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 返虛入渾,積健為雄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 

返虛入渾,積健為雄

——濉溪大運河金石拓片名家題跋邀請展致辭

 

王德民

 

各位書畫界蒞臨指導的朋友們

 

您們華服霓裳,儀表堂堂,神清氣爽。您們的到來,把今天拓片展烘托的元氣滿滿,熠熠生輝。這一刻感謝有您,感思有您!您們把熱情和盛情融入在漢唐拓片的題跋中。我代表淮北書畫界的朋友們,向您們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您們在題跋中帶著體溫和熱情,呈現著漢唐文化的不朽靈魂。歷盡千難萬險也找不到的慰籍。您們在用智慧的大腦,為漢唐的拓片付與了圣潔、雋永、真切、磅礴、深刻和巧妙,展現清雅和高華,當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與天地對答,與古人對話,彰顯遠古的回聲,從生死兩極交響起真善美的樂章。

最親的人,最近的人,最圓的月,最純的酒,都在故鄉,政恩仁者以人子之情,把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的百余件金石拓片,畫像石及碑刻獻給懷有愛心的您,數十年間,他出入山林,奔波于鄉野,寒風刺骨,他踏冰而行,問道林泉,尋碑訪石,心追手摹,意與古會,政恩無不歡欣鼓舞,便廢寢忘食,樂而忘返,冬去寒來,艱辛自知,甘苦倍嘗,在寂寞的歲月中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藝術之花——漢唐金石拓片是那么的璀璨,那么的豐碩,那么的奪目,簡帛錦繡,金石扛鼎,使人云霞蕩胸,奕奕生發高古之致,怎么能不令人肅然而后生敬意呢?

我是極其推崇漢唐的,其統括四野,威威乎,如馬狂奔,蒸蒸乎,如日中天,烈烈乎,如將揮戈。創造出的輝煌,留給后世的豐碑,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您看漢石晉賦,魏晉風流,晉韻唐法……。這些自俱內涵,自成體系的文化精粹,是時代的驕傲,民族的驕傲,只要有了一個"漢"字,便有了氣勢,有了威嚴,有了風雨蒼桑,有了歷史的積淀,漢唐文化只有用氣宇軒昂,用波瀾壯闊,用“威加海內"用"力拔山兮氣蓋世"來形容,才顯得恰如其分,我一想到漢唐文化的光輝燦爛,就由然而升起了中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政恩仁者在關注和尋覓中華文化的根基,他發現古典,守望古典,傳播古典,那一幅幅拓片的可視性畫面,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見證著歷史的蒼桑變遷,漢畫像石里的人物造型,世俗生活,車馬出行,樂舞百戲,歷史故事,生產勞動,戰爭狩獵,樓閣建筑,裝飾文樣,禽獸蟲魚,花木山石,日月天象,神話傳說,人神之間。這些體裁是國家的記憶,漢民族的記憶,漢文化的記憶,彰顯著歷史最深沉的情感和文明的記憶。

通過可視性的金石拓片,讓人們通過師古、知古,汲古開新,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欣賞金石拓片,內涵淵博宏大,漫妙如不著力,深孕書卷之氣。欣賞金石拓片,雄強老健,隱者高風,生辣朗潤,外倔內蘊。欣賞金石拓片,視角多樣,感悟靈奇,天籟破障烙魂,氣韻鮮活,鐵筆傳神。

畫像石拓片,是有氣的藝術,能使人意揚志激。

畫像石拓片,是有韻的藝術,能使人心動神移。

畫像石拓片,是有趣的藝術,能使人興高采烈。

畫像石拓片,是有味的藝術,能使人迷戀留連。

 

此文以此詩作結

 

此地曾兵劫

歸樵拾斷戈,

野花開廢壘,

寒日浴蒼波,

風勢雕盤起,

沙痕虎渡過,

荒涼天險在,

憑吊發悲歌。

 

王德民于甲辰桂月

 6



大運河金石拓片名家題跋邀請展在安徽濉溪開幕

 

9月26日上午,“漢唐風韻 古運今輝——大運河金石拓片名家題跋邀請展”在安徽省濉溪縣文化館開幕。

1

5

此次展覽旨在以金石拓片為載體,展示大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文化交流,提升濉溪縣文化影響力。展覽精選了120余件金石碑拓作品,依據濉溪在運河的三個時期分為前運河時代、大運河時代、后運河時代三大板塊,充分展示大運河文化魅力。這些作品傳承經典、守正創新,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美學精神和文化內涵。

11

8

本次展覽深度挖掘出拓片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與厚重歷史底蘊,諸多國內外學者及藝術愛好者齊聚濉溪欣賞拓片題跋作品。展覽現場,觀眾被精美的拓片題跋作品所吸引,紛紛駐足觀賞和討論。

111

8

4

中國人民大學美學與現代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遺產保護委員會會長張成源說:“非常有幸能夠來到濉溪縣參加此次金石拓片活動,此次活動呈現出重大的文化歷史,這些作品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文化盛宴。金石拓片以獨特的方式讓今人和古人進行對話,通過作品里面的文字、圖片再現了古人的生活場景,展現了大運河文化的繁榮。”(來源:中新網安徽新聞9月26日電 武雷)

 3


據悉,大運河金石拓片名家題跋邀請展20多位作者展親臨濉溪,與本地藝術家共襄盛舉,前往隋唐大運河遺址博物館、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臨渙文昌宮、劉開渠紀念館、臨渙茶館考察,并開展了采風創作活動。整個系列活動內涵豐富,意義重大,促進了大運河文化帶互動和合作交流,為皖北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5

3

1111


4


漢唐風韻 古運今輝

拓片藝術作品題跋展覽

 

前言

 

張成源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深化文物學術研究,提升文物展示傳播水平,對發揚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意義重大。

隋唐大運河作為皖北唯一世界文化遺產,底蘊深厚。金石,乃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濉溪縣因與古運河的緣分,在歷史上留下了豐厚文化遺產。金石拓片,首現于隋唐,宋元碑版、墨本流傳。先賢遺文遺物之材料,借金石或其他物質流傳至今,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亦是貫通古今文明脈絡之根基。碑帖拓本為金石等載體的內容復制,傳拓技藝初始于漢魏,極盛于宋元明清并傳承至今,以紙墨錘印而成,亦稱墨本。然歷經風雨剝蝕、兵燹災害,佚毀甚多,存世稀少。作為承載千年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重要載體,為追本溯源提供了翔實史料文獻。

今朝,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遺產保護委員會、中共濉溪縣委、濉溪縣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發起,在安徽省濉溪縣舉辦《漢唐風韻 古運今輝》拓片藝術作品題跋展覽。本次展覽以存世珍拓善本為契機,盛邀全國書法名家代表給予題跋,以饗海內諸家。此次活動意義深遠,其旨在借名家題跋,深度挖掘拓片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與厚重歷史底蘊,為藝術愛好者們呈上一場璀璨的視覺與文化盛宴。這一舉措,猶如在時光長河中點亮一盞明燈,引領人們探尋傳統文化的深邃奧秘。此次“拓片藝術題跋”展覽,共展出金石碑拓 120 余件依據濉溪在運河的三個時期分為前運河時代、大運河時代、后運河時代三大板塊充分展示大運河文化魅力。旨在提高公眾對濉溪縣大運河文化的認知度和理解能力,借此大運河申遺十周年之際;以“金石傳拓”推動大運河文化的活態傳承,吸引年輕一代參與,培養新一代傳承人;以金石拓片為載體,促進濉溪大運河文化交流與合作,吸引國內外學者及藝術家相約匯聚濉溪,提升濉溪縣文化影響力。

本次展覽活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筑起新的堅實平臺。這些精品拓片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智慧,通過名家的題跋,更能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崇,促使古老的藝術瑰寶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同時,在欣賞拓片與名家題跋的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提升人們的藝術審美水平。拓片的古樸質感與書法名家的精湛筆墨相互映襯,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引導人們去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進而培養更高層次的審美情趣。

通過本次展覽的作品內容,有力地促進了書法藝術的交流與發展。書法名家們以題跋為載體,展現各自的藝術風格與才情,相互切磋、相互啟迪,為書法藝術的創新與進步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學習與借鑒的寶貴機會,推動書法藝術在更廣泛的群體中傳承與發揚。而且,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認同顯得尤為重要。這些拓片和題跋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自豪感,從而更加堅定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美學與現代藝術研究所 研究員 張成源于京南

2024年09月09日


111 

漢唐風韻 古運今輝

——大運河金石拓片名家題跋邀請展

 

金石拓片是一門傳承了千年的古老藝術,其表現手法獨一無二,它是把一個真實的器物、載體,通過槌拓轉化成紙面的平面圖像藝術形式。在沒有照相技術的時代,拓片藝術承擔著照相留影的傳播功能。

本次展覽,依據濉溪在運河的三個時期,分為前運河時代、大運河時代、后運河時代三大板塊,充分展示大運河文化魅力。以金石拓片為載體,促進濉溪大運河文化交流與合作,吸引國內外學者及藝術家相約匯聚濉溪,提升濉溪縣文化影響力,持續展現濉溪大運河文化的深厚魅力。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遺產保護委員會

淮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共濉溪縣委

濉溪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共濉溪縣委宣傳部

濉溪縣文旅體局

 

支持單位: 

商務印書館 涵芬樓藝術館

鄭州金石研究會

西安市金石學會

長安金石拓本陳列館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中國金石學研究中心

集寧師范學院創意寫作中心

快雪時晴金石雅集

中華炎黃書畫院

正定金石拓片藝術館 

 

展覽地點:

安徽省濉溪縣文化館二樓書畫展廳

 

開幕式:

2024年9月26日上午9:30分

 

展期:

2024年9月26日至2024年10月2日

 

大運河金石拓片名家題跋邀請展作者名單


(按年齡排序)

 

姜寶林  趙熊  梁國揚  胡抗美  李  雷 王德民 牛家強  馬嘯  陳若海 張澤江 陳根遠 翟衛民  亢金馬 葉武 陳輝  王春山  潘夢石 王志立 陳同龍 陳伯舸  戰衛華 唐永平 張天翼 姚志軍  張保冬 陳明哲 徐曼娜 史銘  蘆荻 翁芳友 張德君 徐建  楊華 陳宇 李政恩 杜鵬飛  朱茂剛 侯文泉 郭剛舉 李自君  孫大為 張照晨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614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欧美色视频在线|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18国产高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男人天堂视频网站|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性欧美暴力猛交xxxxx高清|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浮力影院欧美三级日本三级|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www.欧美色| 国产精品资源站|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爽天天射|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性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我的3个美艳馊子白莹小说| 久久久久久99| 日本xxxx按摩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