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美意與火焰而寫作
——序郭峻峰詩集《時差》
三色堇/文
在持續高溫的夏日,我收到詩人郭峻峰遞來他的新詩集《時差》手稿,這是詩人郭峻峰的第四本詩集,好多年沒有關注他的文字了,我驚奇地發現,他的作品有了質的飛躍,在閱讀的過程中給了我更多的思考與停頓。在悶熱的午后,我聽到了另一種聲音的呼嘯。他的書寫多以短詩見長且題材廣泛,無論是隱秘的情感或者是對生命的徹悟,都來自作者的經驗本身,當然我并不排除還有他對現實場景的即時觸及。我從這些詩歌中能感覺到,他一直做著執拗的努力。
他的詩歌干凈、質樸、細膩、明澈,又飽含深情。在他的書寫結構中沒有華麗的詞語, 他遵循著生活的秩序而書寫,他呈現給了我們的是愉快的閱讀,讓你本能地趨近他的語言磁力。他寫古城,“穿越用一碗面的長度/丈量家與天堂的距離”這是一種最真實,可信的感受。這種詩寫自成秩序,自有境界,仔細傾聽,是詩人的心在吟唱……
在詩歌的書寫中細節的呈現是非常重要的。詩歌要有細節與情節,細節一定是附著在情節之上的,有情節的呈現與沖擊力。細節的生動,意象的經營,內斂又有節制的情感,以及對人生的深入理解,高妙的想象力這恰恰是一位成熟詩人的品格。郭峻峰的這首《圣喬治教堂》就很好地體現了細節的戲劇性。
“從藍色基調的拱形彩繪/窗戶正前是圣像/透過天光,嘉德騎士的榮耀/被固定在墻上/懸掛著盔甲、佩劍和旗幟//哥特式的建筑/黑色的木質雕刻/就是歷史沉重的刻痕/天光漸漸退去,看不見陽光中飛舞的塵/那天刮著暴風雪,查理一世/被埋葬在唱詩班的地下墓地//每支蠟燭,已經通上現世的光明/靜穆20分鐘,回到充滿一切的安寧/禮拜的聲音,圓潤抵達大不列顛歷史/每個角落,抵達我的內心”。詩歌的開端就把讀者帶入了他營造的一個很強烈的畫面感之中,讓讀者一下子就進入了詩歌的內部。
一首詩要把敘述與抒情結合得恰到好處,如果抒情離開敘述就會顯得虛而空泛,細節是活在語言中的,如果一首詩不具備細節與張力,那么便失去了靈魂。郭峻峰在這本詩集中有關于國外異域風情的大量呈現,都很好地把握了漢語的書寫魅力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得美好而動人。沉穩的書寫能力賦予了文本諸多的言外之旨。郭峻峰無論是寫親情,寫友情,或者是人生旅途的風景皆有動人之處,有無法掩飾的靈性與個體生命的經驗,并寄托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情感與最深刻的熱愛。也許正因如此他的作品總會讓你感受到真情和真誠,人生的經驗與內心的感悟被他演繹得情真意切。你會被他的詞語一次次照亮又一次次觸動!會迫不及待地奔向他的所指……
我在閱讀郭峻峰的作品時,為他能時時反映出其詩學的直覺而感到欣慰。正如阿什貝利說“我為自己而寫,但不是用自我陶醉的方式”,他是一個具有精神向度的作者,也是一位值得期待的詩人!我更愿意看到一個懷揣美意與火焰的詩人。我始終認為,生命中有悠揚婉轉,有古道柔腸,有深情厚誼的人,一定是一位真詩人,這已不僅僅是語言的修煉,更是一種精神氣質!
2024年7月于長安仲夏
作者簡介:三色堇,本名鄭萍,山東人,寫詩,畫畫,現居西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文學院簽約作家,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獲得多種獎項,出版詩集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