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曾主持過一個訪談欄目,題為“外省詩人在北京”,每人只一題,后刊登于古箏主編的民刊《陌生詩刊》。現借助《作家網》回顧并重啟此欄目,敬請關注。——安琪】
安琪:成恩你好!大概是2007年吧,突然間眾多詩人、批評家為你大寫特寫贊美文章,我當時懷著陰暗的小心思想,無非是美女出場享受的待遇吧。待我悄悄讀完你的系列詩作,竟不由自主也加入贊美你的行列。每個橫空出世的人都有其不為人知的潛伏期,說說什么樣的經歷促成了今日的你?
李成恩:呵呵這是我近十年來聽到的最坦誠最有趣的關于我的提問了。其實我還在路上,在此之前我寫了很長時間,但我在寫作上很固執,我只寫我熟悉的生活,你說什么樣的經歷促成了我的今日,我要說是固守我的寫作信條:寫我的生活與內心。從汴河、孤山營到高樓鎮,寫的是我的故土、異鄉與內心的反抗。近年因為網絡貼詩的方便,我在博客這一自由媒體上貼下了我的作品,并出了紙書,承蒙安姐的厚愛,你讀到了并給力于我,所以我寫的更猛烈,跑的快了,還請你與眾師長多提意見。我相信我的寫作會對得起我的信條,我也自信我能寫出更好的作品,今日的我馬上要成為過去式,未來的我才是最好的我。謝謝安姐的給力,謝謝安姐的坦誠,這是你作為一個詩人閃爍人格光芒的原因,我欽佩你的坦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