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詩人龍鳴詩集《風過陸溪》欣賞會在咸舉辦
12月29日,湖北詩人龍鳴詩集《風過陸溪》欣賞會在湖北科技學院攬勝樓舉行,張執浩、劍男、魏天無、劉波、周航、易飛、郭彧等專家學者及50多名本地作家、詩人參加本次分享會。
《風過陸溪》共分為《我的下游,不斷澄清我的上游》《泥沙,用來消解內心的激湍》《溪流也有羞怯之心》三輯,收錄了詩人2017年以來的近200首詩歌。與會專家、教授與學者們從龍鳴的文本出發,給予了較高評價,一致認為龍鳴近幾年來活躍在中國詩壇,是一位面目越來越清晰、逐漸受到詩壇關注的湖北詩人。
湖北省作協副主席、武漢文學院院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執浩認為,龍鳴是一位比較成熟的詩人,他的詩具有一種獨特的詩意形態,一種別有趣味的藝術紋理。長江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文學博士、教授周航在分享會上逐一列舉龍鳴的詩歌文本,他認為,作為咸寧的代表性詩人,龍鳴的文本具有較強的辨識度,閃爍著“超現實”與“非理性”的精神亮光。龍鳴的文本中所揭示的往往是一種獨特的糾結、對抗、升級、互悖乃至撕裂的情感張力。其中處處生發出的金句、亮句具有非常深的思想內涵,讓人一入眼便引起閱讀上的驚羨與心靈上的震撼。三峽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劉波認為,龍鳴的大部分作品語言直接、簡練、內斂、富有哲理,浸透著詩人對世界存在之物的體會,他將焦點放在人與命運的關系上,人在存在中的窘境以及對靈魂的顯現,自然而深刻,凝練而直接,具有藝術感染力。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詩人劍男從陸溪江這個具體地理位置出發,闡釋了龍鳴的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提出如何在狹窄的事物上安放明亮的燈盞,繼而穿過它的昏暗重新獲取光明,寫出陸溪的仁慈、恒定的心跳和心中不忍說出的滄桑,他說:“龍鳴是通過眾多具體細小的人、事、物來展現的,因此詩集中有很多如二棍所說的及物、及心的佳作,節制的語言和跳躍的思維所形成的張力,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就是龍鳴和故鄉復雜情感的一個形象寫照。像這樣的優秀之作,在詩集所附的詩人、評論家的評論里面提到有很多,且多有學理性的分析?!?/p>
《湖北日報》高級記者、著名詩人、詩評家易飛對龍鳴詩歌的技巧與陌生化處理所造成的文本效果給予了高度稱贊,同時也提出了要求,提出龍鳴今后要坐下來創作,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魏天無以及湖北科技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院長、評論家郭彧對龍鳴詩作提出了改進與可行性建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龍鳴系湖北咸寧市赤壁市人,先后有散文、詩歌、小說、格律等多種體裁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詩潮》《詩林》《山西文學》《山東文學》《湘江文藝》《邊疆文學》《鴨綠江》《漢詩》《滇池》《中國詩人》《中國詩歌》《短篇小說》《微型小說月報》等多種核心期刊。入選《2020中國網絡詩選》《2021中國年度精短詩選》《2023中國詩歌年選》《天天詩歷》《湖北作家作品選》《2006中國微型小說排行榜》等多種選本。先后獲過十多項相關獎項。(張丹 成麗 彭文瑾)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