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寫作上的問題
2011-08-10 09:10:37
作者:梁建華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落花生》一課,是小學語文教材的經典名篇,同時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大多數人對它耳熟能詳。但是,這篇借物喻理的文章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文章材料與主題思想不統一,亦即借物喻理不當。花生最可貴的是“謙虛”,而不是“很有用”,即由花生最可貴的謙虛品質不能比喻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這個道理,由花生最可貴的謙虛品質只能比喻做人要做謙虛的人這個道理。
花生最可貴的一樣東西是什么?為說明問題,現將該文核心內容摘抄如下: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br /> 從這部分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花生最可貴的一樣東西是: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果實掛在枝頭向世人炫耀,而是把果實埋在地底下,甘愿作山林中的“隱士”。即使花生成熟了,“功成名就”了,它也不會對外張揚,還是把果實深深埋在地底下?;ㄉ羁少F的一樣東西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謙虛,不張揚,不圖虛名,默默無聞,才美不外見。
“很有用”是花生最可貴的一樣東西嗎?父親在談了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是謙虛之后,接下去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蹦敲?,我們不僅要問,“很有用”是花生最可貴的一樣東西嗎?在桃子、石榴、蘋果、花生這四種東西中,花生固然“很有用”,難道桃子、石榴、蘋果就沒有用嗎?桃子、石榴、蘋果也是很有用的。我們很難說這個很有用,那個沒有用。唯一不同的是,花生“謙虛”——把果實埋在地底下,而桃子、石榴、蘋果則顯得有些“張揚”——把果實掛在枝頭。所以,花生最可貴的不是“很有用”,而是“謙虛”。
父親先是說花生最寶貴的品質是謙虛,而后得出的結論卻是花生很有用。父親的話在邏輯上是混亂的。父親的前后兩段話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亦即文章材料與主題思想不統一,也可以說是借物喻理不當。鑒于以上理由,課文《落花生》應當做如下修改:……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一樣,不張揚,不炫耀,默默無聞?!?br /> 我說:“那么,人要做謙虛的人,做默默奉獻的人,而不能做炫耀自己、自以為是的人?!?hellip;…
自從許地山先生的《落花生》編入小學語文教材后,我國語文界和文學界就圍繞以下兩個問題爭論不休:一個是做落花生那樣“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的人呢,還是做像石榴、蘋果、桃子一樣“既好看,又有用”的人?另一個問題是說花生很有用,究竟貶沒貶低了石榴、蘋果、桃子?這兩個問題爭論了幾十年,語文教師也傷透了腦筋,但是一直沒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誰也說服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