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生活中美好的人性品格
——讀傅玉麗散文集《心中的馬兒跑起來》
文/劉曉彬
認識傅玉麗是在2013年的一次文友聚會上,說認識,其實早就認識“傅玉麗”這個名字,只不過此次是真正見面。當時,我把一套《釣魚島詩選》以及本人剛出版的一部書評選送給了她。聚會結束后,她把僅有的一本散文合著《十二個人的證詞》回贈給了我(當時他只帶了一本),并互留了聯系方式。之后,她又兩次親自把他的散文集《永遠的家門》《心中的馬兒跑起來》和小說集《墻》送到我單位。很感動她對文學的執著與虔誠。
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心中的馬兒跑起來》是江西作家傅玉麗的又一部散文力作。從這部散文集中我們可以看出,傅玉麗已經有了相當深的筆耕歷程,作品中透溢出作者厚實的生活基礎。
散文集《心中的馬兒跑起來》中的作品都是涉及平常生活并深入生活,展現出現實生活中的天然韻致,透溢出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狀態,釋放出現實生活中的本色魅力,呈現出現實生活中的原汁原味。這既體現了傅玉麗比較深厚的散文創作功力,同時也表現出她自然的美學追求。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大部分的是體味和升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念和弘揚父母愛人等親朋好友的至愛與美德,探求和領悟人生的真諦與價值。
品讀散文集《心中的馬兒跑起來》,可以感受到,傅玉麗的創作是真正來源于現實生活的體驗。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描寫的都是生活化和細節化的。比如《遙看街頭的風景》《二戈寨的北方女人》《擦掉時光上的灰塵》《十九歲的蛀牙》《永遠不會壞的照片》《溫泉之夜》《擋不住的誘惑》等篇章。這些作品中描寫的生活細節和場面情節雖然有時難以起眼,所展現出來的生活瑣碎也庸常得讓人有些煩亂,但就是這些極不起眼的瑣碎的生活細節和場面情節,切切實實在支撐著、推動著我們現實中的社會和生活。當我們靜下心來時,慢慢品味生活,它卻是這樣的讓人怦然心動。
在散文集《心中的馬兒跑起來》中,恐怕使人感觸最深的還是因為鐵路和火車的原因,傅玉麗自從在“鐵路上”出生后,“她的成長再也逃不出鐵軌的綿長和沒有故鄉的迷惘。成年之后,這種背井離鄉的困擾進一步波及到她的小家庭,鐵軌不僅把她的鄉愁帶到本非故鄉的貴陽,還帶到了更加遙遠陌生的南昌。”因此,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解成質地堅硬的火車、鐵軌、車站、二戈寨以及與之相關的鋼鐵、枕木、碎石、鐵銹、油污、灰塵、汗味、飯菜味……”
而且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散文集《心中的馬兒跑起來》中的作品所展現的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觀察生活和切入現實,著意表現現實中的新層面和生活中的新畫面,在審美的新視野中透視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氣息和新面貌。這部散文集中大部分作品是以鐵路為題材的,比如《順著鐵路我們回家》《讓我們再次行走在鐵軌上》《何處傳來火車的聲音》《一生的火車》《車站上說話的人》《開進夢里的火車》等散文作品。從這里可以看出,傅玉麗對平時生活的提煉和挖掘所達到的厚度和深度,讓我們感覺到鐵路文學的大有可為。尤其是在作品中所展現出的探求生命的奧秘、領悟人生的意義、謳歌親情的溫馨、頌揚愛情的美麗,給人一種體味人生的樂趣與感悟生活的情趣,營造一方溫馨柔情的精神家園。
另外,散文集《心中的馬兒跑起來》中的作品還有著一般散文所缺失的探視現實和生命的生活狀態。我們都知道,在創作中最重要的是平民化意識的敘述和傾向。這種傾向,在傅玉麗敘述父親、母親、哥哥、大姨,以及初戀、奔跑的親情和愛情時所流露出的細膩與真摯,也就頗為鮮明地在作品中表現了出來。而這些,又都是對現實生活的樸素描寫,是在現實生活中所體驗到的充滿著溫馨的親情和愛情,并蘊涵著生活中最美好的人性品格。所以說,這也是《心中的馬兒跑起來》這部散文集具有厚度和深度的生活內涵的主要原因。
(原載《南昌晚報》2014年8月16日第 B23版“悅讀周刊”)
作者簡介:劉曉彬,江西南昌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理事。現任南昌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南昌市詩歌學會副會長。迄今已在平面刊物發表各類作品共計250余萬字。出版文學評論專著13部,代表作有長篇評論專著《穿越時空的對話——論程維詩歌》(約39萬字)《穿過紅土的覺醒——論張品成小說》(約32萬字)。作品入選《2012年中國詩歌排行榜》等多種選本。主編《汶川地震詩選》(2卷)《我們釣魚島詩選》(5卷)《雅安地震詩選》(3卷)《年度南昌詩歌精選》(2012年、2013年)等。有70余篇(部)文學作品在各類大獎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