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迷途中的靈魂覺醒與自我救贖
——讀楊嵐長篇小說《紅塵跋涉》有感
文/祁軍平
初識楊嵐老師,得益于鳳翔區作協楊舟平主席的引薦。初讀她的散文,便被她那雋永清新、情感真摯的筆觸深深吸引。隨著了解的加深,更被她的多才多藝所折服,她不僅為人低調優雅,在醫術上有著精湛的造詣,還在彈鋼琴、舞蹈、瑜伽及寫作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才華,實乃寶雞才女一枚。
然而,最讓我欽佩的莫過于楊嵐老師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之余,仍能實現跨界創作,從醫術到散文,再到小說創作,尤其是這部三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紅塵跋涉》,其毅力和才華令人敬佩。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她在文學創作上的深厚功底,更體現了她對文學的熱愛與執著。更令人贊嘆的是,該長篇小說在喜馬拉雅平臺被周究君演播成有聲小說后,播放量高達三百萬余次,這無疑是對她才情與勤奮的最高肯定。
《紅塵跋涉》是一部以當代都市人婚姻生活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以劉晚云和丈夫林皎然的婚姻生活為主線,通過細致的人物刻畫和復雜的情節安排,展現了他們從相識到結婚,以及經歷婚姻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生活趨于平淡,面對紅塵誘惑迷失自我,出軌后夫妻兩人經歷了情感的掙扎、自我救贖與成長。
劉晚云與林皎然的愛情故事,如同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婚姻一樣,經歷了從一見鐘情到激情褪去,再到面對誘惑與掙扎的過程。作者試圖告訴讀者,婚姻并不是簡單的相愛就可以維持的,它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去經營、去維護。小說刻畫了劉晚云、林皎然、張俊濤、韓冰、余苗、史艷茹、王凱瑞、周欣悅、郭文博等三十多位個性鮮明的人物,他們的故事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復雜的社會關系圖譜。作者巧妙運用插敘手法,設置懸念,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劉晚云和林皎然的愛情始于一見鐘情,然而婚后,林皎然耐不住婚姻的寂寞,墜落、迷失自我,致使家庭破裂。最終,他迷途知返回歸家庭。劉晚云和林皎然的愛情故事不只是個人的情感經歷,更是對當代社會現象、道德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三觀”是婚姻幸福的基石。幸福的家庭往往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紅塵跋涉》讓我深刻體會到,“三觀”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當兩個人因為外貌或某些表面的條件而走到一起,卻缺乏共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時,這樣的婚姻注定是脆弱的。以貌定終身的婚姻充滿不確定性,比如兩人的性格、愛好、原生家庭的教養以及“三觀”是否一致。若能遇到良人還好,否則就如史艷茹與王凱瑞的婚姻一樣是一種悲哀。而真正的幸福,需要建立在雙方深入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林皎然是常務副市長的兒子,家庭地位顯赫,高大帥氣,又是我國一流大學的高材生,前途無量,是眾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馬王子、鉆石王老五。然而兩人各有所圖,劉晚云來自普通市民家庭,嫁給林皎然圖的是他的家境和婚后的衣食無憂;林皎然則看中的是她的清純和可愛,兩人的結合可謂郎才女貌,他們的婚姻始于一見鐘情的美好,卻終究未能抵擋住外界的誘惑和考驗。
有人說婚姻的保鮮期只有三年,再甜蜜的愛情也會有激情退卻的一天。林皎然英俊瀟灑,又是中院副院長,頭上的光環讓他成為眾多女性心目中的“男神”、偶像,暗地里傾慕他的異性不在少數。男人喜歡被異性崇拜,女人喜歡被人夸獎漂亮。處在情感疲乏期的林皎然沒能逃脫“辦公室戀情”的怪圈。婚后劉晚云忙于工作和相夫教子,給了“男人婆”史艷茹可乘之機。史艷茹嘴大、眼斜、長相平平,她嫁給丈夫并非因為真愛,而是看中了做銀行行長的公公和王家殷實的家境。當下女孩子中流傳著“學得好,不如嫁得好”這句話,史艷茹的婚姻觀正是當下女性普遍擇偶的真實寫照。史艷茹與丈夫之間本沒有真愛,史艷茹的丈夫一段時間苦苦維持著這段沒有真愛的婚姻,婚姻真的是要選對人,而選錯了伴侶就免不了爭吵,無法達成“同頻”,改變不了彼此,就要痛苦一輩子。史艷茹先是精神出軌,暗戀上司林皎然,想攀上高枝,試圖插足林的婚姻謀求“轉正”改變命運。于是,她借助工作的機會在林皎然面前穿著暴露,嗲聲嗲氣、搔首弄姿、賣弄風騷、百般引誘,對林皎然發起長久攻勢。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由于劉晚云忙于工作,給了史艷茹可乘之機。俗話說男人一般是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的。盡管史艷茹各方面都無法與劉晚云相提并論,可面對一個女人長期的示好與死纏爛打,再堅固的心也難免有松動的時候,再加上兩人小別,林皎然回來后的一腔熱情遭到冷落,心情郁悶之時,史艷茹及時送上的溫情讓他在婚姻中那盞即將寂滅的愛情之燈重新喚起了光彩,這是對人性的剖析,相信現實中一定有無數個林皎然的存在。林皎然陷入了史艷茹的圈套,最終身敗名裂,毀了仕途。
經濟獨立是女性婚姻幸福的保障。劉晚云,一個普通市民出身的女性,與官二代林皎然的結合本應美好。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新鮮感逐漸消失,婚姻中的激情褪去,林皎然的情感迷失和出軌讓這段關系面臨嚴峻考驗。劉晚云在遭遇丈夫出軌后,開始覺醒并明白女人不能做男性的附屬品,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才是王道。而我們大部分的婚姻由于夫妻身處底層,為了生存普遍就是個搭伙過日子——湊合。后來,劉晚云像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一樣在職場上不斷進取,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最終當上了整形醫院的副院長,成為了心智成熟的職業女性,實現了自我價值和救贖。劉晚云從一個柔弱的女性成長為獨立、堅強的母親,這一轉變充滿了勵志色彩。她不僅在事業上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更在面對婚姻背叛時展現出超乎尋常的寬容與堅韌。劉晚云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對自己命運的抗爭,也是對傳統女性角色的一次突破。
婚姻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經營才能長久。林皎然的形象更為復雜,他的墮落與覺醒,以及在婚外情中的掙扎,深刻反映了人性的多面性,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一個人是“壞人”或者是“好人”。 林皎然與史艷茹的關系,以及最終對史艷茹的暴力行為,讓人看到一個在權力和欲望面前迷失自我的男人。然而,林皎然在經歷婚外情的掙扎和痛苦后,最終選擇了回歸家庭并努力挽回妻子的心。作品的下半部分,林皎然從墜落到覺醒,在與妻子經歷婚姻考驗后,兩人相互寬容,為了挽回家庭,他開始自我救贖,一門心思經營律師事務所,在經歷內心的掙扎和煎熬后,寬恕并接納了妻子的私生子,還瞞著劉晚云在北京買房子打算給她安家等方式,表達了他對過去錯誤的懺悔與自我救贖。從劉晚云與林皎然、史艷茹與王凱瑞的婚姻問題中可以看出,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好的婚姻需要在尋找伴侶時深思熟慮選對人。《紅塵跋涉》也告訴我們,好的婚姻需要夫妻雙方的磨合、經營和維護才能長久幸福。
《紅塵跋涉》中不乏措辭優美、蘊含哲理的金句,諸如:“美女是男人們的毒品”“男人的權力是女人的一劑春藥” “人生就是由希望與失望交織而成”“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愛情,不過是人們泛濫感情生活的調劑品”“在金錢與美色面前,人性的弱點就會暴露無遺”等句子,既富有詩意又蘊含深刻的道理,讓讀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對于生活和愛情的獨特見解。
總之,這部小說不只是一部情感豐富的愛情故事,更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和反映社會現實的力作。《紅塵跋涉》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幅當代都市知識分子婚姻生活的真實畫卷,深刻描繪了人性的復雜與當下多元社會誘惑下婚姻的脆弱。作者試圖告訴當下的男人和女人們要“守正緣”,經得住誘惑,夫妻之間需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才能長久。此外,在書中,作者通過描繪人物的成長和經歷,告訴我們人生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荊棘和坎坷,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作者簡介:祁軍平,陜西岐山人。中國微型小說學會、陜西省作家協會、寶雞市作家協會會員,迄今在《世界華文文學》《中華文學》《中文導報》《百花園》《格言》《感悟》《微型小說選刊》《精短小說》《華商報》等報刊發表作品百余篇;多篇作品入選《世紀微小說精選100篇》《值得中學生珍藏的100篇感恩故事》《名家微型小說精品2009》《青少年智慧主題閱讀》、《最受小學生喜愛的微型小說全集》《陜西小小說20年精選》《2019年中國小小說精選》等年度選本,出版有小小說集《招聘爸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