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成功舉行
1月26日第二屆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在澳洲印象成功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上萬詩人觀摩詩電影,他們都認為是詩歌和電影的美好結合。參加本次展播的詩電影來自12個國家的30部詩電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阿聯酋媒體認為這是中國文學首次影響整個世界文學。
本次詩電影春晚,由世界詩歌運動、金磚國家作家協會、大詩主義運動指導,由詩電影運動、滄浪雅苑詩社、劇小說運動、潛溪文學主辦,由絲綢之路國際聯合會、澳洲印象、澳洲詩藝社、詩戰十八軍協辦。詩電影春晚由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謝冕、費爾南多·倫德擔任總顧問,由曹誰擔任北京國際詩電影節主席,由張建軍擔任北京國際詩電影節執行主席,由佩英、廖世敬擔任總策劃,由陳慧擔任總導演,由荒林擔任藝術總監,由黃建華擔任總監制,由王麗萍擔任導演,由李虹擔任監制。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首先致辭,認為這是詩歌影像化的良好方式,借此祝全球詩人新年快樂。世界詩歌運動總協調員費爾南多·倫德說,這是中國對世界文學的貢獻。中國作家協會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艾克拜爾·米吉提,美國《詩歌港》主編喬治·華萊士,北師大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哈薩克斯坦國際詩歌學會會長烏魯克貝格·耶斯道勒特,俄羅斯作家協會副主席瓦迪姆·特里金,意大利《烏賊骨》國際詩歌獎主席蘭伯特·加西亞,世界詩歌運動阿聯酋協調員阿德爾·霍扎姆,世界詩歌運動亞洲協調員凱沙布·西格德爾,北京市企業家協會會長黃建華,央視《她們之聲》主理人陳慧,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荒林,絲綢之路國際詩歌節主席王芳聞,世界詩歌運動大洋洲協調員佩英,澳大利亞悉尼國際詩歌節主席映霞,澳大利亞澳洲詩藝社社長廖世敬,北京文藝網總裁楊佴旻,分別為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發來祝賀視頻。
北京國際詩電影節主席曹誰,介紹了詩電影運動發展歷程,從2017年創作《詩電影運動宣言》,到2023年跟張建軍、范群共同簽署《詩電影運動宣言》,再到2024年舉行首屆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探索詩歌和電影的融合之路。北京國際詩電影節執行主席張建軍作為詩電影制作者,講述未來詩電影的發展計劃。
本次詩電影春晚包括四個篇章。第一篇章為“春回大地”,以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的《感恩大地》開場,表現了詩人對大地的深厚感情。瑞士詩人露西拉·特拉帕佐的《滴落的詩意》,中國詩人金鈴子的《我一夜一夜地獨坐》,中國詩人呂進的《遇見》,新西蘭詩人佩英的《節日》,中國詩人曹波的《冬至》,中國詩人張建軍的《煤油燈》,從不同的側面詮釋了時間的呈現方式。
第二篇章為“寰球韻律”,以哥倫比亞偉大詩人費爾南多·倫德的《海市蜃樓》開場,他以發起世界詩歌運動著稱,表現了美洲新大陸對夢想的追求。中國詩人王芳聞的《飛過白令海峽的甲骨》,俄羅斯詩人瓦迪姆·特里金的《威尼斯》,中國詩人曹誰的《麥地山崗》,意大利詩人蘭伯特·加西亞的《騎士的想象》,哈薩克斯坦詩人烏魯克貝格·耶斯道勒特的《時間的蹤跡》,澳大利亞詩人映霞的《我只想透過你的愛來看世界》,美國詩人瑪利亞·特蕾莎·德多奈特的《感官的海洋》,這些來自全球各國的詩人,詮釋了不同地域的詩意形態。
第三篇章為“東方西方”,以意大利偉大詩人朱塞佩·孔特的《東方和西方的情歌》開場,他是歐洲“現代神話主義”詩派的開創者,通過東西方的愛情,表現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國詩人陳慧的《我的南方和北方》,美國詩人喬治·華萊士的《一棵山茱萸樹苗清楚地照亮真相》,中國詩人范群的《慕士塔格憂傷華爾茲》,印度詩人拉蒂·薩克森納的《為什么河流沉默不語》,中國詩人東來的《一把穿越塵埃的馬刀》,中國詩人魯娟的《蕩漾》,阿聯酋詩人的《橡皮擦》都體現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
第四篇章為“喚醒夢想”,以中國詩人王山的《夢中的夏宗寺》開場,通過宗教帶我們走進未來的夢想。中國詩人張文生的《夢約大雪》,中國詩人艾子的《喚醒》,澳大利亞詩人廖世敬的《黎明聽雨》,中國詩人田繼光的《生命新說》,中國詩人丘樹宏的《愛的自白》,中國詩人荒林的《晚安,大運河》,通過對未來的期望,喚醒人們對夢想的憧憬。最后以李谷一的《難忘今宵》收尾,晚會達到高潮。
組委會還評出2025第二屆北京國際詩電影節十佳詩電影獎之詩歌獎,獲獎作品為:《感恩大地》,吉狄馬加(中國);《海市蜃樓》,費爾南多·倫德(哥倫比亞);《東方和西方的情歌》,朱塞佩·孔特(意大利);《一棵山茱萸樹苗清楚地照亮真相》,喬治·華萊士(美國);《為什么河流沉默不語》,拉蒂·薩克森納(印度);《橡皮擦》,阿德爾·霍扎姆(阿聯酋);《我只想透過你的愛來看世界》,映霞(澳大利亞);《冬至》,曹波(中國);《一把穿越塵埃的馬刀》,東來(中國);《我一夜一夜地獨坐》,金鈴子(中國)。
2025第二屆北京國際詩電影節十佳詩電影獎之電影獎的獲獎作品為:《時間的蹤跡》,烏魯克貝格·耶斯道勒特(哈薩克斯坦);《威尼斯》,瓦迪姆·特里金(俄羅斯);《夢中的夏瓊寺》,王山(中國);《遇見》,呂進(中國);《騎士的想象》,蘭伯特·加西亞(意大利);《滴落的詩意》,露西拉·特拉帕佐(瑞士);《感官的海洋》,瑪利亞·特蕾莎·德多奈特(美國);《飛過白令海峽的甲骨》,王芳聞(中國);《愛的自白》,丘樹宏(中國);《喚醒》,艾子(中國)。
世界各國詩人高度評價第二屆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阿聯酋的雜志《恩赫杜安娜》高度評價,認為詩電影運動是中國文學首次從源頭上影響世界文學的發展的文學思潮。關注的國際詩人包括偉大的歐洲詩人朱塞佩·孔特、世界詩歌運動總協調員費爾南多·倫德、俄羅斯作協副主席瓦迪姆·特里金、哈薩克斯坦作協原主席烏魯克貝格·耶斯道勒特、印度杰出的詩人拉蒂·薩克森納、阿聯酋著名詩人阿德爾·特里金、意大利著名詩人蘭伯特·加西亞、瑞士著名詩人盧茜拉·特拉帕佐等數十位世界著名詩人。
詩電影運動(Poetry Film Movement)發端于2017年12月24日曹誰創作的《詩電影運動宣言》,2023年5月19日曹誰和張建軍、范群在中國電影誕生地附近的北京正陽門共同簽署修訂版《詩電影運動宣言》,正式在中國發起詩電影運動。2023年中秋節他們成功舉辦了“2023首屆詩電影晚會·中秋國際”。2024年春節,他們成功舉辦了首屆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詩電影起源于法國先鋒電影,據愛爾蘭詩人加布里埃爾·羅森斯托克(Gabriel Rosenstock)向曹誰介紹,《詩電影》雜志(Moving Poems Magazine)羅列了目前國際上較有影響的六個詩電影詩歌節:美國西雅圖抑揚頓挫電影節(Cadence)、美國休斯頓膠卷詩歌節(REELpoetry)、德國魏瑪詩電影節(Weimar Poetry Film Award)、希臘雅典國際影像詩歌節(International Video Poetry Festival in Athens)、法國馬賽瞬間電影節(Les Instants Video)、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中西部電影詩歌節(Midwest Video Poetry Fest),中國還有創立于2024年的“惠嶼電影島詩歌電影春晚”,加上“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共有8個詩電影詩歌節。詩電影作為一個先鋒的國際藝術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
北京國際詩電影春晚成功舉行后,國內外的多家媒體報道,稱贊詩電影是“創造性的藝術”,“是中國文學對世界文學的最大貢獻”,“詩歌和電影的完美融合”。如同《詩電影運動宣言》中所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顯學’,在農業社會是以詩歌為特征的抒情文學,在工業社會是以長篇小說為特征的敘事文學,在信息社會是以電影文學為特征的戲劇文學。今后我們將大力推動詩電影運動,致力于將詩歌電影化,讓古老的農業時代的抒情文學和現代的信息時代的敘事文學相擁抱,讓電影獲得更深的詩意,讓詩歌獲得更好的表現。”目前中國詩電影運動由滄浪雅苑詩社、大詩主義運動、世界詩歌運動、劇小說運動、金磚國家作家協會、潛溪文學聯合推動,已經制作三十多個國家二百多位詩人的詩電影,計劃每年舉辦北京國際詩電影節,推動詩電影的發展。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