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三月,帶風少年愛寫詩
——著名詩人周瑟瑟在深圳羅湖實驗學校開展“名家面對面”講座
3月13日,著名詩人周瑟瑟來到深圳羅湖實驗學校開展“名家面對面”講座活動。100多位同學與老師參加了當天的活動。活動由汪攀老師主持,由深圳市草木書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劉美玲老師組織策劃。
“名家面對面”講座活動現場
周瑟瑟老師(左)與學生互動
周瑟瑟老師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詩人、小說家、評論家、兒童詩歌教育工作者,出版有40多部著作,曾為央視編導,現為深圳福田區藝文兒童文學院執行院長、香港文學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并擔任新加坡國家金筆獎評委,主編《中國詩歌精選》《中國當代詩歌年鑒》《中國詩選》等年度選本。在兒童詩歌教育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他還主編了特別受到孩子們喜愛的《讀首好詩,再和孩子說晚安》5卷彩色插圖本,近十年連續推出“00后”“10后”十大詩人排行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譽為“00后詩歌教父”。
周瑟瑟以《一首詩的誕生》為題展開講座,他分析了姜二嫚、鐵頭等“00后”詩人的詩歌作品,分享了他們的寫作與成長經歷。還播放了紀錄片《普杰的冬天》片斷,遠在深圳千里之外的大草原上,一個渴望寫詩的叫普杰的孩子的寫詩故事,深深感染了深圳的孩子們。
周瑟瑟老師現場教同學們寫詩
周瑟瑟從“喚醒詩的種子”“奔向愛與想象的世界”“詩是真實的情感”等三個方面展開講座,通過同齡孩子的優秀詩歌作品的講解和分析,帶領同學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游,讓同學們感受到“每一個孩子都是大自然的詩人,只要你學會去發現生活的詩意”。
周瑟瑟引導同學們現場寫詩,他教同學們如何觀察生活,如何找到獨特的角度,如何以口語化的方式直接寫下詩句,如何發現不一樣的詩意。
周瑟瑟要同學們記住八個字“目即成詩,脫口而出”,“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就是詩,這個時候你可以脫口而出,寫下屬于你的詩,不要讓詩溜掉了。”周瑟瑟強調。
同學們被周瑟瑟老師的詩歌觀察與寫作方法深深吸引,“這種寫詩的方法我以前沒有過,順著周老師的引導,我很快就可以寫下一首短詩。”“按照周老師的方法,我發現寫詩原來這樣輕松、好玩、容易。”同學們拿著剛剛寫好的詩,排隊上臺給周老師分析與點評,周老師現場給同學們獎勵了詩集《大山里的小詩人》。
周瑟瑟表示,羅湖實驗學校的同學們的整體素質很高,現場表現得特別好,“他們能通過一堂詩歌課就能寫出好詩,這非常難得,可見平時他們有了豐富的積累,底子打得牢,學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與語文教育水平很高。”
周瑟瑟老師與部分同學合影
據了解,深圳羅湖實驗學校坐落在市中心鳳凰山麓、清水河畔,校園環境清幽,是深圳市最早、羅湖區唯一的國家級綠色學校,是羅湖區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也是羅湖區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之一。學校在黨總支書記黃文源的帶領下,既保持公立學校的規范性,又嘗試融入創新管理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辦學風格。近年來,羅湖實驗學校落實“一體兩翼”“五育并舉”辦學方略,高度重視學生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系統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和閱讀寫作推廣、文學教育工作,助力同學們提升讀寫能力和文學素養,打牢人文根基。(通迅員:劉美玲)
周瑟瑟老師(左)與劉美玲老師(右)在深圳羅湖實驗學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