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視之名,傳承大運河文化精神
長篇章回體小說《揚州美女》即將被郭敬民影視化改編。該劇以民國時期大運河畔揚州城為背景,展現了一批新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反帝反封建,開展愛國救亡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以汪若梅女士為代表的一批“五四新女性”。她們在大運河畔成長,身上烙印著“大運河文化”,歌頌她們對國家的忠誠,對愛情的忠貞,以及在民族大義面前做出的令人敬佩的選擇。
影視劇圍繞著“一帶一路”與“大運河文化”的歷史契闊展開。大運河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是大運河流域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大運河文化”和“絲綢之路”,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是“一帶一路”的歷史影象。如何在影視中以地方人物風情展現大運河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對藝術工作者是一種挑戰。正如原小說作者申維所說:“大運河沉穩而平靜地流淌著,但是運河兩岸產生過無數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故事。”著名畫家、原小說作者江源強調“要將江南水鄉的美與人物的美結合起來表現”。導演郭敬明更是希望“要在劇中還原古運河上的堤、壩、堰、閘、碼頭、橋梁等,再現當年揚州城水上威尼斯的浪漫風情。”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