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金詩評小輯
2016-01-04 17:09:43
作者:王克金
王克金詩評小輯
王克金點評王之峰詩歌作品之《蝴蝶》
《蝴 蝶》
王之峰/文
它不再是一只蟲子
它有一張
——女人的臉
它只在花叢中
出現(xiàn)
像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
扶著
圖書館的欄桿
王克金點評:
要論這首《蝴蝶》詩,必先說到莊周夢蝶。因為蝴蝶已經(jīng)成為負載漢語文化含量的詞匯。
莊周的蝴蝶具有人與自然中的事物互相幻化的象征,暗喻了人性的爛漫天真與遠離樊籬的自由,也包含著莊子對“人生若美夢”這樣的闡釋。在莊子這里,蝴蝶的哲學意蘊非常濃郁。而歷代以來,眾多的古典詩詞和新詩都寫到了蝴蝶,但是,這并不妨耐王之峰也寫蝴蝶。關(guān)鍵是,寫蝴蝶難度會增大。
相比之下,王之峰已經(jīng)遠離了詠物寄情的傳統(tǒng)寫作套路,開篇直寫自己對物的通感、對物的幻覺:“它不再是一只蟲子/它有一張/——女人的臉”。這種寫法,顯示了現(xiàn)代詩直搗核心的速度。
但之峰寫的不是野性的蝴蝶,他不是以本能關(guān)照自然的,他通過對物的總體感觸,引出理性的思考,再通過比附聯(lián)想予以呈現(xiàn)他的感知。“它只在花叢中/出現(xiàn)/像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扶著/圖書館的欄桿”。
這一意象表明了之峰對自然的觀念和意識,他詩中的潛語言或超語言應(yīng)是,自然世界應(yīng)是可供學習和欣賞的樂園,我們應(yīng)以文明的方式與之同在。哪怕我們?nèi)祟惢馗讲坏綇那暗淖匀恢校呐挛覀冎荒苌钊氲阶匀坏倪吘墶?br />
當然,如果把這首詩放在世間社會學意義上的角度來解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反諷意味和善意的解嘲,從而洞悉人性虛假的弱點或是人性中強行向美的可愛。
2015.1.5
王克金點評王之峰詩歌作品之《古松之灰如雪》
《古松之灰如雪》
王之峰/文
還記得 深山
古松之灰
如 初雪
海灘上 細沙中
埋著
魚的眼睛
嘆自己
早生華發(fā)
一飲而盡的水
不得不
分為 兩次
就思念
能從白云中
取出
一頂草帽的人
那只
從月色里汲水的
豹子
王克金點評:
唉,讀這首詩太需要下點兒功夫,原因是,詩留下了較大面積的咀嚼余地。
讀過幾遍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首詩的題目,非常不好確定。干脆,就同意了詩人以第一段的主要意象為題。但《古松之灰如雪》這個題目,并不能涵蓋整首詩的詩意,它好像只是起到了引領(lǐng)的作用。
詩共五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由一個意象構(gòu)成。五個小節(jié)平行推出,不具承接關(guān)系。表面看五個意象,似看不到之間的聯(lián)系,后面的意象既不是前面意象的延伸,也不是對之前意象的疊加,意象個個孑然獨立,而且頗具深意。
相應(yīng)的,我對“一飲而盡的水/不得不/分為 兩次”和“能從白云中/取出/一頂草帽的人”這兩個意象更有興趣。后面的意象更能讓人想入非非,具有超現(xiàn)實的美感。在“白云”中焉能取出“草帽”?這是在不存在中取出某個存在。這句詩可以說是修辭手法,可又讓人覺得不單單是修辭。能成為這樣的人,實在不簡單,他至少是神奇的。
此詩意味何在?讀者可以自鑒,你可以有不同的感覺。細品之后,我倒是想到了幾個詞:青郁、不甘、慎用、仰承、蟄恩等等。但這些詞我覺得還不夠,難盡其意,難訴其妙。我覺得這首詩的所寫必與某個生命的孤奮有關(guān)。今夜,2014年歲盡之時,我空蕩蕩的內(nèi)心,與詩中的后一節(jié)相通,集聚凝重,猛然間就進來了一只豹子。
2014.12.31于廊坊金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