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的“三個維度”和時代價值
文/劉七寶生
2025年是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62周年。六十余年來,雷鋒精神鼓舞著一代代人堅定理想信念,執著奉獻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凝心聚力。新時代新征程,青年朋友要從“懂雷鋒、學雷鋒、做雷鋒”等三個維度踐行雷鋒精神,不斷豐富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人人相頌。
學習雷鋒需先走近雷鋒。每年“學雷鋒紀念日”,社會各界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可是大家真的了解雷鋒嗎,學習雷鋒僅僅是學習助人為樂嗎?筆者曾作過隨機調查,發現大部分人并不真正了解雷鋒事跡,更未深度解讀過雷鋒。
雷鋒出生于湖南長沙望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舊社會,雷鋒遭遇不幸,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家人先后去世,成為孤兒的他放過牛,曾過著孤苦艱難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后,雷鋒進了學堂,報名參軍,在沈陽軍區某運輸連當運輸兵,投身國家建設。
雷鋒曾在多個場合作報告,每每講到自己的身世時,臺下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無不為雷鋒的遭遇感到惋惜,無不對封建地主的兇狠毒辣恨之入骨。每每講到雷鋒在新中國求知、成長、奉獻時,群眾掌聲如雷,歡欣鼓舞。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培養,雷鋒懷著感恩的心,立志要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服務人民、國家建設中去。正是在日積月累的為民服務工作中,雷鋒逐漸成長為人民群眾身邊的楷模、典范和英雄。
我們要懂雷鋒就要一次次地走近雷鋒,認真學習《雷鋒日記》《雷鋒傳》《雷鋒年譜》等與雷鋒有關的作品,認真觀看或收聽與雷鋒有關的影像資料,開展雷鋒事跡宣講交流會,只有真正走近雷鋒,才能對雷鋒有一個完整真實的印象。我們還要向當代活雷鋒學習,如“感動中國人物”邱娥國,南昌“一元廚房”的南昌夫婦,“中國好人”范圣高,“時代楷模”單杏花,等等,從他們身上讀懂雷鋒,汲取奮進力量。
學習雷鋒要領會雷鋒精神。雷鋒精神的實質內涵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
雷鋒是一名解放軍戰士,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理想崇高,多次表決心下決心要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斗終生,他說“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啊,我恨不得把我的一切都獻給黨,哪怕是珍貴的生命”;他樂于奉獻,多次自發投身搶救設備,下雨天搶救水泥,投身抗洪搶險,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在火車上維護秩序,自發打掃衛生、擦玻璃,他給困難群眾買車票,送群眾回家,幫助戰友整理被褥、洗衣服、縫衣褲,修理破損的物品;他愛崗敬業,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崗位工作中,總是搶著干苦活、累活、臟活,除了吃飯睡覺,時刻不停想著多做工作,多作貢獻;他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發揚“善于擠,愿意鉆”的釘子精神,學會開推土機、拖拉機、大卡車,學會拍照,維修車輛,正因為他熱愛學習,我們才能認識一位多維多才的時代楷模;他勤儉節約,省吃儉用,生活簡樸,甚至連根牙膏也舍不得買,襪子也是縫縫補補,他帶動戰友自發掃運輸車上殘留水泥,不到兩個月掃積了 2000 多斤水泥,為國家建設節約了資源。
學習雷鋒更要實干擔當。我們學習雷鋒,最終要活學活用雷鋒精神,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不凡的業績。要有崇高的理想,對黨絕對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更要像雷鋒同志一樣,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黨的事業中去,在干事創業中彰顯英雄本色;要踐行為民服務,當人民的“勤務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工作中堅持“嚴細實”作風,牢記多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謀福祉,多從小事和細微處入手,發自內心幫助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要做好崗位工作,展現自我價值。要有崗位責任心,對工作高度負責,做一個靠譜務實的職場人。要有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價值追求,朝思暮想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盡情揮灑汗水,盡情釋放激情,創造卓越,超越夢想;要堅持終身學習,躬身實踐。發揚“釘子精神”,把學習貫穿始終,既學習工作技能,又學習業余知識,技多不壓身,學做“多面手”,勇當“萬金油”,積極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好的工作方法,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能力水平,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奮進的姿態,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作者簡介:劉七寶生,男,1987年生,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歷史學碩士,出版有農村題材小說《豐收》《金色鷺河》,現為中國石油江西銷售公司團委副書記,現居南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