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儒:紅色文化的傳播者
作者:常耀宗
“愛火融融,原是九州寒士子;嬌花艷艷,平凡一介小儒生。”這是四川作家、楹聯家何永忠對張士儒收藏火花、門票、楹聯的贊美。“它不僅藝術地將其籍貫、名字和熱愛文化事業一生收藏火花的藝術情趣鑲嵌其中,更主要的是突出了他在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熏陶下作為一名寒士子的赤誠報國之心和火一般的愛國之情。”(李怡語)
張士儒1933年出生,自1995年從內蒙古烏蘭察布民族藝校退休后,一直在做著火花、門票、楹聯的收藏、整理工作。迄今,他收藏的火花、門票已逾十萬多枚(種),其中不乏珍品,先后參加全國舉辦的相關展覽三十余次,獲獎多次。他本人亦被評為全國火花、門票收藏名家。
火花、門票題材廣泛,種類繁多,于方寸間記錄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面貌,成為藝術收藏品和文物資料,是中國民間收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楹聯,又叫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以其鮮明的民族性、強烈的時代性、嚴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廣泛的實用性,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青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黨員干部了解歷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場所,是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課堂。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將火花、門票、對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本無瓜葛的四者融為一體,為其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生存空間,耗資、費時、勞神、瀝血幾十載,張士儒主編出版了三本書,將這些精品薈萃于斯,全面展示了火花、門票、對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一紅色專題文化的風采,構成了這一專題的系列匯編,在時代的陽光中閃爍著各自的藝術光輝。此舉可謂張士儒的獨創,在國內絕無僅有,其意義深遠。他是這個領域內當之無愧的大家和杰出的紅色文化傳播者,受到業界人士的贊許。
2002年張士儒編輯出版的第一本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聯選》,收錄了國家公布的第一、二批201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楹聯1600余副,并配以他自己收藏的火花、門票,深受社會好評。例如,早些年張士儒請何永忠先生撰寫的楹聯:“十年劫火,花落花開花濺淚。兩度滄桑,馬來馬去馬奔騰。”講述了“文革”到撥亂反正后,呼和浩特市火柴廠發行的火花“奔馬”從無到有和內蒙古博物館主樓頂部的“奔馬”從被毀到再現這兩個事實真相,小楹聯承載著不可低估的史料價值。又如書中收錄的吳永勝為劉胡蘭紀念館撰寫的楹聯:“生有何難,竟然死去。死無所懼,仍然活著。”通過生與死的對比,巧妙地概述了先烈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讀聯思人,讓我們深深感到烈士品德流芳百世,精神長存天地。小楹聯彰顯大情懷,這無形中培養了我們的愛國之情,激發了我們的報國之志。
2009年張士儒編輯出版的第二本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聯選》(續一),收錄對聯2129副,其中第三、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聯1890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集寧戰役遺址”、“涼城賀龍革命活動舊址”、“察右前旗紀松齡烈士紀念廣場”對聯61副,為開國中將嵌名聯177+1副,并為教育基地配門票、圖標、火花661枚(種),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增添了藝術感染力。例如書中孫繼善先生為察右前旗紀松齡烈士撰寫的楹聯:“青山松韻動乾坤,勛烈紀千世。碧海鱗波昭日月,道德光九州。”深切緬懷了察右前旗蒙古族英雄紀松齡為抗日、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付出生命的偉大壯舉。這充分體現了張仕儒“不問英雄出身,只要愛國就行”的編輯家情懷,達到了慰藉忠魂、教化后昆的目的。
2013年張仕儒編輯出版的第三本書《盛世贊英模——頌揚“雙百”人物對聯選》,收錄全國楹聯界500余位作者的聯作2156副,內容主要為勉勵和盛贊中宣部等11部門2009年評選出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也有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慶祝黨的“十八大”及“兩會”召開的聯作,同時配插了357枚相關紅色旅游門票和火花實物圖片,是一本極具閱讀、欣賞和收藏價值的楹聯佳作集。其中附錄豐碑頌一輯,即張劍林先生撰寫的中國共產黨紅色里程盛會組聯,包括從黨的一大到十八大在內的楹聯,可謂異彩紛呈,是紀念紅色盛會的系列專組,抒寫現實,見證歷史,委實難能可貴。
三書出版后,張仕儒先生分別把它們寄贈給各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有關單位及收藏界、聯壇的同仁作為文學、歷史資料,以審視這個專題的豐富多彩與獨特魅力,不由令我們深受感動和教育。
張士儒先生說,我為完善火花、門票、愛國主義教育專題內容的收藏、展出和選聯,是付出了一定的心血,但我無怨無悔。因為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民群眾不僅有權愛國,而且必須盡這個義務,這是一種光榮。我能在年近八旬為教育基地盡力,感到十分欣慰!
傳播紅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張士儒先生的所作所為給熱愛火花、門票、對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一紅色專題文化的人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臺,也為廣大青少年吸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提供了好教材,就讓這一博大精深的獨特呈現砥礪我們的品格,為民族振興、中華強盛而努力奮斗吧!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