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掀開命運的石頭

掀開命運的石頭
——簡評原上草詩集《青藏詩旅》

 
史映紅/文
 
相識原上草是在博客上,相知原上草是因為文字和詩歌,還有共同對青藏高原濃濃愛的情結,犀利的文字,靈動的表現形式,深邃的哲理,悲憫的情懷,愈挫愈勇的性格。這些元素,當你讀了原上草的作品,就會非常自然的呈現在你的腦海。收到《青藏詩旅》,正是天寒地凍的三九,即使在三九寒天讀閱他的詩作,仍能感覺到他對生活的熱情、性格的熱忱和對青藏高原、文字的熱愛,持久而濃烈。下面從四個方面做簡要賞評。
 
原上的風景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很多人很多次問起那一片神秘土地,很多次我的回答不盡相同,有時說蒼茫、博大,有時說質樸、厚重,有時說廣袤、神秘,其實說它什么也可以,但的確又不能準確表達。記得剛到青藏高原,正好是隆冬,寒冷、亙荒、樹木蕭蕭,我們一行滿眼凄涼、氣喘吁吁。但在高原呆久了,就會喜歡它,雪山、藍天、白云、草原、寺廟、湖泊,最主要的是藏民族的質樸與厚道;曾在西藏高原工作生活20余年的我,人回到內地,似乎把心留在青藏高原了,它像一株格桑花一樣,在青藏的土地上已經扎根,在青藏的風中悠然搖曳,在青藏的陽光下綻放。我有一位喜歡攝影和繪畫的戰友,經常畫畫,一畫就是青藏的元素,我笑說你為何不畫其他東西?他說:“拿起筆滿腦子就是青藏,畫其他東西根本找不到感覺”。
原上草在高原生活工作近20年了,他心中的青藏,眼里的青藏又是如何?詩集《青藏之旅》中很多詩行都告訴我們了,來看《走進藏北》:“天地蒼茫,一派寡黃,一陣陣罡風先是糾集力量∕在藏北天馬行空瘋狂的叫嚷,遠處的雪峰∕參悟了佛事,以持久的耐力閃著沉默的冷光∕是誰藏匿了動人的鷹笛,是誰按捺住了悠揚的拉伊∕是誰甩動拋石麻木地趕著牛羊∕又是誰將雙腳浸泡在雪中默默地眺望∥每當我嗅到極地死亡的氣息和召喚∕都會以急促的喘息助長罡風的氣焰∕當飛鳥的雙翅草屑一樣,在我心空劃出一道道傷痕∕幽蘭的天空下。我深深地感到∕這些草芥一樣卑微的生命,終于使我讀懂了藏北的靈魂”。這里有天馬行空的罡風,有閃著冷光的雪峰,有雙腳浸泡在雪中默默地眺望,也有鳥雀劃過心空的傷痕,蒼茫、洪荒,但又不缺少生命的倔強;在青藏生活久了,如果你去很多高海拔無人區,一只走失的小羊,一頭如塔的野牦牛,兩三只匆匆飛過的鳥兒,向陽處幾苗悄悄露頭的小草,都讓人敬畏,感嘆生命的不屈。再看《遠離都市的海北》:“遠離都市的海北離草原最近∕離草原最近的日子人心寬廣∥遠離都市的海北離雪山最近∕離雪山最近的日子靈魂干凈∥我在這里過著牧民的生活∕我聽慣了德毛、加通、嗆通之類的詞語∕這些詞語都來自藏語∕鄉下的日子離土最近①∕離土最近的日子人心厚實”。是的,青藏不同于都市,都市的人們在樓群、車流、人海中腳步匆匆,表情僵硬,即使面對八旬老人摔倒,你不知道他是真摔還是訛人;偶然碰到一張微笑的面孔,你不知他到底要坑蒙拐騙,還是真的熱情;人與人之間缺失了最起碼的信任,大家都穿著一件無形的防護衣,緊緊包裹但又人人自危。在青藏高原就不一樣,這里人們像青藏的天空一樣,清純澄明,像飄蕩的白云一樣,潔白無瑕,他們篤定誠信、敬天愛人,時時刻刻都能設身處地的感受到一種擺脫塵俗、超越時空、進入永恒之境的宗教情懷。
 
再來看另一首佳作《柴達木》:“天邊的荒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內心∕遠古動物的行跡,在隱秘的歲月中十分詭異∕一些低矮的植物,頭頂細碎的花朵∕在寂寥的漠風中,只輕飏著笑臉∥我坐在一處被風雨隨意堆起抑或扒平的墳塋前∕聽沙土下深埋的白骨,訴說生命的潛規則∕然后,久久的凝望著既深邃又淺顯的天空∕打算今后只想做一個頭腦簡單的人∕簡單到柴達木盆地的一朵細碎的小花∕在隱秘的歲月中,只輕飏著笑臉”。非常喜歡這首詩,不止是詩人語言的靈動與活泛,更在于他富有哲理的深情感悟:“打算今后只想做一個頭腦簡單的人”,“簡單到柴達木盆地的一朵細碎的小花”,“在隱秘的歲月中,只輕飏著笑臉”。在滾滾紅塵,蕓蕓眾生,盡顯人間百態,奸佞算計、挑撥離間者有之,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者有之,溜須拍馬、上跳下竄者有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者有之;其實生活很簡單,只是我們想的太復雜,做的太過火,很多人錙銖必較、爭名爭利,生怕自己吃虧,假以時日,再去觀察,那些看重小名小利、常常寸步不讓者結局大多不妙。在青藏高原的懷抱,那里的陽光月色,那里的碧水清風,那里的風馬經幡和神山圣湖,的確會時時拂去我們心靈的塵污。
 
內心的悲憫
 
我一直執拗的認為,一個好詩人,一個好作家,不一定要前呼后擁、在主席臺上侃侃而談,不一定天天上鏡、露臉,甚至不一定著作等身,而是看他和筆下的文字有沒有良知,有沒有低處的吶喊與呻吟。閱讀原上草的作品,就能讓我們一次次感動,甚至淚水漣漣,來看《農民兄弟》:“此刻,我十六歲的小兄弟呲牙咧嘴∕錯位而僵硬的表情,在唏唏聲中一陣陣驚痛∕兩截鮮血浸透的斷指,找不到原來的位置∕我的小兄弟強咽下打轉的淚珠∥我的小兄弟吃力地掏出一部舊手機∕向父母輕松報過平安之后∕一再叮囑小妹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我的小兄弟不斷摸著快要掉下來的淚珠∥冰涼陰濕的觀察室里,我的小兄弟過于疲勞∕熟睡的憨態,忘記了軀體中走失的骨肉∕這是一次多么寬松的休息日啊∕我的小兄弟忘記了來自心尖上的疼痛”。“十六歲的小兄弟”、“錯位而僵硬的表情”、“兩截鮮血浸透的斷指”、“一部舊手機”、“叮囑小妹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這些句子,這些詞語,這首并不長的詩,讓我們看到一個農家孩子尋夢路上的悲慘和懂事,看到兩截骨頭斷后痛在身上痛在心上的無奈,看到底層生活的艱辛和隨時隨地潛伏的危險,看到城市的冷漠人心的冷漠,也看到作者的善良與大愛,詩句平鋪直敘卻又碰觸心靈,讓讀者唏噓不已。再來看《觀西班牙斗?!罚骸耙粚︿J利的犄角引起一片人聲鼎沸∕兩只驚慌的眼睛死死盯著那塊∕紅色,背面是一處命運的沼澤∥一對耳朵沒有聽出一絲殺機∕當那柄鋒利的長劍刺入你肩骨間的巨大縫隙∕你在雷鳴的掌聲中轟然倒地∥為獎賞斗牛士高超的殺戮技藝∕將你閑置的雙耳作為這場游戲的最高獎勵∕似乎在昭示一個血淋淋的真理”。面對一個久負盛名的傳統,面對一片狂熱的、人群的海洋,不能不說這些是錯的,最起碼應該說是不人道的、不公平的,一邊是手無寸鐵的公牛,一邊是刀鋒銳利的長劍和一團紅色的欺騙,這里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古羅馬斗獸場,人與人、人與獸、獸與獸,可以盡情殺戮、撕咬,血肉橫飛、慘叫凄絕,場外的人麻木地觀看、嚎叫,一個個像注入了雞血。我不知道一些人的快樂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和終結上,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時光的倒流?
 
再看作者寫給玉樹地震不幸罹難孩子們的詩,《孩子,都回到雪山里去》:“孩子,你們前晌還在教室里吵吵鬧鬧∕一轉臉,怎么就都佯裝睡著了∕是在回想阿媽香甜的早餐∕還是準備集體逃出校園∥都醒醒吧,別再睡了∕快收拾你們散亂的手臂和腿腳∕從今天起,給你們放一個漫長的假期∕孩子們,都回到雪山里去”。從這首詩作里,我們讀到了人生的不易,命運的叵測,即使是小小年齡的孩子、甚至蹣跚學步的嬰兒都要面對,我們讀到了詩人人性之善、情感之真、心性之純;這是生存與死亡、肉體與靈魂的對話,是心靈的感應,是無奈地祈福,在大災大難和生死面前,詩人用他善良的文字和詩行,把一切善良人們的精神和情感都凝聚了,抒發了,傾訴了,達到最高點。
 
紙上的身影
 
讀原上草的詩作,映像深刻的是他對人物的描寫,簡潔的文字,直觀的切入,恰當的比喻,這些歷史上的人,現代的人,身邊的人,就次第出現在我們面前了,活靈活現,生動具體。來看《三閭大夫》:“陽光迷醉在楚國的天空∕朝野上下星光燦爛,頌歌如潮∕鷹犬們忙于離間,新王的宮殿建在云端∕大臣們一派暈眩∕舊王在遙遠的秦國死里逃生∥在楚國的土地上,惟三閭大夫∕要用劍仗縫合大地的裂痕∕一柄高舉的青銅劍∕在浩浩的楚國是那么的孤立無援∕你將鋒利劍刃,刺向藍天∕刺得內心無比隱痛∥凋零的心落葉樣隨陰風踉蹌至湘南∕汨羅江在內心翻騰激蕩∕你佩劍高歌,全身冒著煙火∕在瘡痍的楚國大地上,一顆干凈的心∕經受著鷹犬們的無端蹂躪”。朝堂之上,從來不缺烽煙,歌功頌德、頌歌如潮者有之,拍馬溜須、笑里藏刀者有之,精心算計、忙于離間者有之;而三閭大夫,遠在楚國,心系社稷、憂國憂民,一生忠烈,他手持青鋒,想縫合大地的裂痕,卻屢遭惡人陷害,投江自盡,這是歷史的悲劇,也是三閭大夫的悲劇,有什么辦法?這就是人,皇權之下的人。但是歷史似乎總有規律,那些奸佞的臣子、春風得意的鷹犬,或早或遲,下場基本上一致,先先后后也會進入湯鍋,終老者寥寥。繼續來看《在魯院想起先生》:“在魯院想起先生,常常想起∕那劇烈的咳嗽聲,想起那夾著煙卷的手指∕迷茫的煙霧中火光閃動∥想起他以梅的姿態,在風雪中∕掏出一根根火柴,來不及等待綠葉出場∕就先讓寒冷把自己擦亮,先生舉著∕一束束光芒,吶喊著在黑夜里歌唱∥在魯院想起先生,常常想起∕那劇烈的咳嗽聲,每當深夜來臨∕我都會被一陣陣隱隱的咳嗽聲∕把靈魂咳疼”。一個嶙峋的脊骨、生硬的線條就出現了,一個身穿灰色大褂、低頭沉思的身影就出現了,一個傲霜的雪松、一盞黑夜的明燈就出現了,一個手握投槍、驍勇無畏的戰士就出現了,并且栩栩如生。作者在魯院寫先生,本來就是一個美好的契合,是一縷無盡的懷念,更是一代接一代對先生精神的傳承。
 
在任何一個作家和詩人的筆下,有兩個人,有兩個也許很平凡的人,有兩個甚至目不識丁的人,往往都會寫到,那就是父親母親,父母親也許根本就沒有想到,那個小時候頑皮淘氣的孩子,多年以后,竟然成了作家、詩人,用天下最美妙的詞語寫到他們,雖然他們不認識那些方方正正的漢字,但他們從別人言談和羨慕中,的確意識到意義重大,接近神圣。來看原上草筆下對父親的描寫,《關于父親》:“父親的生肖屬土,他犁被歲月板結的土地∕歲月犁他的前額,那些磨禿了的堆堆犁鏵∕冷光里透露出熾熱的本色∕父親撫摸所有的鐵木器具∕從春分驚蟄數到大寒小寒∕節氣里搖晃著一株碩桿的作物∕手如麥芒如玉米櫻子,眸子如籽粒飽滿而明亮∕足趾如根,傾聽先人關于雨雪的諺語∕秋后,他喜歡編出春播時的預言∕大話大過麥場,繪色繪聲勁頭十足∕一如耕地時,吆喝給耕牛聽的歌∕婉轉頓挫悠揚洗臉,揉合著方言中特有的韻味∕從這一山峁飛到那一山峁,陽光中音弦錚錚∕然后拍打視如孩子的牛驢,嘲弄扭掐我們的饑寒∥父親這時睡熟了,我的詩歌正追隨著他的犁尖∕深入土地,世紀之風無論怎樣轉向∕父親,我們永遠是作物部落里黃膚色的驕子”。從這些詩行里,我們看到一位躬身勞作的父親,一位樸實木訥的父親,一位汗水滂沱的父親,一位一會兒看著驕陽如火、一會兒看著已經卷了葉子的禾苗、蹙眉嘆息的父親,看著很可憐,看著很瘦弱,看著很無助,看得我們心痛,他是原上草的父親,也是我們大家的父親,他們在溝溝嶺嶺間奔忙,在坎坎坷坷中拼命,在很多都市人不屑的目光下小心翼翼行走,他一生侍奉土地,把土地視為上帝,最后又被土地接納,這就是憨憨的父親、我們平凡的父親。再來看《母親的白發》:“那一絲絲一縷縷的白發,在風中亂飛∕所指引的千萬條歸宿,是千萬種泅渡而來的光陰∕看不見的光陰中,我們只看到萬物的更替∕時間終究守不住您內心的秘密∥您站在老屋旁的打碾場邊,一截黑色的槐樹∕槐花的一串串穗子,像經幡招回天邊的魂魄∕那些濃密的黑絲,被霜雪一年年的無情涂染∕時光最終的背叛,指正著無數場風雨雷電∥也指向茫茫千里的蒼涼鐵路線∕我常年遭遇著一場又一場西邊陲大雪的圍困∕內心不斷傳來隱隱的雪崩∕那迷蒙的白霧,總罩著我濕漉漉的視線”。天下兒女,漂泊的路途往往太長,前行的腳步過于匆忙,以至于常常忘記回望,對思緒和精神都沒有時間進行梳理,但是原上草意識到這一點,他用眼睛,用心跳、用手中的筆,對含辛茹苦的父母一生,對他們頭上的白發、臉上縱橫交錯的溝壑,進行清點,進行深情描述和撫摸;這些文字像村口的石磨,像經歷過無數次風吹雨打的老屋一樣,樸實而憨厚,沒有更多的華麗和點綴,卻讓我們在這些文字中生發出敬畏和感動,這些深情的呼喚,這些從內心深處釋放出來的愛憐和善意,讓我們動容。
 
閃爍的心燈
 
讀原上草的詩作,會不時被一些富有哲理的文字所吸引,意蘊深遠,寓意深刻,像登高望遠,豁然開朗,像臨海聽潮,直抵心魄,我們來欣賞《想起石頭》這首詩:“想起石頭,是在河邊散步的時候∕細細想想,就流淚不止∥按自己的方式,在河邊的麥田∕在麥田簇擁的村莊,喜歡想一些周圍的物體∕偶爾想起石頭,便想起一位碰撞了幾千年的漢子∕盡管過著流浪的生活,周身依然棱棱角角”。在嘈雜的塵世,在欲望的海洋,很多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用盡陰招險招,有過河拆橋的,有吃了誰家飯砸了誰家鍋的,有錦上添花的,但總有那么一些人,光明磊落,如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知我所說的這些人,可是作者筆下“碰撞了幾千年的漢子,周身依然棱棱角角”?再來欣賞一首佳作《我們以墻的方式生存》:“我們以墻的方式,生存在墻與墻之間∕有的墻底基堅硬,便有加高的可能∕有的墻越活越矮,也并不奇怪∕我們在大地上爭先恐后,希望墻裂開一個缺口∥我們以墻的方式生存,我們品嘗相互圍困的滋味∕有的墻因參悟而透明了,有的墻仍然加厚加高∕其實,我們誰也圍困不了誰∕我們畢竟只是一堆會走路的沙土∕經不起歲月的剝蝕和風化∕我們在時間面前都會紛紛坍塌”。這是一首以墻寓人,及物抒情的作品,喜歡是因為這首詩緊緊與現實相聯系,大家都知道,在當今社會,一些官員、富豪、一些這樣或那樣的明星,高高在上,極為任性,飛揚跋扈,把權力和金錢玩到極致,膽大妄為,把自己駕馭在法律和組織之上,無法無天,好像這個世界容他不下,大肆揮霍老百姓的血汗錢,甚至草菅人命,其實到頭來大家都是一樣,“只是一堆會走路的沙土”,終究“在時間面前都會紛紛坍塌”。句句珠璣,入心入腦,何等通透、到位,讓人叫絕和深思。
 
我仔細閱讀了《青藏詩旅》的后記《一個作家的成長經歷》,原上草16歲就中考落榜了,跟父親務農,17歲去林場打工,年底工頭跑了,無錢乘車,在茫茫大山里徒步20來個小時才回到家;19歲跟親戚做小生意,賠了;不久又去林場干活,兩個月掙了90元錢;20歲招工到鋁廠當合同工,工作勤勤懇懇,業余時間報名參加寫作函授班,并開始發表作品,后因鋁廠煙氣污染當地環境,當地要求解決本縣農家子弟,被鋁廠集體辭退回鄉;23歲又以熟練工的名義招收為農民輪換工,期間邊參加函授學習邊寫作,發表大量作品,94年被甘肅作協吸收為會員,加入黨組織;31歲去青海海北鋁業公司,正式轉為合同制工人,期間參加好幾個寫作函授學習班,并完成了中央黨校函授學習,拿到大學文憑;2006年考上公務員,2009年參加魯迅文學院第十一屆高研班學習,2011年加入中國作協。輟學、打工、做小生意、合同工、廠報編輯、宣傳干事、報刊編輯、主編,崗位一直在變,不變的是對文學的堅持和執著,26年來,在《人民日報》等100多家報刊發表1000多篇文章,數十次獲獎;參與編輯、主編各類地方文化圖書近50本,個人出版作品集11部,法國文豪巴爾扎克說過“苦難是人生最好的學?!保涣硪晃淮髱煻韲送铀纪滓蛩够f:“黑暗也是一種真理”。而原上草回顧自己走過的路,感嘆到:“作家不是上大學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在社會這所大學校里經受生活的磨難和鍛造,一個人經受住了磨難,才能更為成熟的成長,才能拋掉內心的浮躁”。
 
記得小時候在門前費了很大的勁掀起一個石頭,下面竟然有兩三株小草,長期的重壓和不見陽光,它彎了好幾道彎,有些泛白,過了幾天,發現它全身變為綠色,并挺直了腰身,枝椏展現得蓬勃而陽剛。原上草就是這樣的一株草,經歷過壓迫和苦難、經歷過屈辱和挫折,最后挺直腰桿,書寫屬于自己的華章。他和他筆下的文字再次告訴我們:有坎坷就有通達,有苦難就有甜蜜,有黑夜就有黎明,有寒冬就有春風,春風拂過,我們相信,遠在青藏高原的草早就郁郁蔥蔥了,點綴著青藏,點綴著大地。
①引詩人高凱詩句。
 
作者簡介:
 
史映紅:筆名桑雪,藏名崗日羅布,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于甘肅莊浪,九十年代入伍進藏,已轉業;居山西太原;在《詩刊》、《解放軍報》、《文藝報》等發表詩文900余篇(首)。著有《守望香巴拉》《西藏,西藏》等詩集5部;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十九屆高研班。系中國詩歌學會、西藏作家協會會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污软件app下载|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521a成v视频网站在线入口|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一级|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131美女爽爽爽爱做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视频|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北条麻妃大战黑人| 6080夜福利|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三卡视频|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色五五月五月开| 成人欧美日韩高清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三级|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女人脱裤子让男生桶的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羞羞漫画喷水漫画yy视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我爱我色成人网|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触手强制h受孕本子里番|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