進行人的確證之美
 一個人只有在既能愛能恨,又被愛被恨時,才能被確證為人。作者筆下的丘明達便是這樣一個既能愛能恨、又被人愛被人恨的藝術性人物。
 丘明達出獄后,為了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遭到發小叢樹彬的冷遇,求助無門,在海邊的礁洞里得到老者的點撥后,北上牡丹江去投奔在他之前出獄的監友楊宗懷,楊宗懷在綏汾河做邊貿生意,在當地早已經是財大氣粗了,他在監室里就偏愛丘明達,沒多長時間就委任丘明達為力通國際商貿公司第一副總,在此期間,他滿足了單戀他多年的莫里索娃的需求,也使自己壓抑多年的性欲得以釋放,這種沒有愛情,卻是純情的交流,使彼此沒有任何責任和負擔,算是一場游戲吧,不管怎樣的結果都是作者在運用情感對丘明達進行人的確證。
 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丘明達卻毅然辭去了副總職務,決定自己干一番事業。他之所以選擇離開楊宗懷,其理由一是怕生意做大傷了兄弟之間的感情,二是槐城有他的“情結”(這正是丘明達不同一般人之處),所以回到槐城,他又來到礁洞找那位不知姓名的老者,老者不知去向,在木版上給他留下了幾句箴言:……守道無恙,遵禮安命,你注定要以身殉道。借此,作者把丘明達悲劇的人生結局確切地傳遞給了讀者。
男人有時候是利用愚昧女人的感情達到個人目的的。鄰居關系,他結識了市房地產交易市場的稽查處處長謝雅毓,單純的性與利的交易,使這個貪色的女人甘心情愿為丘明達提供便利條件,在休閑俱樂部偶遇了尋歡作樂的市府領導江春禮,并以此事為把柄寫信要挾江春禮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后來,終于坐上了恒裕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常務副總的位置,從此闖入了人鬼交媾的世界,親手為自己挖掘了一個葬身之地。作者意在告誡人們——高處不勝寒。
 作品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都是受角色制約的,人天生就是政治動物。丘明達也不例外,他為了贏得自己做人的尊嚴,實現自我價值,雖然在恒裕公司工作,卻不由自主地躋身到了政治的圈子里,因為生意場與官場是權錢交易不可分割的共通體,而丘明達用的是權色交易,利用女市委副書記何緒楠的性愛關系穩坐了恒裕公司“一把手”的交椅。我想,作者在此對“司湯達體”小說的借鑒,旨在使小說創作轉向“內省”,用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來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也從審美角度通過感情建構來對人進行更深度的確證。
 在作品里,作者對女人的愛給予了準確的定義,“女人的愛是人世間最富含金量的精神力量,天下的男人注定要被女人來導航而進入風平浪靜的港灣并感受那岸的蔭翳?!笔艿脚形睍洷幼o的丘明達事業上蒸蒸日上,繼而走入了上層社會。他自以為得到了做人的尊嚴,但遺憾的是越與上流社會的人接觸,就越發感到自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他陷入了由自己犁墾的“精神泥沼之地”。那本由肖天佐老婆交給他的記錄官場行賄受賄真實內幕的黑色筆記本、江春禮等人對他的伺機報復、大學同學石成儒的腐化墮落、陽奉陰違并通過手中權力將沈芳菲以非法集資之名逮捕入獄……都使他再次覺醒,再一次守住了道德的底線和良知。于是他寫了舉報信,并把記錄政府官員犯罪證據的黑皮箱交給了何緒楠,希望她能把這個黑皮箱交到國家紀檢部門。
 “聰明人所以聰明,是因為總能減少與己對抗或為敵的不利因素。”這句話是丘明達用十鐵窗之苦才體悟到的,如果在大學時他要是能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至于為解一時之氣鋃鐺入獄,但他為了一個長得像自己母親的(他把沈芳菲那雙眼睛視為自己母親的眼睛,這無疑寄予了過早失去母愛的他對母愛的強烈渴望)、并深愛不能自拔的女孩兒,卻失去了十年的人身自由、失去了摯愛的學業……愛我所愛,恨我所恨,無怨無悔。出獄后,盡管艷遇隨處存在,但他一直為心中的女神和愛神沈芳菲堅守著愛情的防線。在決定寫舉報信的這件事情上,丘明達所體現的是守住道德底線,不踐踏良知,還社會之公道,繼而成就了“大我”,做了一個聰明的傻子,增加了“與己對抗或為敵的不利因素”。直到最后,那些人見加害丘明達不成,便反過來陷害沈芳菲入獄并判處死刑,以妄圖使其妥協,徹底放棄舉報,遠走他鄉。然而丘明達卻“執迷不悟”,毅然拋開小我,堅守著做人的良知。他認為良知是天道、公道和人道的體現。沈芳菲臨刑的前一天,丘明達與即將赴死的心愛之人走上了婚禮殿堂,實現了自己追求純真愛情的誓言??吹竭@里,我不僅流下了眼淚,而且再一次體悟到了丘明達是在用真實的行動來詮釋“權不釋愛,錢不釋義,唯有愛是江山之靈魂”的要義。如此純潔偉大的愛情,不僅確證了丘明達人之為人的偉大,也給讀者搭建了愉悅的審美過程。
 沈芳菲死后,丘明達用刀刺殺了江春禮,然后便從公司二十一層的樓頂跳了下去,完成了他生命的義務。這樣的凄美,讓我不禁聯想到在刑場上舉行的婚禮的周文雍和陳鐵軍,他們是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而犧牲的,而丘明達與沈芳菲卻是為了反腐斗爭而結束生命的,算不上犧牲,也算不上烈士,似乎什么都算不上,但從藝術角度看,應該算得上悲劇藝術美中最精彩的男女主角。作者為當下乃至今后塑造了令人不得不反思的藝術形象。我敢斷言,丘明達將會成為中國文學長廊中的一個難以忘懷的并具有強烈時代感的典型人物。
 個人感覺作品結尾處更加耐人尋味。我滿以為何緒楠會把那只黑皮箱連夜交給國家紀檢部門??墒浅龊跞藗兊囊饬希谷辉谛虑甑絹碇H,將其置入垃圾箱并澆上酒精化為灰燼。那燃起的火焰映亮了她的淚臉乃至整個夜空……我為作者這種隱晦含蓄而又意味深長的筆觸不無暗自稱道,似乎這個結局更能彰顯作者對文學藝術的認知和學養。一個令讀者不能不產生無限遐想并且尚需讀者縝密思考后來填充其內容的結尾的確使這部作品有了超乎尋常的意蘊。這或許就是文學作品帶給人們精神享受和體悟世間詭譎之魅力之所在吧。
  
三   終極思考
 掩卷沉思,我不由想起了巴爾扎克“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句話?!肚鹈鬟_》記錄了怎樣一段我們民族的歷史呢?是敢愛敢恨的無私無畏,還是善惡美丑的轉化過程?是自我覺醒與救贖,還是魚目混珠的社會陰暗面?或許這些都包含在作品里面了,但留給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是我們這個民族究竟該怎樣的進步和怎樣的復興。
 《丘明達》這部作品絕對不屬于時尚小說的范疇。也就是說,時尚小說不能與其同題而語。就當前舉國上下所刮起的強勁有力的傾國傾城之風來說,這部長篇小說無疑是最具有時代意義的上乘之作。它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是時尚小說鞭長莫及的。這部作品完成于2012年,可以想象作者在構思這部作品時有著怎樣過人的膽量和強大的勇氣,以及作為一個文學創作者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作品中涉獵的情節信息,會讓一些人膽顫心驚,如坐針氈,從這個角度來講,作者是把自己置之度外了。
 在遼寧文學院學習時,中國社科院趙教授說過,作家是一種最負有冒險性的行業,弄不好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從這一點來說,文學創作者又多了一分偉大。如果將文學作品分類,專門劃分出一類反腐倡廉、彰顯良知、頌揚道義、透析人性的作品,那《丘明達》定是首當其沖,它確實給人以“三觀”的反思、生命意義的終極思考。吳老曾說過,《丘明達》是寫給后人看的。我由衷地敬佩吳老在創作上的無私無畏和遠見卓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既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只是一個小小的讀者,像一海灘一粒沙礫讀大海浪濤一樣,在讀丘明達,在讀吳老,在讀眼界的一切事物。美與丑、善與惡、對與錯、好與壞、明與暗都是那么的脆弱,只在一念之間,誰都是在邊緣行走的危險物,稍不留神,就會從天堂掉入地獄,從天空跌落深淵,而要想從地獄掉到天堂,從深淵跌落到天空,那就要將世界顛倒過來看。吳老在作品中透徹地警示人們:人是萬物的尺度,又是萬物的褻瀆者和觀摩者,在黑白輪回的大自然中,人不過是漂浮在一片空虛中的泡沫。
 吳老在作品中寫道:人的醒悟,緣于世道的詭譎。然而說到歸終,又有多少人能看透塵世間的一切?又有多少人能達到脫胎換骨的涅磐重生?大多數人還都在為名利苦苦掙扎著,為此,吳老在作品中點撥這些人兩個“金點子”:一是人的背后,要么有山可靠,要么有劍可拔;二是與狼共舞,要么有槍,要么有肉??此圃溨C的調侃,卻促使人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去思考現實中的一切,讓人不得不再一次慨嘆“人情練達即學問,世事洞明皆文章?!?/span>
用吳老的話說,人的一生,都是以悲劇落幕的,用悲劇的心理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注定你的生命中只有快樂。是的,在藝術追求上,不只要快樂,還要有一種溫度,我們從《丘明達》中已經體會到了切膚的冷暖溫度。拋開作品,熟知吳老本人的人,從他身上體會到的不是溫度,而是溫暖。他常說的那句“我與世界講和了”讓我很是感動,這是一種文學創作大家的大境界。的確,如果每個人都能與世界講和,那就不會再有世間的爾虞我詐和爭名奪利的丑陋現象了。但遺憾的是能有多少人會有此番徹悟呢?
 作品里有一句話,也應該是吳老的觀點:人是靠文化支撐的,而文化的力量除了心靈救贖,別無其它。這又為眾多躋身文學的愛好者與寫作人指明了一條“尋求通達光明”的正確道路。
 近日,在遼寧作家網上看到一則消息:2014年12月17日,大連市委宣傳部和大連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舉辦了“吳中洋作品研討會”。個人文學研討會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應該是最高的榮譽和褒獎了,也是對吳老終身酷愛文學、十幾年辛苦創作的一種慰藉和肯定吧。
 感謝吳老為廣大讀者創作了這么一部不同凡響的文學作品。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今后的文學作品會更具有自由叛逆的意蘊。一個靠精神力量和知識營養滋養一生的人絕不會終止尋美求真的步履。他的作品必將在“自由叛逆”的引領下去記錄民族的秘史,以饗后人及以后的朝代。
 寫到結束時,我便想起了尼采的幾句詩,記錄這里與吳老共享:
 
 自從我倦于探求以來,
 我就學會了發現。
 自從一個風向跟我作對,
 我就乘一切風揚帆。
 
 
                                                  2015年1月13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金8国欧美系列在线| 日韩亚洲第一页|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色图第一页|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4|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日本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窝窝免费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欧洲女人牲交性开放视频|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视频3| 美女吸乳羞羞漫画| 女同学下面粉嫩又紧多水| 交换韩国伦理片|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在线看|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激情吃奶吻胸免费视频xxxx| 国产精品柏欣彤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奇米第四色首页| 亚洲国产综合网| 高清中文字幕免费观在线| 我把小yi子cao了小说| 偷自视频区视频真实在线| 2018天天干天天操| 日韩欧美亚洲乱码中文字幕| 可以看女生隐私的网站| 99aiav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