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英雄兒女傳》創作風格談
——傳遞正大之聲與陽剛之美
文/郭軍平
自古以來,陽剛之氣興,則國家盛;陽剛之氣衰,則國家亡。——題記
《毛詩序》里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毛詩序》是中國古代詩歌理論著作,這段話精辟地概括了詩歌作為文學樣式的代表在了解社會和治理社會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自《黃河英雄兒女傳》成功入選黃河流域公共圖書館智庫聯盟主辦的“帶一本好書回家過年”閱讀征文活動以來,逐漸發酵,漸漸發熱,引起了文壇不小的轟動。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文學界、教育界等方方面面已經開始著手舉行一些紀念活動,以來銘記這一偉大時刻,召喚人們和不忘戰,安不忘危,銘記歷史,牢記初心,不忘國恥,凝聚精神,樹起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雄心,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重任。
《黃河英雄兒女傳》的悄然走紅,其實是社會情緒的一種映射,正像《<黃河英雄兒女傳>與紅色澄城革命精神的一脈相承》一文中所談到的:
三年后,《黃河英雄兒女傳》的再度走紅,絕非偶然,它既是對娛樂至死文化的反彈,是對讀書式微浮躁風氣的自覺排斥,更是對紅色記憶的深情召喚,體現了廣大讀者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愫和對紅色記憶的精神眷戀。
物極必反。長期以來,“娛樂至死文化”戲謔歷史,詆毀英雄,惡搞圣人,如一條毒蛇一樣悄悄蠶食著人們的精神信仰,腐蝕和毒化著青少年兒童純潔美好的心靈。
鑒于此,國家果斷出手,利劍斬毒蛇,讓娛樂文化不再有其正大和活動的舞臺。一時間,文化領域風清氣正,一股剛正勁健的文藝之風漸漸興起?!饵S河英雄兒女傳》正是這種聲音的代表。
《黃河英雄兒女傳》謳歌的是秦晉豫,尤其是陜西冷娃鐵血抗戰的歷史功績,它所傳達代表的是一種正大聲音,透露出一股陽剛之美,浩然之氣。孟子曾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奔覈椋褡宕罅x,就是最大的義與道。金庸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黃河英雄兒女傳》中所刻畫的英雄人物形象,無不是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先,置個人生死不顧的舍小家顧大家的民族精神的代表與象征。
像郭飛、葉劍、韓誠以及四個陜西冷娃包括三個光輝的女性韓曉梅、孫玉茹、賽貴妃等,他們身上、言行都有這一種浩然之氣,陽剛之美。他們正是我們民族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與的代表,傳遞出中華民族偉大的覺醒意識與舍我其誰的民族大義。
文中引用了不少詩文、歌詞以及秦腔《金沙灘》中的經典唱段,正是傳遞和營造渲染這一種正大之聲和陽剛之美。
如發抒郭飛之心聲的詩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匈奴不滅,何以為家?”“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薄包S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等。
發抒孫司令抗日到底決心的《滿江紅·中條山抗日》:
“立馬中條,長風起,淵淵代鼓。怒皆裂,島夷小丑,潢池耀武。錦繡江山被蹂踐,炎黃胄裔遭荼苦。莫逡巡,邁步赴沙場,保疆土。
金甌缺,只手補;新舊恨,從頭數、挽狂瀾,作個中流砥柱。剿絕天驕申正義,掃除僭逆清妖盅。躋升平,大漢運方隆,時當午。”
發抒共產黨人動員人民群眾的聲音的
黃河之濱,
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
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
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同學們,努力學習,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我們的作風。
同學們,積極工作,
艱苦奮斗,英勇犧牲,
我們的傳統。
像黃河之水,洶涌澎湃,
把日寇驅逐于國土之東,
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
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發抒陜西冷娃英雄們壯烈捐軀殊死一搏的《殺寇謠》
兩狼山--戰胡兒--天搖地動
好男兒--為國家--何懼生死!
有“關西大漢”之稱的陜西冷娃,高唱著陽剛之氣十足的秦腔,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八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幕悲壯的畫面雖然遠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依然充溢天地間。
正是“黃河喋血,中條鏖戰,幾多男兒捐國軀?青山肅立,蒼松含悲,英雄豪氣天地流。
作者簡介
郭軍平,全國十佳教師作家,全國校園文學十佳指導教師,民進陜西省委會“教育突出貢獻獎”,渭南市“最美書香家庭”獲得者,渭南市優秀教師,澄城縣優秀人才。
研究生學歷,高級教師,渭南師范學院“國培計劃”授課專家,負責澄城中學玉泉文學社兼澄城縣作協副主席,主編《古徵文學》《渭北文集春卷:蘭亭詩語》《澄城文學》(執行主編)《澄城村落文化》(第三冊),參編新課標大語文《美文選粹》《滿分作文》等,為《語文報》《創新作文》《語文周報》《好家長》等報刊撰稿人。
中國微型小說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在《人民日報》《美文》《散文百家》《意林》《思維與智慧》《語文報》《教師報》《好家長》等報刊媒體發表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一百多萬字。
著有散文集《詩意語文-<走筆黃土地><游牧心靈><談文論藝>》上\中\下三部;散文集《懷念河流》《書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見》;教育專著《名家名師指點:高考閱讀教學》;25萬字長篇小說《黃河英雄兒女傳》。
散文集《詩意語文—走筆黃土地》獲得渭南市杜鵬程文學獎;《詩意語文—談文論藝》獲得第四屆葉圣陶教師文學入圍獎。散文《秦之聲,黃土地的根》獲得中宣部《黨建》“美麗中國鄉村文化”征文一等獎;散文《雨中游堯頭老街》獲得中宣部《黨建》“美麗中國鄉村文化”征文二等獎;散文《甪直尋夢—懷念葉圣陶先生》獲得蘇州市吳中區甪直葉圣陶研究中心葉圣陶征文一等獎。
2025年元月27日,黃河流域公共圖書館智庫服務聯盟主辦,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承辦的“帶一本好書回家過年”閱讀征文活動開展,表現陜軍抗戰精神的長篇小說《黃河英雄兒女傳》入選其中。
受邀于校內外講學30多場,散文《游司馬祠》被編入2012年陜西省中考語文閱讀試題,三十多篇文章被編入初、高中語文閱讀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