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仁謙才華有才華


仁謙才華有才華
——簡評仁謙才華詩集《藏地謠》

 
史映紅/文
 
仁謙才華是來自華銳地區的藏族詩人,品讀他的詩集,他的詩歌,他的文字,有歷史,有文化,有底蘊,有深度,有悲憫,每一首,每一節,甚至每一句,如他的名字一樣,盈涌著過人的靈性和才華,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做簡要的賞析。
 
羊群,草原和馬
 
喜歡閱讀,讀了這么多年,為生計漂泊,漂泊了這么多年,在我心里,故鄉就是呵護我的大樹,即使遠隔千山萬水,我都能感受到它在為我遮風擋雨;在無數個漂泊的日子里,就經常找有關描寫故鄉的文字,以解思鄉之愁。我不知道仁謙才華是不是也與我一樣經常遠離故鄉,我覺得,他寫故鄉的文字那么美、那么親,能把給予他生命,賜予他乳汁,呵護他成長的家園寫得那么溫暖,那么美好,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比如《久違了,草原》里:“很遠,很遠了∕河,淌給天空∕云,飄向牧人∥草叢里探出一排排木質的民房∕靜待一場雨∕撫摸草原的聲音∥馬頭琴,響起∥云兒飄出笛孔∕柵欄再也擋不住羊群了∕一朵朵,翻過埡豁∕一朵朵,走向遙遠的遙遠∥久違了,我的草原∕當我和一頭牦牛對視∕它欲吐又止的眼神里∕草原,正在撂荒”,風清、云淡、草綠、木質的民房、搖曳的格桑花、悠閑的牛羊,與藏區很多草原一樣,恬靜而悠幽,牧鞭偶爾的脆響,好像是給渾厚的馬頭琴伴奏,斯情斯景,誰不低頭憧憬,誰不想放身草原、放牧心情、翹首向往?
 
看了他多次寫到的草原,再看他筆下的鄉村:“阿媽拉拴住撒歡的牛犢∕拴住暮色青草花開的速度∕以及顫抖的酒歌∥那一圈灘的牛犢子∕是掛在牧場上空星星的瞳仁∕撲閃,相思的淚花∥一條河搭在夜晚的牧場∕一朵花枕著牛糞打呼嚕∥河水磨圓的三叉石∕連綿草原和牧人的體溫∥草原靜謐∕一滴雨落下是一聲霹靂∕緩緩滾進∕阿媽拉剛剛捂熱的∕白板子皮襖”,《一滴雨落下,是一聲霹靂》。撒歡的牛犢,顫抖的酒歌,阿媽拉的羊皮襖,星星的瞳仁,這是仁謙才華眼里的村莊和家園,也是我童年、少年時期的村莊和家園,我相信它還是很多人曾經的村莊和家園,這里有時候嘈雜,雞鳴、犬吠、牛羊的叫聲此起彼伏,阿媽拉喊孩子吃飯的叫聲和應答聲遙呼相應;但更多的時候,這里寧靜,靜到連“一滴雨落下”,就會“是一聲霹靂”。這里平淡,沒有商場你死我活的擠壓、競爭,沒有官場的爾虞我詐、拉幫結派;柳枝是柔軟的,花花草草是自在的,炊煙是垂直的,能聽到牛羊的反芻和藏獒的呼吸。這些溫暖的村莊,這些放飛無數少年夢想的村莊,現在怎么樣了?我們來看仁謙才華眼里現在的村莊,“天空,天空∕天空的靜蓋住草原且正在擴大∕家園里依然有孩子樣長骨的聲響∕縈繞,圓潤∥一片白云擦疼草原的綠∕我的牧人和羊群們去了哪里∕經風的家園漸次矮下∕多像父親跛足走進我的深處∥我知道家園終將會在落寞里悄然消失∕就像野花,青草以及所有的生靈∕卑微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一樣∕而彼此身體里蓄就的露珠∕也終將會在亙古的蒼茫里∕一粒粒串成線又一波波涌動成詩的浪花∕在我們彼此曾經放棄的地方∕日夜澎湃”,《落寞里漸次矮下的家園》。從這首詩里,我們看到了當下很多村莊的影子,它們像嚴冬里的枯草,像晚秋的螞蚱,蕭條而衰敗。看著我出生、看著我長大的村莊就是這樣,300多口人,現在長常住的不過幾十人,基本上是老弱病殘,十有七八門已上鎖;村頭巷尾轉悠很久碰不到一個人。這在城市化急劇發展的今天,在一些官員爭寵固位、忙著用老百姓血汗錢打造形象工程的今天,在一些下三濫演員的緋聞充斥著人們視野的今天,在高樓林立、豪車任性狂野的今天,一些村莊的凋零與落寞,讓仁謙才華內心備受煎熬,也讓很多有良知的人們陷入深思。
 
佛塔,梵語和瑪尼堆
 
青藏高原,在很多人心目中是神秘的,奇特的風俗習慣,虔誠的宗教信仰,厚重的民族傳統文化,這在不少藏族作家文字里都能找到。仁謙才華的詩歌也是一樣,他借助于佛塔、長明燈、綠度母、轉經、朝圣、宗喀巴、貝葉經、瑪尼堆等很多藏地符號,表達著他對藏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對藏傳佛教的虔誠,對天地間生靈萬物的敬畏,對高僧大德和尊者們的敬重與仰望,我們來看:“向上,向上∕一粒粒白米筑起的蜂殿∕傳達砌筑的艱辛∕還是圣地寺院之最的氣息∥誰與佛們最先對話∕鳥群,紅衣阿卡,還是接踵的朝圣者∥鴿子與巖畫對接的天窗∕為誰啟開∥佛堂的酥油燈,搖曳明暗∕這是佛們光顧世界的第幾種心情∥曲徑探幽的眼神∕語言和語言碰出尷尬∥一級向善的心梯∕何時能跟上∕佛祖的腳印”,《哲蚌寺》,哲蚌寺我不止一次去朝覲過,在我等普通人眼里,它是悠久的,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弟子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創建;它是宏大的,曾擁有141個莊園,和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僧眾超過一萬人,也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仁謙才華用一個民族作家特有的銳敏視角,營造了藏傳佛教宏大、圣潔、至高至上的地位,讓人無形之中感到生命的匆促與渺小,進而珍愛生命,熱愛自然,敬畏自然。
 
再看:“佛經的深巷里∕擠滿桑煙和太多陌生的面孔∕擠滿等身頭撼動圣地的聲音和∕雪獒溫情平靜的眼神∥八廓街繞著大昭寺轉“廓哇”∕桑煙和桑煙之外的一切∕水打磨盤樣繞著八廓∥端坐的佛祖呵∕你從長安出發∕你是怎樣從一段愛情與和平的風云中走來∕又是怎樣從小昭寺榮登大昭寺的∥瑪吉阿米藏餐館里∕丐幫苦澀的三弦高過紅衣喇嘛的經聲∕是否能叩動∕不同膚色休閑的心境”,《八廓街》。這條圍著大昭寺而建的轉經道,這條“中國歷史文化十大名街”,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是古城拉薩的符號之一,一年四季,天天人潮涌動,桑煙繚繞,經韻流淌,宛如仙境。在仁謙才華的筆下,八廓街是“佛經的深巷”,它由“桑煙和桑煙之外的一切”,“水打磨盤樣繞著八廓”,“端坐的佛祖,紅衣喇嘛的經聲,擠滿等身頭撼動圣地的聲音”,構成了八廓街,它是一條圓形的哈達,它是經輪、佛珠連成的河流,它是無數虔誠的信教徒心靈的歸宿地,是無數中外游人凈化心靈的目的地,也是詩人心靈的存放地。
 
再來看《青草一樣匍匐在大地上的生靈》:“鑿石為經的匠人走了∕他把經卷連同信仰的體溫∕刻成石頭的靈魂∕行進在中陰路上∕還能否趕上先哲的足跡∥雨過細節∕螞蟻護送他們的族長幸福走向墓地∥羊群、螞蟻、小草、山溪∕以及卓瑪和她的族人∕這些匍匐在大地上的生靈∕匍匐在阿尼瑪卿蒼茫的視野里∕一次次靠近大地的心跳∕又一聲聲覬覦神居的家園∥風把鷹擺弄成幾片落葉∕鷹以神的名義赴一場盛大的天葬∥鷹掛云天∕也把逝者帶進天堂∕逝者已然,生者悲憫∕疲憊的鷹啊∕誰還會為你做最后的超度”, 族長、生靈、阿尼瑪卿、天葬、中陰路、超度,這些詞語,營造了一個只屬于青藏的獨特氛圍,神秘、蒼茫、空靈,濃郁的藏地氣息,獨特的宗教風情,把我們帶進遠離喧囂的凈土,少了爭搶,多了忍讓,少了狂妄,多了謙卑。仁謙才華用他的文字,描寫著鮮明的藏地特性,自豪地傳播和弘揚悠久厚重的民族傳統文化,有質感,有重量,有深度,有感染力。
 
酥油燈的舌頭,是淚
 
閱讀仁謙才華的詩歌,總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他的善良與悲憫,這肯定是讀者喜歡他作品的原因之一吧,竊以為一個作品成功與否,首先是這個作品是否真正感動了作者自己,通過仁謙才華的作品,能看到阿媽拉昏迷中他們兄弟姐妹的焦急萬分,能看到姑父去世后他淚水的滂沱,能看到父老鄉親在青稞地里、工地上累得直不起腰,比如:“記不得已是第幾次發病∕母親在劇烈的抽搐后∕全然失去知覺∕搶救室里病榻前∕我把一只手輕輕放在母親的額頭∕連同我的脈搏、心跳、體溫、還有意識∕輕輕放在母親的額上∥我想,只有這樣∕母親定能感受到她對兒女的承諾∕母親就不會離開我們∕因為,我的心跳就是母親的心跳∕我的脈搏就是母親的脈搏∕我的體溫就是母親的體溫∥12個小時,360分鐘,10800秒∕一次次滴血的呼喚中∕母親終于醒了∕望著大姐、小妹、二弟、還有三弟∕望著一撥又一撥前來探望的人們∕母親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孱弱的淚∕在眼眶里打了個轉∕逗了逗∕禁不住滑落向塵世的邊緣”,《淚花閃出的美麗》。這首詩讀著讓人驚心動魄,這首詩讀著讀著就把心不知不覺提了起來,手心出汗,我們能感覺到老人與死神是怎樣地搏殺,慘烈的戰斗,能感到老人對生命的眷戀,對親人的不舍與感激,能感到親情的偉大和永恒。“12個小時,360分鐘,10800秒,一次次滴血的呼喚中,母親終于醒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終于長長地喘了一口氣,把高懸的心放下來,把攥緊的手松開來。作者對細節的描寫和把握恰到好處,極為傳神、生動,這些文字像一縷無形的光束,把讀著的心緊緊牽引著。
 
繼續來看《姑父走了》:“我趕到的那個下午∕一場雪,蓋住村莊和草原∕家園白得平靜、悵然∕炊煙拉扁正在下墜的日頭∕也拉長喇嘛超度的經聲∥雪,沒讓我趕上姑父的葬禮∕姑父,像一枚葉子悄悄落下∥30歲守鯀,一生未娶∕他更像一只斂翅的母雞∕把呼吸和體溫∕遞給幼年的兒女∥姑父走了∕姑父就種在半陰半陽的坡地∕姑父∕明年您還會長出來嗎∕哪怕是一株草,一滴露水∕哪怕是一朵野花的經過∕都會以生命的氣息浮游在∕我們諳熟的,山褶里”,一個中年喪偶的姑父,一個既當阿爸又當阿媽的姑父,一個含辛茹苦、一生伺奉土地、又叫土地掩埋的姑父,他一生普通、平淡、甚至卑微,閑時療傷,低處呻吟,或許從來就沒有轟轟烈烈過,但是作為父親,誰敢說他不偉大?作者通過一首詩都告訴給我們了,從他的詩行里,你能輕易感覺到他對生命的尊重與體恤,悲憫與同情,借用帕斯捷爾納克的詩句:“四月,墨水已足夠用來痛哭”。的確,讀仁謙才華的詩歌,有緊張、有回味、有擔憂、而更多的卻是心的刺痛。
 
足跡,在青藏懷里停頓
 
我不認識仁謙才華,正如他不認識我,作為共同喜歡文字和詩歌的人,這并不重要,從他的文字里,總能看到他那么勤勉,那么熱愛和感受著生活,徜徉在大江南北,用心、用腿、用腳感受家鄉和異鄉的土地,特別是青藏,他像一個五體投地朝圣的信徒,觸摸青藏的體溫和心跳,雪山、草原、河流、湖泊、佛塔、瑪尼堆,甚至雪花的蹁躚、小草的舞姿、落葉的早操,麻雀的呢喃,都走進他的詩,來看:“億萬年背靠風脊∕讓太陽熔煉的身子舒展在林棵里∕什么時候∕被焐成神瀑纏虹的壯美∥億萬年背靠風脊∕風帶起云的思緒∕你叩響風的歌謠∕在雪水洇綠的地方∕誰最先背著日月∕把天上的白云趕進羊圈∕把牧場的炊煙拉成人生∥起風了∕這是第幾次感應你沉沉的心跳∕仙氣氤氳∕誰引領我找到∕世界之外的那一片,寧靜”,《梅里雪山》,高高的青藏,高高的梅里雪山,高高的卡瓦格博,這座海拔6740米的神山,是世界上人類尚未登頂的為數不多的處女峰,高聳、蒼茫、厚重,美輪美奐,無數的傳說給它蒙上神秘的面紗,與之有關的故事星星一樣眾多,讓它充滿靈性,是當地藏家兒女世世代代的守護神,是當地人們心靈的圖騰。
 
接著來看《從布達拉宮走出》:“雨落下來∕紅山堡寨白處更白紅處更紅∕那時∕贊普和公主走出白宮∕披上拉薩的夜∕在帕拉莊園的田埂上∕和青稞們一起站成∕點頭的莊稼∥雪落下來∕布達拉宮紅處亦白白處更白∕那時∕倉央嘉措步出紅宮∕披上拉薩的夜∕在貝葉經的余光里∕把幾片正在舞蹈的雪花寫成∕《在那東山頂上》∕重重碾過∕瑪吉阿米的心坎”。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群樓重疊,殿宇巍峨,氣勢恢弘,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是松贊干布為迎接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修建的,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外朝圣者、旅游者趨之若鶩的終極圣地。仁謙才華用幾個稱呼:贊普、公主、倉央嘉措,描寫布達拉宮在藏族人民心目中至尊至貴的地位和悠久歷史;用一些顏色:“紅山堡寨白處更白紅處更紅,布達拉宮紅處亦白白處更白”,像給布達拉宮拍照,又像給畫像,壯美、雄偉、高聳、渾然天成的布達拉宮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用帕拉莊園、貝葉經、青稞、瑪吉阿米等藏地符號,把舊西藏政教合一統治中心的地位凸顯出來;布達拉宮高高聳立的歷史,可以說基本上涵蓋了藏民族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通過作者的文字,相信朝拜過布達拉宮的人,又一次再現了它的博大與壯美,再次接受了心靈的震撼;沒有朝拜的人,沒有目睹它尊嚴的人,是不是已經亟不可待?
 
從仁謙才華的詩行里,從這些靈動的文字中,能看到碧綠無垠、牛羊閑散的草原,能看到桑煙和炊煙繚繞的藏家村寨、帳篷,能看到火舌飛舞般金色屋頂的寺廟、宮殿,能看到穿著小小藏袍、被陽光烤得通紅臉頰的小扎西,能看到牧人和農民在田間地頭的艱辛,能看到絳紅色袈裟根本遮不住的澄澈、寧靜的眼睛,能看到酥油燈星星一樣閃爍,也能聞到牛糞火和酥油茶的味道,能聽到蚯蚓的呼吸,小草的吶喊。這些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一切一切,構成一種沖擊力、一種親和力、一種感染力,擊中了你,擊中了我。
 
 
作者簡介:
 
史映紅:筆名桑雪,藏名崗日羅布,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于甘肅莊浪,九十年代入伍進藏,已轉業;居山西太原;在《詩刊》、《解放軍報》、《文藝報》等發表詩文900余篇(首)。著有《守望香巴拉》等詩集4部;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十九屆高研班。系中國詩歌學會、西藏作家協會會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国产黄色app|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日本爱恋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喝乖女的奶水h1v| heyzo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野战爱爱全过程口述| 女人张开腿男人捅|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 国邦征服雪婷第二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久9久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freesexhd糟蹋videos|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樱桃黄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浮力国产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