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椅很小,但是她的世界很大
青年殘障作家王憶新書《冬日焰火》發布
青年殘障作家王憶新書《冬日焰火》發布
5月16日上午,青年殘障作家王憶的新書《冬日焰火》新書發布會在南京鳳凰云書坊24小時書店如期舉行,王憶在現場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創作背后的故事。
王憶出生時遭遇缺氧窒息,從此小腦偏癱,無法站立行走,只能坐在輪椅上,甚至連說話都含糊不清。但自幼愛好文學的王憶,選擇用文字與世界進行交流。她依靠一根食指,在電腦上敲出了 100 多萬字,相繼出版了詩集《愛,不能等》《等待春天》《愛,無止息》以及散文集《輪椅上的青春》《在輪椅上奔跑》等文學作品,并成為江蘇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她曾獲 " 江蘇好青年 "" 南京自強模范 "" 南京好市民 ""2019 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 " 等榮譽稱號,還被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譽為 " 不倒的生命之樹 "。
不同于此前的作品,此次發布的新書《冬日焰火》是王憶的首部長篇小說,同時也是一部自傳體小說。這本書全篇 15 萬字,從創作到出版歷時兩年半。主人公小冬以王憶為原型,講述了她的童年故事,以及一個蘇北家庭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 苦難中收獲感動 "。
發布會現場,王憶回憶起兩年多前,剛剛接到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謝紅總編的約稿,讓她寫一本小說時,她也沒有猶豫,因為當時的想法非常簡單純粹,“一是想嘗試除詩歌以外的文體創作,希望給自己多一點拓展空間。二是決定以我的童年故事為原型寫這本小說,主要也是為了想用小說的形式來敘述一段童年時的記憶。”
在之后的寫作過程中,王憶漸漸明白了創作兒童文學,最關鍵的兩點是單純的童心和美好的感性,作者必須投入真情實感在作品當中,才會讓讀到的讀者透過文字看到、感受到這故事背后的感情與體會。
“很多人都會覺得,我用一根手指打字寫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其實,這也完全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自強不息。寫作并不是我賴以生存的方式,但寫作是我必備的生活模式。也只有在投入寫作的時候,我才能從意象到具象變成一個完整美好的自己。”看到王憶發言稿上的這段話,可以感受到,寫作對于王憶來說,不僅是心靈的抒發,更是可以享受肆意奔跑的一種快樂。
明天就是第三十個全國助殘日,王憶說她能夠以作者的名義一次次出現在大眾面前,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了她的文學夢。其次,她認為自己就是一種超越本身的可能性。“就像我在為《冬日焰火》寫的小詩里那樣:冬天的冰雪總是難逃命運的較量,那又能怎樣呢?冰雪遲早都會融化,堅強而喜悅的焰火,最終將在寒冷中溫暖綻放。”
來源:揚子晚報網
作者:黃彥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17/c403994-3171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