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大漠恒星》的情感架構搭建
作者:萬治友
任何一部文藝作品,如果沒有一條厚重的情感線貫穿其中,對受眾是沒有吸引力的。不能吸引受眾的作品就缺乏感染力和影響力,也就沒有了市場,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話劇《大漠恒星》在情感營造方面,包括場景搭建、故事演義、肢體動作、語言對話等,都圍繞著角色情感的螺旋式上升而設計和營造,為整個話劇的升華起到了積極作用。
演出期間現場觀眾的感受和不斷響起的掌聲就足以證明,這部話劇在情感表達方面的成功之處,也展現出編劇和導演在這方面的駕馭能力和技巧運用。
當然,演員們的精彩演出同樣功不可沒。
可以說,情感戲份在整個劇目中隨處可見,但印象最深的幾處還是值得反復回味。
一是序幕中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琪琪格又夢到了因公殉職的老伴寶音。夢中,寶音想回到他一輩子堅守的一類氣象艱苦臺站——楚魯氣象站。突然從夢中驚醒的琪琪格糊涂地將兒媳娜布奇當成了年幼夭折的女兒糾纏不清。也許是身邊太多類似病癥的親友帶給我的切身感受,這個場景的設置一下子就喚起了我的共情。一個人也只有在這種半夢半醒中表達出來的情感才最真實,也最能體現出劇中故事和角色內心深處最深切的痛點。話劇在序幕中這樣設計,一下子就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劇中,這為之后整個劇目的情感線起到了極強的牽引作用。
二是娜布奇借著有采訪任務順道來看望巴雅爾,就在氣象站職工們拿出平時舍不得吃的“上等”酒菜歡迎娜布奇的時候,傳來新入職不久的職工小陸爬上鐵塔輕生的消息。小陸大學畢業后來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剛剛又收到了女友分手的信,情緒一下子奔潰到了極點,情緒失控之時爬上了鐵塔。促使他跳下來的原因就是為了受傷后能夠離開這個地方。而他在鐵塔上的大段表白則把劇情推向一個高潮,為深化和烘托劇情增添了情感戲份。
三是巴雅爾一行在沙塵暴中艱難行路,破舊的汽車突然拋錨,小陸隨時有生命危險。危急時刻,巴雅爾選擇只身穿越茫茫戈壁尋求救援。就在他命懸一線之際,恍惚中看到了父親寶音。這個場景設置了已故父親寶音與身處絕境中的巴雅爾的隔空對話,這是整部話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牽動人心的地方。父親把一生獻給了身處沙漠戈壁的楚魯氣象站,沒有精力再照顧家庭,這使巴雅爾心生怨恨,并成為無法解開的結。通過與父親對話,巴雅爾醍醐灌頂般醒悟。他終于明白了父親那一代氣象人的胸懷和擔當,明白什么是家國情懷,什么是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而巴雅爾也從一名意氣風發的專家型人才,轉變為鐵血擔當的大漠氣象人。
四是就在巴雅爾帶領全站員工緊張工作,為神五發射提供氣象保障時,傳來了母親病危的消息。在這危要關頭,作為代理站長的他選擇與工友們一起堅守崗位。但當神五發射成功,大家擊掌相慶的時候,傳來母親去世的消息。巴雅爾還沒來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悅,就一下子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劇情的跌宕把人物情感拉伸到了極致,觀眾的情感也在這樣的起伏中受到了一次洗禮和升華,瞬間就理解了話劇所要達出的核心要義,感受到了真善美,起到了其它形式不能起到的宣傳和教育效果。
這部話劇的情感架構搭建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抓住了親情這條主線。親情是幾乎所有文藝作品都規避不了的情感線,但如果運用不好,則會落入俗套。《大漠恒星》中的情感依然是常見的夫妻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但由于所展現出的與眾不同的情感場景,特別是放在楚魯氣象站這個特殊環境中,加上獨特的時代背景,故事更加真實感人,更能打動觀眾的心,也更能得到觀眾的理解、認同,進而產生共情。
二是表現手法標新立異。這并不是說采取了異于常人或妖魔化的方法來吸引觀眾眼球,而是從更加合理的角度切入情感故事之中。比如序幕中琪琪格因為阿爾茲海默癥不停地念叨去世的丈夫,把兒媳認作年幼夭折的女兒,這樣的故事設置既能抓住觀眾的心,又沒有脫離實際,沒有絲毫的生澀之感。還有絕境之中的父子對話,這樣的場景搭建對觀眾所產生的視覺沖擊和情感沖擊直觀而強烈,對全劇情感的升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特殊的環境場景助推了情感深化。最典型的就是兩次沙塵暴的場景搭建。第一個場景是巴雅爾赴任時汽車水箱高溫難以前進,巴雅爾徒步找水,在沙塵暴中遇到了狼,被牧民相救;第二個場景是巴雅爾送得病的小陸就醫,路上汽車拋錨,又遇到沙塵暴,恍惚中與父親隔空對話。了解沙漠戈壁的人都知道沙塵暴的危害,也對此司空見怪。但話劇利用沙漠戈壁常見的沙塵暴營造出來的特殊氣氛,對劇中情感的升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是劇中插入的音樂起到了烘托作用。比如氣象站歡迎巴雅爾時候大家拉起馬頭琴、唱起呼麥,營造出奔放、喜慶、快樂的現場氣氛。比如神五發射成功后突然傳來巴雅爾母親去世消息。巴雅爾在回憶過程中,現場響起的那首哀婉綿長的蒙古歌曲,把現場哀婉的氣氛烘托到了極限,也把人物情感拉伸到了極限。
作者簡介:萬治友,筆名:之友、遙遠,內蒙古作家協會、中國金融作家協會、內蒙古評論家協會會員,詩歌、散文、文藝評論在多家期刊和公眾號發表。曾出版散文集《夢中的歌謠》。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