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之美
作者:贠靖
人生未必事事如意。不完美的人生,就像一首未完成的詩,每一行都帶有缺憾,卻也充滿了無限可能。
黑格爾說過,“不要因為不完美而恨自己,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完美的事物,美都是有缺憾的。”
現(xiàn)存于法國盧浮宮的維納斯雕像,從被發(fā)現(xiàn)的那一天起,就被公認(rèn)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正是這殘缺的斷臂似乎更能誘發(fā)出人們的美好想象,增強了無窮的欣賞空間。以至于有人曾試圖復(fù)原她的雙臂,都被認(rèn)為是一種畫蛇添足之舉。
一葉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有一種美叫飽經(jīng)風(fēng)霜。殘枝敗葉也曾風(fēng)光過。一片被歲月殘蝕的落葉,它比一片完美的綠葉更具質(zhì)感。因為從那殘缺的葉的輪廓上,才能看到歲月的痕跡,風(fēng)霜的痕跡。那是一種生命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后所呈現(xiàn)的沉靜之美,超脫之美。
我曾偶得一元青花殘片,至今視為至寶。每每拿出,那溫潤如玉的瓷釉,線條流暢的半個女兒面,令我愛不釋手。不由感嘆古人制瓷工藝之高超。
有一年,我從花卉市場買回一株被雷電劈去一半的盆栽。那是一株白皮的紫薇樹,就像一只手臂頑強地伸向空中。因覺著奇特,有味道,我就買了回來,放在客廳的一角。有朋友來家里,見了說:“你怎么買回半棵殘缺的樹來?”我說:“你看,正是這殘缺才斌予了它一種飽經(jīng)滄桑之美。看到它,我似乎看到了懸崖上凌雪的紅梅,峭壁上遒勁的崖柏,會由此想到它們經(jīng)歷的種種洗禮。一如人生的起伏,坎坷。有陽光,也有風(fēng)雨。它可以給我以無限的想像空間。”朋友不置可否地笑笑,搖搖頭。
我沒有因朋友的一句話而嫌棄它,反倒更加地珍視它。一有空就給它松松土,澆澆水。有時還搬到窗口去曬曬太陽。說來奇怪,半年后它的另一側(cè)竟生岀新的枝干來,長得蓬蓬勃勃。看起來是完美了,但卻少了先前的那種浸淫的歲月之美,滄桑之美。
我很喜歡冬天落光了葉子的樹木,那種裸露在寒風(fēng)中的骨感之美,美得有棱有角,美得不著半點顏色。
有缺失,才有希望。我想,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面臨無限的未知,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以完美的心態(tài)去接受并不完美的生活。
有一次去看電影,看到一半突然停電了。影院里一下子就亂了起來,很多人站起來罵罵咧咧的,等著來電。我卻一個人走了岀來,沿著河邊的路慢慢地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想像著影片中主人公接下來的命運,以及他還會遇到什么,該向哪里去。我想到了多種可能,有巧合,有意外,也有順理成章。想著想著嘴角就露出了笑容。
后來,朋友建議我再去看一次。我說不用了。
從另一個角度去欣賞,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人生。有缺憾的人生才是波瀾起伏的人生。
大風(fēng)大浪或許比風(fēng)平浪靜,波瀾不驚來得更暢快,更驚心動魄,意味深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跌宕起伏,才是快意人生。
在一張白紙上,詩人看到的是天馬行空,畫家看到的是無限神韻。無比有更氣象萬千。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有兩大誤區(qū),一是生活給別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其實人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么。完美也罷,缺憾也罷,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了,千萬不要光顧著在意別人的感受,而走錯了自己腳下的路。
人生,如春光一現(xiàn),草木一秋。睜眼為來,閉眼為去。一生只一次,一次便是一生。熙熙攘攘的人流,忙忙碌碌的生活,苦苦笑笑的面容。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妨試著去接受不完美的事物吧,它會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人生。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