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深邃思想與磅礴詩意的交響

深邃思想與磅礴詩意的交響

——讀顧偕四千行長詩《行星·四重奏》

 

作者:胡紅拴

 

在當代詩壇,顧偕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深邃的思想內涵獨樹一幟。他的《行星·四重奏》這部大型思想抒情史詩組曲,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在詩歌的星空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這部歷經近三十年創作歷程的四千行長詩,是顧偕在詩歌創作道路上的一座巍峨高峰。

 

一、從《太極》到《行星·四重奏》:創作歷程中的宏大構想

 

顧偕早在完成《太極》那部成名作之后,就開始構思《行星·四重奏》(原題為《藍色行星》)。從29歲時《太極》的問世,到如今《行星·四重奏》的殺青,這期間是詩人不斷思考、沉淀與升華的過程。《太極》已經展現出顧偕的詩才與思想深度,而《行星·四重奏》則是在其基礎上的一次更為宏大、更為高遠的創作嘗試。

 

二、詩性視野與思想開掘:對終極命題的多元審視

 

(一)廣闊的視野掃描

詩人以深邃的詩性視野,對人類與世界即將面臨的諸多終極命題進行了豐富而多角度的審視。在這部作品中,我們仿佛跟隨詩人的筆觸,從太陽系出發,穿越銀河,探索宇宙的奧秘。他探討了諸如宇宙的起源與意義、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時間與空間的本質等宏大命題。這種從宏觀宇宙角度出發的思考,使作品具有一種磅礴的氣勢。例如在“第一樂章”中的“銀河鄰居”部分,詩人將人類置于銀河系這個廣袤的背景之下,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與宇宙的浩瀚無垠。

(二)深刻的思想發揮

顧偕不僅僅是對這些命題進行簡單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內涵。他思考著人類歷史、命運與宇宙規律之間的聯系,在歷史的長河中尋找人類存在的意義。如“歷史引力是縹緲的”這一表述,打破了我們對歷史一貫的認知,讓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到底是怎樣一種虛幻而又實在的存在。這種思考不僅體現了詩人的博學,更展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

 

三、風格特色:高度祈愿與意象張力

 

(一)高度祈愿風格

《行星·四重奏》保持了顧偕一貫的高度祈愿風格。這種祈愿并非是簡單的美好愿望的堆砌,而是基于對人類現狀和未來的深刻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人類擺脫困境、走向美好未來的期望,盡管這種期望在整個作品沉郁的氛圍下顯得有些渺茫,但卻給作品增添了一抹溫情的底色。例如在“第二樂章:消逝紀”中的“挽歌的光早已穿透死亡”,這里既有對死亡這一不可避免的命運的悲哀,又有一種希望之光穿透黑暗的祈愿。

(二)意象張力與隱喻的多彩多姿

顧偕在詩中運用了豐富多樣的意象,這些意象充滿了張力和隱喻性。從太陽系中的星球到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從海洋到廢墟,從諸神的天空到人類的少女形象,每個意象都承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比如“海洋是泥土永不沉默的大地”,將海洋與泥土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元素聯系在一起,通過這種奇特的意象組合,表達出一種關于生命的根基與活力的思考。這種意象的運用使得詩歌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去解讀、去感悟。

 

四、內涵邏輯與詩美探索:為讀者打開新窗口

 

(一)內涵邏輯的緊密結合

《行星·四重奏》以內涵邏輯的緊密結合而取勝。各個樂章之間、每個章節之間都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從對宇宙的宏觀探索,到人類歷史與命運的反思,再到對未來的展望,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這種邏輯關系使得整部作品雖然篇幅宏大,但卻并不顯得雜亂無章。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一種思想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仿佛是在跟隨詩人進行一場精心規劃的思想之旅。

(二)詩與美的再探索

作品為讀者打開了詩與美再將會是什么的窗口。它突破了傳統詩歌對于美與詩性的定義,將深沉的思想、宏大的主題與詩性的表達完美融合。詩中的美不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優美,而是一種源于對生命、對宇宙深刻理解的震撼之美。這種美既有宇宙的宏大壯麗之美,也有人類在困境中掙扎的悲壯之美。例如在“第三樂章:黑洞紀元”中,對宇宙終結的描述充滿了一種黑暗而又神秘的美感,讓我們對美有了全新的認識。

 

五、世界詩人的格局:超越性文本的價值

 

(一)規模與內容的宏大格局

這部作品在規模和內容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展現出世界詩人的格局。在當今詩壇,很少有詩人敢于觸碰這樣宏大的主題,并且能夠將其駕馭得如此出色。無論是對宇宙的全方位描繪,還是對人類命運的深度剖析,都體現了詩人的雄心壯志。這種規模和內容上的宏大,使作品不僅僅是一部個人的抒情之作,而是具有了一種超越性,成為對人類整體命運思考的結晶。

(二)全球化的當代情緒與人文關懷

作品以全球化的當代情緒,對詩中重組的人類經歷整體世相進行了描繪。它賦予了人文生存價值上新的巨大評判與同情,關注著人類在世界日漸衰退、理想意義挫敗的環境下的生存狀態。在這個象征鏈上,這部作品堪稱是地球命運的史詩。詩人以并不樂觀的沉痛詩學觀念,表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揭示了人類與未來之間搖搖欲墜的平衡關系。

 

六、浪漫主義與哲學警喻:對生命現象的深度檢閱

 

(一)浪漫主義的探索勇氣

在詩歌的浪漫主義方面,《行星·四重奏》展現出了詩人驚人的探索勇氣。詩人在詩中描繪了人類歷經的瘋狂與苦難、時代的殘酷性以及歷史的不幸,卻依然能夠以一種浪漫的情懷去探索宇宙、思考人類的未來。這種浪漫主義并非是脫離現實的幻想,而是建立在對現實深刻理解之上的一種超越性的追求。它是對當今一切嚴肅的生命現象的一種充滿力度的檢閱,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困境中依然懷揣夢想、不斷探索的精神。

(二)哲學層面的警喻

作品中充滿了哲學開闊層面的警喻。詩人對自然崩潰、易變人生等問題進行思考時,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他對人性復雜且多面掙扎的無盡困惑進行了全景式的呈現,讓我們意識到人類在面對自然和自身命運時的無力與迷茫。這些警喻不僅僅是對人類的一種警示,更是對人類如何在困境中尋找出路的一種思考,引導我們去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

 

總的來說,顧偕的《行星·四重奏》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獨特藝術風格的大型思想抒情史詩作品。它以其深邃的思想、磅礴的詩意、獨特的風格和宏大的格局,成為當代詩壇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這部作品讓我們在領略宇宙的浩瀚與神秘的同時,也對人類自身的命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2024.10. 15于廣州

 

2

注:長詩《行星·四重奏》2024年由廣州出版社出版發行

 1

作者簡介:胡紅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詩歌委主任,中國林業生態作家協會學術指導,《新華文學》主編,《中國詩界》副主編。歷任中山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兼職(客座、特聘)教授,中國地質圖書館客座研究館員,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評委。大量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詩刊》《中國作家》《小說選刊》《人民政協報》《北京文學》《花城》《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出版《山道》《地球語匯》等各類書籍76部,主編各類文化叢書百余冊。獲中國新詩百年百名最具影響力詩人獎、中國長詩獎最佳成就獎、寶石文學獎等。作品有英、法、德、日、西班牙、尼泊爾等文字在海內外出版發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欧美xxxx喷水| 中文在线第一页|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播放春色aⅴ视频|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好男人看的视频2018免费|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黑料不打烊最新地址|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交性大片欧美网| 哦太大了太涨了慢一点轻一点|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奇米影视777me|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看看镜子里我怎么玩你| 被催眠暴jian的冷艳美mtxt下载|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一本大道一卡2卡三卡4卡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japanese成熟丰满熟妇| 中文字幕.com|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男人资源站| 乱色美www女麻豆|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免费看美女吃男生私人部位| 免费网站看av片|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午夜视频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