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點評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獲獎作品——
詩人們有責任繼續扎實創作
劉立云的《烤藍》、車延高的《向往溫暖》、李琦的《李琦近作選》、傅天琳的《檸檬葉子》和雷平陽的《云南記》5部詩集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本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組部分評委在點評獲獎作品時表示,這些作品較好地體現了當下中國詩壇的創作水準,整體水平有明顯提升。
評委李松濤是首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的獲得者,談及此次評獎的過程和獲獎作品的總體情況,他認為,就歷屆獲獎詩歌作品的整體水平而言,本屆質量很高。終評委見到的是初評委的工作成果,即從127部詩集中篩選出的20部詩集,這些入圍作品能夠脫穎而出,皆因各具特色。每個評委都得面對只有5部作品上榜的現實,也就是說難于割舍的不止一部兩部。經過反復比較、推敲、分析、交流,斟酌再三,權衡再三,最后終評委們秉持從文本出發的原則,注重才思、才情與藝術造詣的考量。因此參與終評的40余天,對每個評委而言都是個“苦差事”。評委韓作榮也談到,此次評獎之所以“難”,是因為本屆魯迅文學獎恰逢詩歌出版的“大年”,因此一大批好的作品都納入了評獎范圍。
韓作榮、吳思敬等評委詳細點評了5部獲獎作品的特色和亮點,以及獲獎作者們的創作情況。軍旅詩人劉立云的作品格調積極向上,水準很高,既有對部隊生活通透的理解,也有對歷史獨具詩性意義的捕捉和探究。此次他的獲獎作品《烤藍》把人民軍隊這個整體和詩人個人的形象十分巧妙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表達出對軍隊的熱愛之情和身為一名軍人的自豪。車延高的獲獎詩集《向往溫暖》包含著自己心靈的多側面,充盈著詩人對生活的獨特發現和感觸。東北女詩人李琦的作品看似如同口語般平淡隨意,但每首詩都別有意味,并包含著作者從總體上對詩歌的深入探究和準確把握,詩性意義濃重。在其獲獎作品《李琦近作選》中,能夠看出作者對詩歌已經有了一種很深刻的悟性,理解也十分到位。傅天琳的成長是與改革開放同時起步的。盡管現在已年逾花甲,但她的創作力依然十分旺盛,并在中途歷經幾年停筆后重新開始創作時呈現出一種噴發之勢。她的詩歌真誠自然、表達到位,所寫之物都是自己充滿深摯感情的,也寫出了女性的生命和體驗。這些特點在她此次的獲獎作品《檸檬葉子》中都有所體現。雷平陽的《云南記》體現了一種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作后勁。他的詩性思維有其獨特性,往往選擇別人不常用的角度切入,作品扎實凝重,用詩歌的方式體現了這個時代的本質意義。
關于此次評獎的亮點和特色,韓作榮談到,本屆魯迅文學獎的獲獎詩歌作品既注重了題材和內容,與現實聯系十分緊密,同時也非常注重作品的藝術品位。評獎結果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下整個中國詩歌界的現狀。此次的評獎標準更加嚴格,在制度上保證了獲獎作品的質量和水準。如此次一部作品必須達到終評委員會8票即三分之二成員以上才能獲獎。在評獎過程中傳達出的認真、公正、嚴格等信息,將對詩歌創作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是此次評獎對今后中國詩壇十分重要的意義之一。李松濤對此深有同感。他認為此次評獎的結果不僅得益于改革后的制度保障,也得益于終評委的嚴肅認真。令吳思敬感觸最深的是,此次評獎尤其體現了對長期以來執著寫作的詩人們的肯定。盡管評選的是一部詩集,但評委們關注的不僅是詩集本身,而是以其為載體,綜合考慮它的作者近年來在詩壇是否真正有影響力、是否對詩歌有新的追求。
李松濤同時表示,評獎工作永遠難以盡善盡美,遺珠之憾總是有的,不盡人意總是有的。并不是所有優秀的詩人、出色的作品都獲獎了,但獲獎的肯定是優秀的詩人和出色的作品。讓人欣慰的是在宏觀層面上縱向觀察,獲獎的詩歌水平明顯進步了、提升了。結果還要聽憑讀者與社會的品評。韓作榮也指出,此次的評獎結果并不意味著這5部獲獎作品就是絕對的創作標準、所有人都必須按照他們的樣子來寫,因為詩歌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每個詩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寫法。詩人們有責任繼續扎扎實實地創作下去,并共同努力讓詩壇更加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