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午夢堂悲情

午夢堂悲情

——沈宜修母女詩歌創作研究

 

文/董元奔(江蘇?。?/p>

 

1

 

江南有美女,夭夭初長成。

 

1604年,在人杰地靈的水城吳江縣城里的一座豪華宅院沈府,著名戲曲作家沈璟的族弟、山東副使沈琉坐在客廳門前的梅樹邊,一邊飲茶,一邊看兩個女兒跟幾個丫環玩一種踢毽子的游戲。踢毽子是一種古老游戲,原流行于黃河流域,南宋初隨著大批北人南渡而傳到江南,成為江南喜聞樂見的民間游戲。

 

沈琉的長女倩君、次女婉君均長得貌比天仙。倩君已于前年嫁人,今日是回家省親。婉君年方十五,已許于本郡名門望族葉公之子紹袁。倩君年長婉君兩歲,二女自小喜歡一處玩耍,且二人都喜歡吟詩填詞,舞文弄墨,文筆直逼老父。尤其是那婉君,不僅詩寫得更好,而且還能畫畫,尤其工山水和花卉。

 

姐妹倆相處十余年,感情頗深。

 

突然,毽子被一個丫環踢倒沈琉的茶桌上,把茶盅打翻在地,丫環大驚失色,趕緊跑過來跪倒等待責罰。沈琉先是一驚,然后哈哈大笑,他站起來,拾起毽子:“來來來,讓老夫也參加。”正在這時,管家沈中急急跑來,報告沈琉:“老爺,葉公子在前庭求見?!币宦犎~公子,婉君的臉一下子紅了,她趕緊跑向后院閨房,倩君指著妹妹的背影捂著嘴直笑,丫環們則一哄而散,跪在地上的丫環則起來收拾摔碎了的茶盅。

 

這葉公子就是葉紹袁,不僅眉清目秀,風流倜儻,而且口若懸河,文才出眾。去年葉紹袁中了舉人,眼下正在籌備進士京試,前程將不亞于其兩個已經是進士的兄長。今天,葉紹袁是奉父母之命,前來商議迎娶婉君一事的。

 

2

 

第二年春天,十六歲的婉君以沈宜修的正式姓名嫁入葉府。夫婦倆金童玉女,瓊枝玉樹,才貌相當,整日里詩酒相伴,茶棋相隨,舉案齊眉。其情深意濃令當地權貴子弟好不羨慕。

 

但是,美好的時光總是走得急,不知不覺二十多年過去了,沈宜修已經為葉紹袁生下七男五女。1625年,三十六歲的葉紹袁考中進士,被任為南京武學教授,不久,升遷為朝廷國子助教。葉紹袁赴任后,夫婦倆聚少離多,甜蜜的生活中便摻雜著許多思念之苦。

 

宜修自小愛好詩詞,又經過丈夫的多年指點,在侍奉公婆,管教兒女和操持奴仆丫環之際,她研習杜甫杜牧的詩歌、秦觀李清照的婉約詞,同時也為了給孩子們做個榜樣,抽空寫了很多詩詞。

 

宜修的詩詞多寫自然景物,這些作品多寫于婚前和后期與丈夫雙雙在汾湖隱居期間,多描寫賞心悅目的四季風光,抒發自己的少女情懷和隱居期間與丈夫歡度隱逸生活的愉悅心情。

 

有一首《竹枝詞》就是她在汾湖邊上寫的:

 

八月湖邊紫蟹肥,荳花棚底露痕微。

但憑嘯傲煙波闊,采得莼絲棹月歸。

 

汾湖在今吳江縣東南30公里處,蘆墟鎮西,湖面分屬江蘇吳江和浙江嘉善,盛產味道特美的紫螃蟹。葉紹袁是位受老莊思想影響頗深的文人。1631年除夕,在任工部郎中后不久,四十二歲的葉紹袁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仿效陶淵明棄官回鄉,在汾湖畔建造了一處宅院,與愛妻在此隱居,一邊教導兒女,享受天倫之樂,一邊與來訪的文界和官界朋友們吟詩唱和。沈宜修的這首民歌體的小詩就反映了他們夫婦那自在愜意的隱居生活。

 

八月里,正是紫蟹最肥的時候,宜修和丈夫帶領兩個仆人正在田里干活兒,荳花從棚底不斷的探出來,今年的豐收是肯定的了。但是,夫婦倆更關心的還是紫蟹,丟下農活,安排仆人們到湖里去捉蟹。今晚,夫婦倆可以一邊享受紫蟹大餐一邊討論宜修那首還沒有完成的《浣溪紗》了,而三個女兒也都早已經饞得不得了,嚷了好幾天了。但是,左等右等,捉蟹的仆人還沒有回來,最不聽話的小女兒小鸞應是拉著父親和母親到湖邊去找。結果,仆人不僅捉來了紫蟹,還采來一些莼菜,這跟紫蟹一樣,也是下酒的好菜啊。

 

晉代張翰在京城做官,《晉書·張翰傳》載:“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燴,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睆埡才c葉紹袁算是同鄉,葉紹袁肯定知道張翰的事跡,他也許是受到包括張翰和其他隱逸文人的影響,才決意棄官歸田的。宜修這首《竹枝詞》格調清新,意境優美,正充分表現出沈宜修夫婦的貴得“適志”的趣味。

 

由于又喜歡畫畫,宜修還常常買來紙扇,在扇上畫上山水或花鳥,自己再寫詩題于其上。沈琉有朋友來訪時,他常把女兒的這種詩扇作為禮物贈給客人,一時傳為美談。

 

但是,宜修婚后的大部分時間里,由于丈夫長期在外做官,她的許多作品便借描寫自然風光來抒發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這樣的作品占據了她全部作品中的大多數,作品的質量也以這些為高。

 

秋風秋葉在宜修的作品中頻繁出現,比如下面這首《秋夜》:

 

悲秋不是斷腸初,風景依依云影疏。

玉漏自殘燈自落,小窗斜月半庭虛。

 

孩子們相繼各自睡去,丫環剛剛收拾好宜修的臥室,退出去了,整個葉家大院漸漸靜了下來。月亮升起來了,是上玄月,月牙兒跟大丫頭紈紈從舅舅家拿來的那柄小彎刀差不多大小,這已經是月牙兒第三次這般摸樣了,——丈夫離家已經三個多月了。宜修知道,今夜,她又將徹夜難眠。丈夫走的時候,后院的荷花已經敗了,他當時說很快就會回來探家;而如今,新藕都快上市了,他卻連家書也懶得寫幾封。不過,宜修知道,丈夫調任新職,新官上任自然事務繁多,但是,你總也多有深夜難眠的時候吧?寫幾封信總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呀。

 

一只夜游的鳥兒從窗外掠過,宜修驚了一下。她走出臥室,一陣秋風吹來,她感覺到絲絲寒意。天空雖然不明亮,但是很高遠,灰色的浮云向東南飄去,昏暗的月光灑在寬闊的院子中,地上的落葉早已經被仆人清掃了,只偶爾可見一兩片,估計也是天黑后落的。窗前那株月季看得不甚清楚,花朵兒黑乎乎的,葉子更辨不出個兒。廊外的幾棵垂柳早已沒有了葉子,但是,枝兒還在風中搖擺著,宜修想起柳永的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但此情此景,卻與柳郎相反。宜修嘆了口氣,拉拉衣襟,便在木凳上坐下來,浮想聯翩。

 

不知過了多久,宜修打了個噴嚏,把臥室里的貓兒吵醒了,它喵嗚喵嗚的叫,聲音就好像人在哀嚎,宜修的心一陣發緊。宜修回屋,更漏已殘,燈花已落,她暗暗吃驚,——難道天快要亮了嗎?

 

“悲秋”是個古老的話題,但是,宜修這首詩卻超出古人,推陳出新,這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她不從蕭瑟的秋景入筆,直接以一個“悲”字起筆,把讀者強行拉進一種預設的氣氛,先聲奪人。其二,她不用蕭瑟的秋景來渲染感情,而用“風景依依云影疏”這樣的愜意風景來反襯自己的空落寂寞,極具感染力的營造了一種思念的氣氛。

 

宜修還有幾首回文詩,也是通過秋景抒寫思夫之情。其中一首是:“秋暮悲行客,日斜飛柳煙。流云歸遠山,薄霧淡高天?!鼻皟删鋵懽约涸谏钋镆粋€日暮時刻思念遠行的丈夫。后兩句則通過氣氛渲染,進一步表明自己的心思,流云歸山是渴望丈夫回家,薄霧高飛是說自己的愿望無望。同時,流云、山巒、薄霧、天空又營造了極其優美的意境,使女詩人的情懷顯得無比圣潔。如果把詩倒過來讀,則是“天高淡霧薄,山遠歸云流。煙柳飛斜日,客行悲暮秋”,仍是抒發思夫之情,卻別是一般滋味。天高霧淡,云兒從遠方歸山了,可是,我心上的人兒還在天外霧外,煙霧在柳樹間縈繞,丈夫在外,我只能在這深秋時節憂愁滿懷。這里,天空、薄霧、遠山、浮云、煙霧籠罩的柳樹仍然既渲染了愁情,又營造了虛無飄渺的意境。回文詩,足見沈宜修超人的文學天賦。

 

3

 

沈宜修給葉紹袁生了十多個孩子,可謂“多產”。但是,兒多母苦。固然,孩子們給宜修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但也給她帶來了難以排解的傷心,最終,她竟因為女兒們而憂郁的死去。

 

宜修活下來的三個女兒是紈紈、小紈和小鸞,分別生于1610年、1613年和1616年。美男子葉紹袁和大美女沈宜修自然不會生下丑的女兒,這三姐妹就是三朵花兒。紈紈身材修長,性格有點極端,動如疾風,靜則如夜燈,如野花會在人不在意的時候開放;小紈不胖不瘦,膚如凝脂,眉宇間透出天真調皮的情態,如蓮花般圣潔俏麗;小鸞雖然顯得身材單薄,然而面容最是嬌美,她喜歡躲在屋子里沉思默想,如蘭花般悠悠吐香。

 

聰明絕頂,進士出身的葉紹袁和自幼聰慧,能詩善畫的沈宜修,自然不會生下愚笨的女兒。 這三個丫頭在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下,從小愛好讀書勝過女紅。紈紈三歲能誦《長恨歌》,十三歲能寫詩;小紈不僅寫詩,還會創作雜劇,散文也寫得很好;小鸞做詩最為工整,詩的意境也最深邃,被母親評為三姐妹第一。除此之外,紈紈還跟母親一樣,愛好書法和繪畫,尤其喜歡草書,作品有晉人遺風。請看三姐妹的作品。

 

姐姐紈紈十六歲時寫過一首《竹枝詞》,是這樣寫的:

 

霜葉楓林葉半疏,碧天寥廓雁來初。

家家煮蟹沽村酒,遇得豐年樂有余。

 

和她的母親一樣,詩也是寫汾湖的生活。前兩句寫自然風光,后兩句寫社會生活。寫自然風光,一句是楓葉稀疏的虛,一句是碧空飛來大雁的實,一地一天,一植物一動物,一紅一灰,意義工整,且境界也出。寫社會生活,以汾湖特產紫蟹和當地老百姓自己釀制的村酒來表現人們安居樂業的生活,突出了全詩豐年有余的主題。從詩的用詞和意境營造可以看出,紈紈深受母親影響,但是,其主題超出了母親的自我和家庭的圈子,顯示出紈紈幽幽中透出的灑脫的精神。

 

紈紈有一首《春日看花有感》,詩的結句是“獨有看花人,冷香共冰雪。”寫得突兀、高拔,點明了自己不管在什么環境中都會一如既往的孤獨的堅持自己的追求。而同是這首詩,又有“來去總無關,予空懷郁結”,“愁心難問花,階前自凄咽”等句子,顯得孤獨無助。從這些句子中,我們都能體會出紈紈喜怒無常的性格。

 

二姐小紈有三首《采蓮曲》比較有名,其一寫道:

 

棹入波心花葉紛,花光葉影媚晴曛。

無端捉得鴛鴦鳥,弄水船頭濕畫裙。

 

作品寫自己與女伴們在汾湖上的采蓮生活,活潑樂觀。在夕陽余暉的照耀下,荷花、荷葉、水波、晴曛組成一幅極美的靜態畫面.女孩子們把小舟棹入波心,畫面被打破,按理應該是讓人惋惜的,但是,花兒與人面爭相競放,爭奇斗艷,恰恰是“棹入波心”,才使得靜態的美麗畫面變成美輪美奐的動態畫面。而接下來,筆鋒一轉,調皮的女孩子們弄濕了衣服,捉住了一只鴛鴦,鴛鴦是和諧愛情的象征,“無端”的行為其實是有意的,這群女孩子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小紈的這兩句寓意深刻,她是想通過鴛鴦戲水表達她和伙伴們對自由和諧的愛情的追求。這首詩頗有南朝民歌的味道。

 

小紈的其他作品也時常可見俏皮的句子?!盃帉げ⒌贍幭炔?,只見花叢不見人”與上面的《采蓮曲》語意相似;“湖上人家何所有?家家有個捕魚船”多么快人快語;“腸斷欲昏黃,黃昏欲斷腸”看似寫愁,但是由于巧妙的使用回文,愁情變成了俏皮話。

 

小鸞的性格是兩個姐姐的綜合,既有紈紈的詩歌與書法興趣,又有小紈的頑皮,但是,后來她經常生病,總是咳嗽,可能是肺病或癆病。漸漸地,小鸞養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

 

沈宜修的娘家弟媳去世,還只有十三四歲的小鸞就傷心得不能自已,她寫了一首《哭六舅母暮下》,詩中“腸斷一孤墳”一句讓沈宜修大吃一驚。有一次,小鸞觀賞一幅美人畫屏,寫了一首詩:“庭雪初消月半鉤,輕漪月色共相流。玉人斜倚寒無那,兩點春山日日愁。”畫面固然是表現早春的一個夜晚,缺月下一個美人望月思夫的情景,但是,小鸞的認識早已經超過了畫面所要表現的感傷程度,其標志就是最后一句,她用“日日愁”把畫面上的特定時刻演繹成無窮無盡的漫長愁意,這正是小鸞多愁善感性格的寫照。

 

三個女兒在汾湖與母親沈宜修過著平靜的生活,姐妹仨隨母親題花賦草,鏤月裁云,她們似乎組成了一個以沈宜修為社長的文學社,沈宜修守著孩子們,倒也過得雅致。不過,文如其人,我從姐妹三人的作品中看到了她們的性格:紈紈極端,小紈調皮,小鸞善感。沈宜修守著這三個性格各異的女兒,也真是夠操心的。

 

4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1626年,紈紈十七歲時嫁給趙山人袁氏,三年后,同是十七歲的小紈嫁給母親娘家后生沈永禎。走了性格極端的紈紈和頑皮無度的小紈,家里一下子安靜下來,但是,小鸞比以往更加多愁善感,常常幾天不出屋子,而且,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終于臥床不起。

 

古代迷信,相信沖喜之說,認為如果年輕人得了重病,可以抓緊結婚,通過喜氣把晦氣沖掉。 好在小鸞也算十七歲了,為了沖喜,葉紹袁夫婦給小鸞找了門親事,許配給昆山平民張立平。親事定下來,就抓緊操辦。吉日前十多天,小鸞竟然能夠自己下床行走,大家喜出望外,葉紹袁夫婦的心總算放下來了。不料,就在距婚期還有五天的時候,小鸞突然病發,吐血而死,喜事一下子變為喪事。

 

本來正在為三妹高興的紈紈,在家為三妹寫《催妝詩》,詩剛寫完,聽說小鸞暴亡,紈紈痛不欲生。丈夫帶著紈紈趕到葉府,看到家中紛亂如麻的現象,紈紈哭得呼天搶地而不能收。丈夫帶她回家后,她就整日恍恍惚惚,過了兩個多月,竟郁郁而死,年僅二十二歲。

 

當時,宜修的姐姐倩君也參加婚慶,自然也是痛苦不堪,她在后來的一首《悼甥女葉瓊章》中寫下了“駕返翔鸞日影寒”的悲情句子。

 

痛失兩個玉樹臨風的愛女,沈宜修經受不住沉重打擊,她在《哭季女瓊章》中寫道:“撫詩深閨十七年,幽蘭明月方可妍”,“恨及江淹也未聞,衰多庾信難堪”;她又哭長女,她寫道:“西風冽,竹聲敲雨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腸千結”??薷闪搜蹨I,不久,沈宜修那半白的頭發就全白了,神情也開始恍恍惚惚的,小紈只好來到娘家陪伴母親。

 

但是,不幸并沒有就此結束。

 

宜修的次子葉世偁雖然也略有文才,但卻連秀才也沒考上,竟也在小鸞、紈紈死后不久因抑郁成疾而死。孫女兒死了倒還罷了,這孫子死了,老祖母受不了了,葉紹袁的母親在接見孫媳婦帶孝過門的時候,竟一口氣兒沒有喘過來也死了。

 

短短一兩年,葉家接連去世祖孫四人,沈宜修被徹底打垮了,從此一病不起。葉紹袁平素只知讀書和調解葉氏家族里的矛盾,無暇顧及也不善于處理自己家里的事情。家里的一草一木,上至侍奉老母,下至教育子女,包括家中田畝收入、日常支出都由宜修打理的。宜修病倒后,葉紹袁的家境迅速衰落。

 

但是,葉紹袁作為家庭支柱,仍強打精神照顧愛妻,支撐著飄搖欲墜的家庭。為了把妻子的精神支撐起來,葉紹袁為她寫了《瓊花緣》一書,通過海市蜃樓的形式把死去的女兒拉到書中,以此取悅宜修,葉紹袁也算是一個千古絕好的丈夫。但是,沈宜修卻再也沒有能夠站起來。

 

后來,沈宜修不再寫詩詞了,她潛心整理兩個亡女的遺作,把紈紈的詩詞編為《芳雪炫遺集》,把小鸞的詩詞編為《疏香閣遺集》。三年后,宜修完成了這項工作,而她的心血也已經耗盡,在一個深秋的子夜,她手捧愛女的兩本書靜靜的死去。那時,她還不到五十歲。

 

5

 

宜修死后,葉紹袁總算沒有了牽掛,但是其身體狀況也一日不如一日了。雖然病魔纏身,但他還是為愛妻寫了一百多首悼詩。晚年,家境更加困頓的他決定遁入空門。在塵緣未了前,為了紀念亡妻,葉紹袁把自己悼念亡妻的詩稿結集,命名為《秦齋怨》。葉紹袁平生崇拜秦觀,他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秦齋”,“秦齋怨”當取自這里。

 

1636年,葉紹袁又把宜修的詩集《鸝春集》、《雪香吟》、《伊人思》與紈紈、小鸞的詩集合刻為《午夢堂十集》。二女兒小紈因傷悼姐姐和妹妹而創作的雜劇《鴛鴦夢》也被收于《午夢堂十集》?!而x鴦夢》是中國古代女性所創作的第一部雜劇,具有一定的文學史意義?!而x鴦夢》凝注了葉小紈對姐姐和妹妹的濃厚情感,情節感人肺腑。小紈的舅舅、著名戲曲理論家沈自征這樣評論《鴛鴦夢》:“詞曲盛于元,未聞善能閨秀者?;菥I出其俊才,補從來閨所未有?!爆F代日本學者八木澤元在其著作《明代劇作家研究》中為葉小紈專設了一章,專門研究了她的劇作,特別是《鴛鴦夢》。

 

欲休還說,欲休還說,葉紹袁及其妻兒的午夢堂淚珠,我是數都數不完啊。


作家網用01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于江蘇宿遷,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知名輔導工作者,兩度被選為教育廳機關雜志封面人物。系傳統文化學者,網絡知名作家,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今日頭條“優質深度長文精選頻道創作者”和“專家評審百人團”成員,中國作家網簽約作家。已發表作品500多萬字。有論文獲人民日報出版社專題征文一等獎、中華詩詞學會梅堯臣詩學獎等,有論文或長文獲今日頭條青云獎56次,有駢文被市屬重點中學勒石于校園。相關作品入選《福州大學“中華詩詞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詩詞學會宋詩宣城研討會論文集》《山東師范大學李清照暨第37屆中華詩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論文匯編)》《中國詩典(1917-1999)》《中國最美游記》等。個人傳記入選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放首發式的大型文化工程《中華百年人物(現代篇)》,有關事跡載入《江蘇教育年鑒》。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一级做片a性视频|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伊人青青草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秋霞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eeuss影院www新天堂| 晚上睡不着正能量网址入口|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porn在线精品视频|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与子乱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欧美freesex10一13|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欧美激情性xxxxx|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2018av男人天堂| 嫩草视频在线看|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小泽玛利亚高清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免费线|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免费 |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