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迎春送福送文化進鄉村

1


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迎春送福送文化進鄉村

 

喜金蛇龍騰迎新春,送文化書畫到鄉村。1月18日,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解莉芬副會長和張雄副會長帶領專家學者和書畫家40余人走進涇陽縣龍泉山莊,為村民寫春聯送福字和繪畫演示,并召開了“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暨唐詩產學研基地”研討會,唐詩產學研專家孫毅、鄭義、郭華、楊琳、王芳聞等人為龍源村以唐詩旅游文化振興鄉村獻上智謀良策。三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吳瑞民、張明娟、張紅晨等人和涇陽縣安吳鎮黨委書記焦政、涇陽縣文化旅游局副局長謝寶之、龍泉山莊董事長劉煒、龍源村黨支部書記翟長宏等出席了研討會。

1

2

在龍泉山莊大廣場和國畫美術室,30多位書畫家揮毫潑墨,筆飛龍蛇,一幅幅紅紅火火的春聯福字,一幀幀溢光流彩的國畫寄寓了歲歲富足安康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和期許,吸引了圍觀的村民和游客。一位村民拿著心意的春聯贊嘆說:太好了,給我們村年節送來了喜氣和祥瑞。

3

4

5

創建《龍泉山莊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和唐詩產學研基地研討會由解莉芬副會長主持,她說:“ 在2025年春節來臨之際,我們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的號召,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今天除了組織30多位書畫家到龍泉山莊給群眾寫春聯和繪畫示范外,還通過聯系省上有關唐詩產學研方面的專家學者,舉辦“龍泉山莊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和唐詩產學研基地研討會,旨在利用陜西得天獨厚的豐富的唐詩文化資源,在龍泉山莊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和唐詩產學研基地,以此來引爆龍泉山莊文化旅游的大發展,并帶動涇陽縣旅游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6

7

陜西省唐詩之路產學研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正高級教授、編審 孫毅,作了籌建龍泉山莊唐詩文博館和產學研基地的策劃創意主題演講。 他先從唐詩的誕生為切入口,簡要回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唐詩發展的歷程。名家輩出,流傳至今,有家弦戶誦的56000多首古典詩詞,堪稱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學藝術寶庫,更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和巔峰。陜西是唐詩的故鄉。在關中涇陽縣全國“十大美麗村莊”的龍泉山莊,籌建唐詩文化耕讀博物館和唐詩產學研基地,是彌補至今缺失,以唐詩為主題,具有多個館舍分布的耕讀體驗文博館的空白。

在談到在龍泉山莊,籌建唐詩文化耕讀博物館,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避免“同質化”的唐詩展陳文字解讀。而要有獨創性,差異性。二是在館舍空間布局上要有“全新起航”的理念。立足于“館苑結合”、“動靜相輔”的辦館特色。使唐詩文化能夠“轉”起來,“智”起來和“動”起來。結合講唐詩,從多個角度在耕讀動手體驗的基礎上,喚起觀眾對唐詩感受萬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文學真理的熱情,作了詳細地解讀。例如:劉禹錫的《浪淘沙》,給大家解讀其中“九曲黃河萬里沙”。在館陳布局上,就要有吸引觀眾的“引爆點”。黃河水從頭到尾都是黃的嗎?用水土流失,黃河泛濫,遠古大禹治水,現在的治沙還綠的科學現象,圖文并茂,解釋劉禹錫這首唐詩經典《浪淘沙》。用身邊的龍泉山莊董事長劉煒,帶領村民,填溝造田,植樹造林,立志把關中的“早腰帶”變成種植林業的“金腰帶”,科學造林的先進典型,講解唐詩,更有說服力。三是挖掘唐詩中的科學基因,唐詩與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都是人類觀察自然、世界和宇宙的產物。唐宋時期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高峰期。而科學技術的進步,也使提升冶煉,興修水利,改造自然有了更大作為。科學產生理性,唐詩出自情感。理性與情感,構成人類的博大宏偉的精神世界。只有把唐詩與科學現象的完美結合,才能賦予唐詩最具動人的畫面和魅力。

1

中建西北建筑設計研究院 、華筑建筑設計研究院 設計建筑工程師郭華先生發言說:唐詩的文化價值與耕讀文化的內涵值得重新審視。一是唐詩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情感與智慧。它不僅展現了簡潔凝練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更是時代精神的寫照。正如唐代詩人杜甫所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唐詩不僅是詩人情感的抒發,更是對時代精神的深刻反映。二是耕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在耕作之余進行學習,以知識指導農業生產,同時通過學習提升個人修養。這種文化傳統不僅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還培養了人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將唐詩與耕讀文化相結合,可以使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傳承這一寶貴文化遺產。三是在唐詩文學資源如此豐富的古代長安地區唐詩耕讀博物館的建設是必要的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發揚和傳承。本次項目策劃和展陳序列設計,是根據孫老師前期大量研究后形成的。不僅把傳統唐詩理解方式充分運用,更是從人文和科學的角度解讀唐詩,另辟蹊徑,引人注目。博物館的設計和內部展陳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現代技術手段,如 VR 、 AR 等,讓古詩走進虛擬世界。通過技術手段,讓更多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唐詩的魅力,增強對古詩的興趣和理解。四是唐詩與耕讀文化在現代意義深遠。在當代社會,唐詩與耕讀文化的結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還能在現代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唐詩的學習,我們可以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促進社會的文化繁榮和文明進步。同時,耕讀文化的傳承也有助于培養人們的勤勞精神和創新精神,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四是唐詩研討不僅是學術研究,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在研討過程中,我們要尊重歷史、尊重傳統,同時也要敢于創新、敢于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唐詩和耕讀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2

陜西教育出版界資深研學專家鄭義,提出幾點建議:一是依托龍泉山莊自有資源特點,以符合國家研學基地主題板塊的要求出發,從“優秀傳統文化板塊、國情教育板塊、國防科工板塊、自然生態板塊”等四個方面,挖掘開發。二是立足于“唐詩文化、耕讀文化,及國防教育、生態環境教育”特色,做好內容開發,弘揚文化自信。三是設計開發適合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學生,與學校教育內容相銜接的研學實踐課程,更好的做到校外研學教育課程“課前準備、課中實踐、課后成果”的實踐過程,讓校外研學實踐教育落到實處。四是致力于以中小學生為重點、青少年為主體的研學實踐教育,進而吸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教育活動,也是國民終身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五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數字技術與智能化手段,打造“數智化”“時尚化”的特色,探索具有標桿導向的“國家營地”建設。

3

陜西三秦文化研究會文學藝術委員會主任、西安交大新聞傳播學院新聞與新媒體教授楊琳發言說:今天,我們在龍泉山莊研討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和建設唐詩文化產學研基地,在我看來,既是對三秦大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唐詩是中華文學藝術的高峰,長安是唐詩的故鄉,將典籍中的唐詩、學生課本上的唐詩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將唐詩中的耕讀文化與龍泉的鄉間田野、明月松風結合起來,詩歌的意蘊與生活的哲思、詩歌的情致與生活的美好交相輝映,這該是多么美好的體驗啊!值得強調的是,《全唐詩》48900首,其中大多數是寄情于山水,感懷于自然更替的佳作。對于今天大多數時間穿梭于鋼筋水泥叢林之中,漫游于網絡交織的數字世界之中的人們來說是何其珍貴。對于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和唐詩文化產學研基地的建設,我有以下建議:一是差異性定位,避免同質化。充分調研總結省內外縣域文旅項目的經驗、教訓,準確定位,一定避免同質化。二是提升數智化水平。站在正在蓬勃發展的數智化潮頭,充分運用 AI 技術,充分運用 VR 、 AR 、 MR 、 XR ……等新技術,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三是彰顯優勢。充分提升龍泉山莊現有的山水、美食、戶外訓練、田野種植等資源效益,打造"德智體美勞"融合發展系統,深入探討"田園綜合體+"的綜合收益模式。四是探討園區的文化深度與文旅的時尚趨勢結合,不斷動態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

4

陜西三秦文化研究會絲路文化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絲路國際詩歌研究中心主任王芳聞在發言中提出了五條建議:一是要著眼于全國唐詩產學研發展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文旅發展的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立足于龍泉山莊發展唐詩文旅研學的五大優勢:即龍泉山莊,毗鄰西安的區位交通經濟優勢和豐厚的唐詩文化資源優勢,位于漢代中國文化中軸線的深厚的秦漢唐歷史文化優勢,區域內約1.5萬畝的富足的森林資源和農耕文化優勢;山莊位于渭北旱腰帶的關中黃土民俗文化優勢;毗鄰涇陽安吳堡的紅色革命教育資源優勢,創建《龍泉山莊唐詩耕讀文化博物館》項目,以館為依托,建立唐詩產學研基地。著力在傳承和利用,在推動唐詩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下足功夫。二是創建唐詩耕讀園。利用山莊坡地打造:中藥百草園,各種菊花園,桃花園,櫻花園、油菜花園,蕎麥園,杏園,梨園、蘋果園,柿樹園、銀杏樹園,黃紅白各色槐林園,玉米田,谷子田,高梁田,當地能夠養殖的雞鴨兔貓馬牛羊豬和山雞野豬等動物園,并從唐詩中挖掘相關內容詩歌,刻寫在原木質牌、野石等,豎在田間地頭路邊,為學生研學和游客游覽沉浸式體驗創造既讀又耕的條件。同時,用稻草和圓木捆扎制作各種馬牛羊豬雞等各種動物趣味小品,置于小徑、田畔,供研學者和游客留照。三是創建"鄉村詩歌創作大講堂"。由陜西唐詩產學研研究院牽頭,聯系唐詩之路國際詩歌學會,組織海內外知名作家和詩人,來龍泉山莊講課,培訓年青一年新型農民詩人,并培訓研學的學子。這些研學培訓要與時令節氣舉辦的節慶結合起來,例如春季的“櫻花節”"桃花節"“油菜花節",夏季的“槐花節”,中秋的“菊花節”,秋季的“蕎麥花節”“銀杏節”“柿子節”等。四是就地取材,創意各種唐詩文化創意產品,包括:書法、繪畫、刺秀、剪紙、泥塑、陶藝、編織、石頭畫、原木板畫,以唐詩人物木刻泥塑、及文化衫、文化袋、書簽、扇子、小貼士等;這些都是研學者親自體驗制作的好項目。五是營造濃郁的唐詩小鎮氛圍,規劃創建龍泉-西安周邊唐詩之路旅游三日路線,使游者來得了留得住,滿足游、學、玩、樂、購、宿等,樂在其中,教在其中,樂不思歸,切實達到以唐詩之路文旅促進鄉村振興之偉業。

5

6

7

參加書畫送福活動陜西著名書畫家有:胡興民、邢德朝、白田柯、屈軍民、劉進海、王艷旗、丁素玫、魏喜、王志高、唐周斌、李瑋、候順序、田剛奇、丁捷、孫強、孫忠義、穆 奕、韓 昌、王新堂、李景海、錢華、呂玲、周長德、張娟、李素蓉、張建民、詹曉川、白志勤、姜再丁、高樹勤、梁丁旺、李清、馮玉林、翟社生等。

 

來源:絲路文化院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2495721778856463/?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37497861&use_new_style=1&req_id=20250122061740FECA886FBD20DCD9D884&group_id=7462495721778856463&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32a92a15-eabd-400b-8f5c-11c21d822370&source=m_redirect&wid=1737521171507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伊人五月天| 国产精品视频一|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免费中文无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加勒比黑人在线|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 老子影院我不卡|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蜜桃成熟之蜜桃仙子|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国产人妖另类在线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青青操国产在线| 妞干网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麻豆女神吴梦梦| 婷婷久久五月天|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老子影院我不卡在线理论|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久久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第九色区AV天堂|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极品视频|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好大好硬别停老师办公室视频|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