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大地與靈魂的敘事詩

大地與靈魂的敘事詩

——論劉亮程及其作品的境界

 

作者:袁竹

 

在當代中國文學的璀璨星空中,劉亮程宛如一顆獨特而耀眼的星辰,其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內涵、精妙的藝術表達和對生命與鄉土的深刻洞察,展現出超越時代的文學價值,彰顯出大師級的創作水準。從《一個人的村莊》中對鄉村生活的細膩描繪,到榮獲茅盾文學獎后的新作《長命》對生死輪回與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劉亮程始終扎根于大地,用文字構建起一個充滿詩意與靈性的文學世界,在這片土地上,他以獨特的敘事視角和哲學思考,探尋著生命的本質與意義,成為當代文學領域當之無愧的大師。

劉亮程的文學創作深深扎根于鄉土,他將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菜籽溝村作為自己的創作源泉和精神家園。十余年前,他從烏魯木齊遷居至此,將一間廢棄的老學校改建成書院,在這里,他不僅找到了寧靜的生活環境,更找到了文學創作的靈感與力量。菜籽溝村是一個老人居多的村莊,這里的生活節奏緩慢,與外界相對隔絕,形成了一個獨特的 “文學飛地”。在這片“文學飛地”中,劉亮程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關注著村里每一個人的生活細節,從老人的皺紋到孩子的笑容,從田間的勞作到夜晚的閑聊,都成為他筆下生動的素材。在《一個人的村莊》中,他寫道:“我一直慶幸自己沒有離開這個村莊,沒有把它忘記。如果我走了,我會有無數個理由回來,甚至沒有理由,我也會回來。因為這里是我的家,是我生命的起點和歸宿。” 這種對鄉土的深厚情感,使他的作品充滿了真實感和感染力,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村莊。

劉亮程的鄉土書寫并非簡單的記錄與再現,而是對鄉土文化的深刻反思與傳承。他通過對鄉村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傳統農耕文明的智慧與價值,以及在現代文明沖擊下鄉土文化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在《長命》中,他講述了郭姓家族的故事,通過一本因洪水而重見天日的家譜,揭示了家族百年的興衰變遷和文化傳承。這種對家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的挖掘,不僅展現了鄉土社會的深厚底蘊,更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傳承的使命感。聽劉亮程講話,便能感受到他日常語言中蘊含的詩性和靈性,這種特質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他的文字如詩般優美,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以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將平凡的事物賦予深刻的意義和詩意的美感。

在劉亮程的作品中,自然萬物都具有了生命和情感。他筆下的風、雨、樹、草都不再是簡單的自然景觀,而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命個體。在《風中的院門》中,他寫道:“風把人刮歪刮倒,又把倒下的東西刮起來。我們得承認,能夠被風刮動的東西,都沒有生命;生命是靜止的,固定在某一個地方,一生都不會移動。”這種對風的獨特理解和描寫,展現了他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讀者對自然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受。

劉亮程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字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在《長命》中,他描寫神婆魏姑時說:“神婆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現實,那個已經消失卻時時會傳來動靜的現實 —— 我把它稱為‘過去現實’。她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現實與過去,讓那些沉睡的記憶和故事重新煥發生機。” 這種形象的比喻,不僅使讀者對神婆這一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作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詩意的氛圍。他的語言節奏優美,富有韻律感,如同一首首動人的詩歌。在《寒風吹徹》中,他寫道:“雪落在那些年雪落過的地方。我走進那些年我出沒的村莊,那些村舍依舊,那些巷道依舊,那些老人依舊,只是再不會有人認出我。” 這段文字簡潔而富有詩意,通過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營造出一種深沉而憂傷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劉亮程的作品不僅僅是對生活的描繪,更是對生命本質和意義的深刻思考。他以哲學家的思維和詩人的情感,探討著生與死、時間與空間、個體與群體等永恒的哲學命題,使作品具有了超越現實的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

在劉亮程的作品中,生與死是一個重要的主題。他對死亡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感悟,認為死亡并非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與生存相互依存的存在。在菜籽溝村,他看得最多的是死亡,養雞、養狗、養貓,所有動物都沒他活得長,園子里每天都有蟲子在死亡。他在《長命》中寫道:“生,分別萬物,到生命終結時,死,連接著大地萬物,萬物終處又有萬物的生生不息。” 這種對生死的豁達態度,展現了他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使讀者在面對死亡時能夠更加坦然和從容。他對時間和空間的思考也獨具匠心。在他的筆下,時間不再是線性的流逝,而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互交織,彼此影響。在《長命》中,他通過神婆魏姑的視角,展現了 “過去現實” 與現實的交織,使讀者感受到時間的永恒和生命的延續。同時,他對空間的描寫也充滿了哲學意味,他將村莊視為一個微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一個角落都蘊含著生命的故事和意義。

劉亮程還關注個體與群體的關系,他認為個體是群體的一部分,個體的命運與群體的命運緊密相連。在《長命》中,郭姓家族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家族的興衰變遷不僅影響著每一個家族成員的命運,也反映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發展和變化。這種對個體與群體關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劉亮程的創作理念獨特而深刻,他主張在心中 “養” 故事,等待故事在內心成熟后再進行創作。這種創作方式體現了他對文學創作的敬畏之心和對藝術品質的執著追求。

對于《長命》這個故事,劉亮程在心中 “養” 了整整 10 年。他認為,故事在等待寫作者,等待寫作者有能力去搬動它,等待寫作者長到和故事一樣老,也等待寫作者在內心養育出能夠承載這部故事地老天荒的情感。這種創作理念與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醞釀《天堂電影院》劇本 11 年的方式不謀而合,體現了藝術家們對創作的共同追求和理解。在 “養” 故事的過程中,劉亮程不斷地思考和沉淀,使故事在內心逐漸豐富和完善。他認為,寫作者的能力就是把一個必然會消失在塵埃中的故事喚醒、救活。當故事在他內心 “睜開眼睛” 時,他才開始動筆創作,這種創作方式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 這種 “養” 故事的創作理念,也反映了劉亮程對文學創作規律的尊重和把握。他深知,優秀的文學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思想的沉淀。只有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醞釀,才能創作出具有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劉亮程的作品承載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使命,他通過文學創作,展現了中國人的 “長命” 精神,即祖先的千年和子孫的萬世所構成的生命延續和文化傳承。 在《長命》中,他通過郭姓家族的故事,展現了家譜和祖墳在家族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中國人的命是長的,只要回到老家,看看祖墳,看看家譜,看看宗祠,就知道自己的命并不是短短的百年,而是與祖先和子孫緊密相連的。這種對家族文化和傳統的重視,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劉亮程的作品還展現了鄉土文化的智慧和價值。他通過對鄉村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傳統農耕文明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感。這些文化元素不僅是鄉土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作品中對這些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展現,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他的創作也反映了在現代文明沖擊下,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他通過作品表達了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擔憂,同時也呼吁人們重視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劉亮程的作品在當代文學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以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為當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后世作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他的作品打破了傳統鄉土文學的創作模式,以全新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展現了鄉土世界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他的作品不僅受到了讀者的喜愛,也得到了文學界的高度評價。他的創作風格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家,許多年輕作家從他的作品中汲取靈感,嘗試用新的方式來書寫鄉土生活。

劉亮程的哲學思考和文化理念也為當代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對生與死、時間與空間、個體與群體等哲學命題的探討,以及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關注,引發了讀者對生命意義和文化價值的深入思考。他的作品使當代文學不僅僅局限于對現實生活的描寫,更具有了思想的深度和精神的高度。他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追求為后世作家樹立了榜樣。他對文學創作的敬畏之心和對藝術品質的執著追求,以及 “養” 故事的創作方式,都值得后世作家學習和借鑒。他的作品證明了優秀的文學作品需要時間的沉淀和思想的積累,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深入思考,才能創作出具有永恒價值的作品。

劉亮程以其扎根鄉土的創作源泉、詩性靈動的語言表達、深邃的哲學思考、獨特的創作理念、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擔當以及廣泛的文學影響,展現出大師級的文學水準和藝術風范。他的作品是大地與靈魂的敘事詩,是對生命、鄉土和文化的深情禮贊。在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劉亮程的創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價值,他的作品將繼續啟迪著后世讀者和作家,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其大師風范也將在文學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永放光芒。

 

作者簡介:袁竹,四川德陽人,作家、畫家、文藝評論家,逍遙畫派創始人,代表著作《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袁竹》(天津人美版);《中國高等藝術院校名師教學范本(二)·袁竹山水畫作品選》(河北美術版)。袁竹創作文學評論、小說、散文、詩歌等400余萬字,發表在“中國作家網”“精神文明報”“四川農村報”“少年先鋒報”等各大媒體。歌詞《石榴紅》榮獲金獎。 長篇小說《東升》《平遙世家》《地火長歌》在中國作家網“長篇連載”欄目連載。文學評論《新世紀蜀韻:四川作家筆下的文學版圖》《阿來:于藏地書寫中構筑文學的宏大宇宙》《〈賈平凹文選〉:當代文學靈魂的多棱折射》《于時光褶皺處,探尋人性微光 ——賈平凹長篇小說〈消息〉的深度剖析》等三十多篇論文被中國作家網發表,其中“中國作家網文學好書2024年度十佳”系列評論引關注。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午夜精品|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破除|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a级黄毛片| 亚洲乱人伦在线| zooslook欧美另类最新| 国产精品bbwbbwbbw| 桃花视频性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h视频|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99热99re8国产在线播放| 色多多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动漫黄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100部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白丝美女被羞羞视频|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任你操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免费| 青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粗壮挺进人妻水蜜桃成熟漫画|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国内不卡1区2区| 做受视频60秒试看|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小小视频日本高清完整版|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一|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超级香蕉97在线观看视频|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网站www| 欧美sss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