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廣東詩歌十項大事
1、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大型史詩《Macau·澳門》MV影響廣泛
由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組委會指導、廣東省朗誦協會主辦和制作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型史詩《Macau·澳門》朗誦MV,先后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橫琴、中山紀念堂、廣州余蔭山房舉行發布會,并在澳門地區社區界播放;12月13日珠海電臺“老朋友”以直播方式采訪主創團隊,并制作專題節日于12月20日澳門回歸日當天播出。
《Macau·澳門》MV由詩人丘樹宏策劃、主創,廣東省朗誦協會會長史子興導演,是全國目前唯一的澳門主題大型史詩MV。這一史詩的發布得到學習強國、中國新聞網、光明日報、中國作家網、中新網、央廣網、央廣大灣區之聲、南方+、羊城晚報、南方雜志、南方都市報、廣東作家網、河南日報、深圳特區報、珠海特區報、中山日報等媒體的大量報道,受到各界廣泛好評。
2、全國唯一的長詩獎“中國(佛山)長詩獎”第九屆獲獎名單揭曉
第九屆中國長詩獎獲獎名單12月31日在廣東佛山禪城揭曉,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8位詩人,分別榮獲第九屆中國長詩獎特別獎、最佳成就獎、最佳文本獎、最佳作品獎和最佳新銳獎。獲獎詩人包括中國朦朧詩代表詩人、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獲得者、出席1980年《詩刊》第一屆青春詩會詩人梁小斌,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陳倉,第三代代表性詩人徐敬亞,孫犁文學獎獲得者北野、夜魚,艾青詩歌獎獲得者郭新民,屈原詩歌獎獲得者趙凱云,郭沫若詩歌獎獲得者李木馬,何其芳詩歌獎獲得者唐力,冰心散文獎獲得者夏海濤,以及青年詩歌新銳楊杰、師立新等。
第九屆中國長詩獎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聯手廣東佛山市作協、廣東佛山禪城區文聯等單位共同舉辦。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擔任學術顧問,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原主任、《詩刊》原主編葉延濱,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擔任組委會主任,詩壇名家梁平、唐曉渡、臧棣、胡紅拴、丘樹宏、海男、陸健、程維、雁西等擔任終評委。
2014年10月,葉延濱、丘樹宏和張況三位詩人在佛山共同商議設立中國長詩獎,并于2015年5月舉行了首屆中國(佛山)長詩獎。
3、廣東自然生態詩歌創作活動如火如荼
2024年,廣東自然生態詩歌創作活動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策劃、組織的“中國生態地學詩派作品選”51次以集體推介形式在純文學雜志和全國地市級以上黨報、全國行業報紙整版發表,推介了包括廣東詩人胡紅拴等近700人(次)近千首的詩歌作品。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協、中國大地出版傳媒集團、中國礦業報社、中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省觀賞石協會主辦,以反映廣東僑文化、海洋文化等為主題的“中國第五屆地學詩歌大賽”于2024年4月在四川旺蒼縣頒獎。大型詩選集《流光一一中國第五屆地學詩歌大賽優秀作品集》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協主辦、韶關市文聯指導的“‘金喆園杯’首屆中國生態地學詩詞大賽”,于2024年11月11日在革命老區韶關仁化頒獎,此次活動突出了自然、生態、地學、老區等元素,為廣東文學的發展增添了新元素。
4、東莞市兩大詩歌品牌活動開創新路子
2024年中國詩歌之城東莞森林詩會系列活動順利舉行。活動包括:生態詩歌圓桌對話會暨名家采風行、2024(第五屆)東莞兒童詩大賽、東莞森林詩會、“好好說話、天天讀詩”——東莞小詩人沙龍、編輯《驛動的風景——中國詩歌之城東莞詩選》以及全市鎮街系列活動等版塊和項目。其中“詩城東莞生態詩歌圓桌對話會暨名家采風行2024年4月26-28日如期舉行,楊克、曾凡華、方舟等全國知名詩人、專家、學者20余人參加。同時,2024中國詩歌之城東莞森林詩會暨兒童詩大賽頒獎典禮也在11月30日圓滿舉行,以少年兒童為參與主體是其主要特色。
5、“自然城市:第二屆梧桐山詩歌節”成功舉辦
11月21日至12月2日,“自然城市:第二屆梧桐山詩歌節”在深圳舉行。活動通過詩歌這一藝術形式,探索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之道。活動邀請國內近40名文學名家、詩人走進深圳,深入羅湖,形塑充滿詩意、立體多元的城市文化形象,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區風貌留下璀璨詩篇。舉辦了新穎別致的文學活動,打造兼具專業性與文學性的文化IP。開展了詩歌講座、創作分享會暨贈書儀式、主題采風、開幕式演出、名家對話、“詩人之夜”詩歌朗誦會等內容豐富的詩歌活動。詩歌節由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家協會指導,中共深圳市羅湖區委宣傳部、深圳市羅湖區文聯、深圳市羅湖區東湖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
6、粵北詩壇聚焦新質生產力顯現系列成果
2024年以韶關五月詩社為主體的粵北詩人,積極擁抱經濟社會發展新浪潮,把聚焦新質生產力作為創作的重點,開展各種活動,催生喜人成果。一是以生態詩歌為主體內容的《陳國勝文學獎作品選》一書由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二是新中國國慶75周年前夕,舉辦“敏思銳筆頌華誕”詩詞大賽。粵北詩人還紛紛學習制作短視頻用于發表新作,擴大詩的傳播效應。三是湞江區作家協會已編輯完成送交出版的“風度薈萃文叢”,選入了AI高新科技題材的新詩作品,彰顯粵北詩人守正創新開拓進取的責任擔當與新的成果。
7、第十一屆清遠詩歌節成功舉行
11月16日,第十一屆清遠詩歌節暨第六屆生態詩歌筆會在清城區嶺南書院(江心島書院)北江講堂舉辦。本屆詩歌節以“生態現場”為主題,華海、黃禮孩、黃金明、張況等20多位名家、詩人、學者進行學術研討、生態詩歌采風創作,同時舉辦詩歌寫作大賽、啟動“駐島詩人”計劃、詩歌“生長”項目等。生態詩歌筆會以“生態現場”為主題,圍繞“生態現場與生態詩歌寫作”“‘中國生態詩歌三人行’等現象分析”“生態詩歌與人工智能”三個議題展開研討。
8、汕尾市散文詩學會全年制度化活動豐富多彩
(1)2024年3月26日,由汕尾市散文詩學會組織的“紅軍八角井”立碑暨“紅軍洞”刻字開工剪彩儀式在海豐縣大湖鎮大德村舉行,此次活動學會捐資立碑、刻字與種植了兩棵英雄樹。(2)2024年5月1日,由中國詩歌學會散文詩工作委員會、汕尾市文聯主辦,汕尾市散文詩學會、柯藍散文詩創作基地承辦的“中國散文詩創新發展座談會”在海豐大湖舉辦。會后,還組織了采風活動。(3)2024年10月27日,由中國作協社聯部、廣東省作協指導,汕尾市文聯、廣東散文詩學會、汕尾市散文詩學會與柯藍散文詩創作基地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柯藍杯”全國散文詩大賽、“詩寫百千萬,情聚真善美”散文詩大賽頒獎典禮暨汕尾市散文詩學會2024年會在汕尾市成功舉行。活動的下半場在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報告廳舉行了第三屆“柯藍杯”全國散文詩大賽頒獎儀式,由中國作家協會社聯部主任李曉東、廣東省作協一級調研員歐陽露等為獲獎代表頒獎;舉行了“著名作家進校園”學術講座,著名作家、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博士主講《紅樓夢的智慧》。(4)2024年11月23日,由汕尾市文聯指導、汕尾市散文詩學會與博美鎮黨委政府聯合主辦的汕尾市散文詩學會霞繞村創作中心暨散文詩小公園揭牌典禮成功舉行。由中國作協原副主席、著名詩人高洪波題名的“散文詩小公園”是全國第一個散文詩公園。
9、兩部獨具嶺南文化特色的本土詩集出版引起關注
(1)大型詩選《廣東當代鄉土詩選》出版。大型詩選《廣東當代鄉土詩選》(唐德亮與王建明主編)2024年5月由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出版。這部詩選選收279位詩人513首鄉土詩作(新詩),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從1949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間廣東鄉土詩創作的概貌。該書編選者所設定的鄉土詩系寫農村、農業、農民及與之相關內容(鄉村民情、風俗、風物等)的作品。各種風格流派的詩人詩作都有入選。中國作協原副主席、現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著名詩人、書畫家吉狄馬加題寫書名,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陳希作序。《廣東當代鄉土詩選》出版,反響熱烈,多家媒體予以報道,有的著名詩人、詩評家認為“填補了廣東詩歌出版的一個空白”“是一件有深遠意義的大事”。
(2)《打工詩歌四十年精選(1983-2023)》出版。2024年9月,由民間詩刊《打工詩人》主編羅德遠、《佛山文藝》雜志社社長王海軍擔綱主編的《打工詩歌四十年精選(1983-2023)》,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選本列入2022年度佛山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自2019年開始面向全國征集稿件,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820多位作者的16800多首作品,經過編者認真遴選,最終收入289位詩人的508首“打工詩歌”代表性作品。中國詩歌網、廣東作家網、工人日報、南方工報、江蘇工人報、湖南工人報等媒體發布出版訊息或刊登評論,認為該部詩歌選本囊括了1983-2023年期間,國內最廣泛、最優秀的打工詩人的代表性作品,作為勞動者為時代寫下的精神篇章,生動呈現了改革開放40余年來打工者的生存狀態與精神世界,是一部迄今為止全國最具代表性、學術性和史料價值的“打工詩歌”文本。
10、三元里采風詩會暨“印象白云?粵秀廣東”征文活動頒獎會舉行
2024年12月8日,全省教育系統首次舉行三元里采風詩會暨“印象白云?粵秀廣東”征文頒獎活動,胡偉、陳希等150余位詩人、詩歌評論家、作家、教授、書法家、音樂家、畫家及文學愛好者參加了活動。該活動由廣東省寫作學會、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廣東現代作家研究會和廣州市白云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被新華社、新華網、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人民號、廣東電視臺文化頻道視頻等各大主流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其中,僅新華社、新華網以《廣東作家以詩歌記錄生活書寫時代》為題做的報道,就獲得了超過120萬的閱讀瀏覽量。
(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供稿)
來源:廣東作家網
http://m.gdzuoxie.com/v/2025/01/1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