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墨香里的時光輕吟

1 

墨香里的時光輕吟

——探尋楊舟平最新力作《一樹花開》的溫婉韻律

 

作者:曹權(quán)利

 

在金秋送爽的十月,我有幸在鳳翔區(qū)作協(xié)辦公室溫馨的氛圍中,從區(qū)作協(xié)主席楊舟平先生手中接過了他最新力作——散文集《一樹花開》。這不僅僅是一本書的傳遞,更是文學情懷與心靈感悟的一次深刻交流。自2024年10月2日那個夜晚起,至今已悄然過去一周多時光,而楊舟平先生的這本散文集,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進我的心田,讓我在繁忙之余找到了一片寧靜與深邃。

《一樹花開》匯聚了楊舟平先生最近三年來在紙質(zhì)媒體上發(fā)表的精華篇章,每一篇都是經(jīng)過時間沉淀與讀者檢驗的佳作。對于像我這樣在郵局工作的文學愛好者而言,這些文章并不陌生。每天,當我穿梭于堆積如山的報刊雜志之間,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與楊舟平先生的文字相遇。它們或隱于副刊的某個角落,或躍然于雜志的顯眼位置,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思考吸引著我的目光。

然而,當這些散落的珍珠被精心串聯(lián)成《一樹花開》這樣一串璀璨的項鏈時,我再次閱讀它們,卻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們在我的眼前跳躍、旋轉(zhuǎn),最終匯聚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我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繪的那個世界之中。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許多文章我已提前閱讀過,但在《一樹花開》的編排下,它們卻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被賦予了新的章節(jié)結(jié)構(gòu)和編排順序,更是因為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我能夠更加系統(tǒng)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脈絡和情感變化。這種連貫性和整體性,讓我對楊舟平先生的散文藝術(sh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在繼《情關風月》《一城煙雨》之后,楊舟平攜其新作《一樹花開》再次以深邃的文化視角和細膩的情感筆觸,為文壇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楊舟平先生作為高級法官,他筆下文化散文系列的第三部重要作品《一樹花開》不僅延續(xù)了前作的精髓,更在深度與廣度上實現(xiàn)了新的飛躍。

《一樹花開》的書名本身就富有詩意與哲理,它象征著文化的生命力與繁榮,正如一棵樹在四季更迭中綻放出不同的花朵,每一朵都承載著不同的故事與情感。楊舟平以其獨特的文學敏感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巧妙地將這一意象融入散文之中,使全書洋溢著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氣息。

楊舟平先生繼續(xù)發(fā)揮其跨學科的知識優(yōu)勢,將歷史的深邃、哲學的思辨與藝術(shù)的美感巧妙融合,創(chuàng)造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篇章。無論是《北宋良吏陳希亮的鳳翔往事》里陳希亮的清廉正直,還是《鳳翔有個竇舉人》的竇應昌的傳奇,楊舟平都能以散文的靈活形式,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與人文精神,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分開論述《一樹花開》的作品價值:

 

一、歷史的低語

 

散文集《一樹花開》有相當篇章以鳳翔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歷史名人為軸心,通過細膩的筆觸和深邃的思考,繪制了一幅幅生動而富有層次的歷史畫卷。給人的感覺就好像讀歷史的低語與文化的芬芳交織成一首悠長的敘事詩,引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隧道,探尋那些被歲月雕琢、被風塵掩藏的故事。

《伏天、雍城、秦德公》一文,作者以極富畫面感的語言,將我們帶入那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秦漢時代。他筆下的雍城,不再是簡單的地理坐標,而是承載著無數(shù)英雄夢想與帝國榮耀的圣地。秦德公,這位在歷史長河中或許并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君王,卻在作者的筆下熠熠生輝,他的智慧與膽識,為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仿佛能聽到遠古的戰(zhàn)鼓聲,感受到那股激蕩人心的力量,那是屬于秦漢的雄渾與豪邁,是對一個偉大時代最深刻的致敬。

轉(zhuǎn)而步入《宋代文人的意趣》一文,作者的筆觸變得溫婉而細膩,他引領我們走進了一個充滿詩意與哲思的世界。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文人墨客們以筆墨為舟,泛游于精神的海洋。在楊舟平的描繪下,這些文人不僅僅是歷史的記錄者,更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的詩詞歌賦、書畫琴棋,無一不透露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追求。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不僅看到了宋代社會的風貌,更感受到了那份超越時空的文人意趣,那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對內(nèi)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民國省長劉治洲二三事》則將我們帶入了一個更加貼近現(xiàn)代卻又充滿變革的時代。當下,劉治洲,這個名字或許并不廣為人知,但在我的家鄉(xiāng)八旗屯十三村卻家喻戶曉。在作者的筆下,劉治洲成為了一個鮮活的個體,一個時代的縮影。通過對劉治洲生平事跡的細膩刻畫,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官員的勤勉與智慧,更感受到了那個動蕩年代里人性的光輝與社會的變遷。這段文字,如同一首悠長的民謠,唱出了民國的細膩與哀愁,也唱出了人們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二、哲學的沉思

 

散文集《一樹花開》的魅力,在于它不僅僅是對歷史碎片的拼湊,更是對文化現(xiàn)象背后深層次哲學問題的挖掘。在《蒹葭故事的發(fā)生地——鳳翔》一文中,楊舟平不僅描繪了《詩經(jīng)》中那片朦朧而美麗的蘆葦蕩,更通過這一古老意象,探討了人類對愛情、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永恒矛盾的追尋與掙扎。他讓我們看到,即便是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以及面對不可得時的那份無奈與哀愁,都是共通的人性哲學體驗。

《民國省長劉治州二三事》一文,則通過一位歷史人物的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之間的復雜交織。作者沒有簡單地停留在對人物生平的敘述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劉治州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選擇與犧牲,進而引發(fā)了對個人價值、社會責任以及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之間關系的深刻思考。這種思考,讓歷史人物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記載,而是成為了活生生的、與我們進行心靈對話的伙伴。

作者對人性善惡的理性分析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他并沒有回避人性的陰暗面,如《詩圣的悲慘》一文中,通過對杜甫一生坎坷經(jīng)歷的描繪,揭示了社會不公、政治腐敗對個人命運的巨大影響,同時也展現(xiàn)了杜甫在逆境中堅持理想、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操。這種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洞察,使得楊舟平的作品充滿了人文關懷和現(xiàn)實批判的力量。

縱觀《一樹花開》中的每一個歷史人物,都不是虛構(gòu)的文學形象。這些歷史人物,都被賦予了鮮活的靈魂和深刻的情感,他們或喜或悲,或善或惡,但都在作者的筆下得到了公正而深刻的剖析。

楊舟平以廣闊的視野和深邃的洞察力,將個人命運、社會變遷乃至宇宙萬物置于同一框架下進行審視。他通過對自然現(xiàn)象、歷史事件的深刻剖析,引導我們思考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生命的意義以及存在的價值。每一次文化現(xiàn)象的剖析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每一次哲學命題的探討都是一次思想的飛躍。他讓我們看到,文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和情感的宣泄,更是思想的火花碰撞和智慧的結(jié)晶。正是這些火花和結(jié)晶,構(gòu)成了《一樹花開》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所在。

 

三、藝術(shù)的融合

 

楊舟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敏銳的藝術(shù)感知力,巧妙地搭建起了一座連接古今的橋梁。《宋代文人的意趣》一章中,他不僅僅是在講述那個時代文人的生活狀態(tài)與審美情趣,更是通過細膩的筆觸,將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簡約的生活哲學,以及他們的雅事意趣,一一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讀者仿佛能夠穿越千年,與那些歷史長河中的文人墨客進行心靈的交流,感受那份超脫世俗的藝術(shù)追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蘇軾與鳳翔東湖》一文。楊舟平以蘇軾在鳳翔的仕宦生涯為背景,不僅再現(xiàn)了蘇軾治理東湖、興修水利的政績,更深入挖掘了蘇軾與這片土地之間深厚的文化情感紐帶。通過初仕鳳翔蘇軾的詩詞歌賦,東湖不僅成為了一個地理坐標,更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象征著蘇軾對自然美的熱愛、對民生疾苦的關懷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這些用文字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東坡先生筆下的鳳翔東湖,感受那份“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詩意棲居。

《唐朝六帝在鳳翔》的敘述,則是將歷史的厚重與藝術(shù)的靈動完美融合。作者通過詳盡的歷史考據(jù)與生動的文學描繪,將唐朝六位帝王與鳳翔的深厚淵源娓娓道來。從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地的征戰(zhàn)足跡,到其后代皇帝對這片土地的治理與建設,每一個歷史事件都被賦予了藝術(shù)的色彩,成為了一部活生生的歷史話劇。

在”唐太宗李世民過鳳翔玉祥村”的故事中,他不僅詳細描繪了李世民的風采與玉祥村的美麗風光,還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讓讀者仿佛能聽到馬蹄聲聲、人聲鼎沸,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動與氣息。讀者在跟隨作者的筆觸穿越時空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唐朝文化的繁榮與輝煌,以及鳳翔這座古城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獨特印記。

《一樹花開》這篇精巧的散文,不僅展現(xiàn)了歷史與藝術(shù)的美妙結(jié)合,更將這一融合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通過祖訓的引用、民間傳說的講述等方式,將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賦予了不凡的藝術(shù)價值。這些藝術(shù)元素如同散落在文字間的珍珠,被作者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一篇篇璀璨奪目的篇章。如同精心雕琢的玉器,每一塊碎片都閃爍著智慧與美妙的光芒,引領我們穿梭于時空的長廊,體驗一場心靈的深度旅行。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享受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藝術(shù)盛宴。


四、情感的織錦


散文集《一樹花開》之所以能在我閱讀過的眾多散文集作品中獨有情中,首要在于其情感的細膩與深邃。楊舟平先生以筆為針,以情為線,精心編織了一幅幅關于家國情懷、個人情感的織錦。

在《張寒暉在鳳翔》一文中,他通過細膩的文字,再現(xiàn)了歷史人物張寒暉在鳳翔的足跡與情感世界,讓讀者在歷史的塵埃中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時空的家國情懷。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人性光輝的頌揚,讓讀者在字里行間找到了共鳴,仿佛自己也成為了那段歷史的一部分。

同樣,《再議岳飛之死》一文,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英雄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楊舟平先生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重新審視了岳飛之死的歷史意義,引發(fā)了讀者對于忠誠、正義與犧牲的深刻反思。這種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解讀,大膽透視,不僅豐富了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更讓讀者在情感的共鳴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復雜與偉大。

家國情懷是《一樹花開》散文集中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無論是《張寒暉在鳳翔》中對家國的深情抒發(fā),還是《再議岳飛之死》中對英雄命運的沉思,都深深地觸動了讀者的心弦。這種家國情懷不僅僅是對歷史的追憶與感慨,更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關懷與期許。

此外,《仰望雍山》《鳳翔人與豆花泡饃》等篇章則將對家鄉(xiāng)生活與山水的熱愛融入了字里行間。作者以詩意的語言描繪了雍山的壯麗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蘊,讓讀者在感受自然之美和體驗味蕾的同時,也體會到了那份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和熱愛。


五、文化綺夢與生命禮贊


散文集《一樹花開》書中最為動人的,莫過于對生命百態(tài)的細膩刻畫與深情禮贊。這種創(chuàng)作風格,是我最喜歡的。

北宋時期的文學巨擘蘇軾《赤壁賦》中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僅以寥寥數(shù)語,便將人生的短暫與宇宙的浩瀚對比得淋漓盡致,讓讀者在感嘆自然之偉大的同時,也反思自身存在的渺小與珍貴。蘇軾善于運用自然景物作為象征,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借月之圓缺喻人生之離合,既質(zhì)樸無華,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跨越時空,來到現(xiàn)代西方的文壇,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以其“冰山理論”聞名于世,即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只展現(xiàn)冰山一角,而將大部分內(nèi)容隱藏在水下,讓讀者自行想象與解讀。這種寫作風格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同樣,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楊舟平先生展現(xiàn)出了極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藝術(shù)造詣。《一樹花開》以簡練而不失韻味的文字,質(zhì)樸中蘊含深刻的哲理,每一句話都像是經(jīng)過精心雕琢的藝術(shù)品,既耐人尋味又引人深思。他善于運用比喻、留白、象征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情感與思想具象化,讓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中,獲得心靈的啟迪與升華。

總之《一樹花開》是楊舟平先生用文字編織的一場文化綺夢與生命禮贊。讓我們不僅能夠領略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豐富多彩與情感的細膩溫婉。

愿知名作家楊舟平先生的文學之樹愈加枝繁葉茂,碩果盈枝!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集再饗讀者!

 

2

3

作者簡介:曹權(quán)利,寶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于散文、詩歌、文學評論,攝影,美篇達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最新作家網(wǎng)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无忧传媒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影视| 国产老肥熟xxxx|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 色偷偷狠狠色综合网|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饭冈佳奈子gif福利动态图|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国产精品天天看|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 午夜电影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公569|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www.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午夜男女爽爽影院网站|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bbxxx|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恋男乱女颖莉慰问军营是第几章| 99视频在线看观免费|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舔舔小核欲成欢|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最近新免费韩国视频资源| 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在公交车上被站着被c|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