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懷書寫鄉村教育
——記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崔榮德
重慶《進展》雜志社記者/向傳清
在重慶市酉陽縣后坪鄉的青山綠水間,有這樣一位鄉村教師,他用三十七載的堅守,將青春與熱血灑在了這片土地上;他用愛與智慧,為鄉村孩子點亮了希望的燈塔。他,就是扎根后坪鄉中心校的重慶教書育人楷模崔榮德老師。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悠揚的山歌,回蕩在鄉村教育的田野之上,奏響了一曲動人心弦的華章。
一、扎根鄉村,守望初心
崔榮德出生于酉陽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童年在山林間奔跑,也在田野里成長。那些質樸的鄉親、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1987年,他高中畢業,本可以走出大山,去追逐城市的繁華,但他卻選擇回到鄉村,和同學一道創辦小河鄉中學,開啟了他的教育生涯。從那時起,他便將自己的一生,交付給了這片土地,交付給了鄉村教育。
歲月流轉,他輾轉于酉陽多個鄉鎮,從最初的小河鄉中學到現在的后坪鄉中心小學校,他始終堅守在鄉村教育的第一線。37年的時光,足以讓一個人從青絲到白發,但他從未有過絲毫的動搖。即使面對家庭的變故、經濟的窘迫,他依然選擇站在三尺講臺前,用粉筆書寫希望,用汗水澆灌未來。他常說:“鄉村的孩子,就像山間的幼苗,需要有人為他們遮風擋雨,也需要有人為他們指引方向。”于是,他成了那片土地上最堅實的守護者,用一生的堅守,為鄉村孩子點亮了希望的曙光。
二、無私奉獻,用愛澆灌
鄉村教育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崔榮德深知,鄉村孩子求學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于是,他將自己化作一座橋梁,連接起孩子們與知識的彼岸。多年來,他用自己的工資為學生墊付學費,用自己創作的稿費為他們購買學習用品,甚至在學生遇到生活困難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在聚寶小學任教時,他獨自承擔起兩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每天進行復式教學,還要為孩子們準備午餐,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他用無私的奉獻,詮釋著鄉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他的愛,如同春日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他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關心他們的成長與未來。他用耐心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用鼓勵點燃每一個孩子的夢想。在他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被呵護、被尊重。他的付出,也收獲了孩子們深深的愛。多年后,那些曾經的學生,無論身在何方,都會在心底珍藏著崔老師的身影,那是他們成長路上最溫暖的回憶。
三、創辦文學社,點燃精神火種
崔榮德深知,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孩子們內心深處的火種。他希望孩子們能在文學的海洋中遨游,用文字表達內心的世界,用創作點亮人生的道路。于是,他創辦了“紅土地校園文學社”,為鄉村孩子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
紅土地文學社的成立,如同在鄉村校園中播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崔榮德親自擔任指導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為孩子們講解寫作技巧,分享文學經典。他鼓勵孩子們用筆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無論是田野野里的花,還是山間的小溪,都可以成為他們筆下的詩篇。在他的引導下,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被點燃,一篇篇充滿童真與質樸的文章從他們筆下流淌出來。
文學社的活動豐富多樣,定期舉辦寫作比賽、詩歌朗誦會,還創辦了自己的文學刊物《紅土地》。這本小小的刊物,承載著孩子們的夢想與希望,也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崔榮德說:“紅土地文學社不僅是孩子們的文學天地,更是他們心靈的港灣。在這里,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蓖ㄟ^文學社,他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更讓他們在文學的滋養中,學會了觀察生活、思考人生,擁有了追求夢想的勇氣。
崔榮德老師業余組織成立的紅土地文學社于2020年1月被中國文聯主管的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正式接管,會員遍布全國各地。如今,該文學社立足酉陽,與酉陽地方政府和部分聯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采風活動和文學座談研討會,成為了酉陽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助推了酉陽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僅如此,文學社還成功舉辦了兩屆紅土地文學獎的評選,為全國各地培養了眾多文學青年,使他們成功加入了各省市作家協會,成長為小有名氣的作家和詩人。
四、創新教學,鑄就輝煌
崔榮德不僅是一位充滿愛心的教師,更是一位勇于創新的教育者。他深知,鄉村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堅守,還需要變革與創新。于是,他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嘗試“龍門陣語言教學法”,用生動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還參與編寫《初中作文教程》等教材,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教師。
他的教學成果豐碩,在《未來教育家》《科學咨詢》《進展》等全國多家教育雜志公開發表50余篇教育論文,公開出版《六瓣文德書(我的作文秘籍)》《杏壇漫步》等8部教育專著,其中《六瓣文德書》在《中華兒女》報刊社等單位主辦的全國教育專著評選活動中榮獲全國教育類“金獎”。《杏壇漫步》榮獲2024年度《語文報》《語文教學通訊》雜志社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四屆語文教育學術展評活動"教育類優秀獎。此外,他還獨立完成5個國家“十二五”規劃教研課題,為鄉村教育改革貢獻智慧,中國教育學會把他吸收為會員,同時把他授予了"全國先進教研個人"榮譽稱號。他的課堂,如同一片神奇的花園,充滿了知識的芬芳與智慧的光芒。在他的引導下,孩子們的思維如同破土的春筍,蓬勃生長,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好奇。
五、文學創作,點亮精神
崔榮德不僅在教育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詩歌創作始于1987年,至今在《中國校園文學》《星星詩刊》《詩選刊》《北方文學》等全國數十家省以上已發表詩作800余首,公開出版《低處的樹說》《逆光行走》《把春天讓給桃花》等5部詩集,被重慶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分別吸收為會員。他的作品,如同山間清泉,清新而質樸,充滿了對鄉村教育的深情與思考。他的詩中,有孩子們的歡笑,有鄉村的四季,更有教師的堅守與奉獻。2017年,中國詩歌網在北京為為他舉行詩歌研討朗誦會,西南師范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等單位把他評選為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
他的文學創作,不僅是對鄉村生活的記錄,更是對鄉村教育精神的升華。他用文字,為鄉村教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詩,如同一盞盞燈,照亮了鄉村教師的心靈,也照亮了鄉村教育的未來。他用自己的筆,書寫著鄉村教師的堅守與執著,也書寫著鄉村教育的希望與夢想。
六、榮譽加身,初心不改
崔榮德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他入圍“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前100名,榮獲“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最美鄉村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豆饷魅請蟆贰吨貞c日報(農村版)》《今日教育》《中華兒女》《酉陽報》、光明網、人民網、中國教育網、華龍網、酉陽廣播電視臺等全國數十家主流媒體對他扎根鄉村教育做出的貢獻進行專題報道。然而,面對諸多榮譽,他依然保持著低調樸實的作風,繼續在鄉村教育的道路上默默耕耘。面對記者的采訪,他說:“這些榮譽不是屬于我一個人的,而是屬于所有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教師們。作為一名基層共產黨員,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他用一生的堅守,詮釋了鄉村教師的初心與使命。他的故事,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鄉村教育的夜空。他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矗立在鄉村教育的田野之上。他用愛與責任,為鄉村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他;用堅守與奉獻,為鄉村教育書寫了一曲華章。
結語
崔榮德,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鄉村教師,用他的情懷與執著,在鄉村教育的舞臺上奏響了一曲動人心弦的樂章。他的堅守,如同山間的松柏,堅韌不拔;他的奉獻,如同春日的暖陽,溫暖人心;他的創新,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未來。他用一生的執著,為鄉村孩子點亮了希望的燈塔,也為鄉村教育事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鄉村教育的田野上,崔榮德老師的故事,如同一首永恒的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鄉村教師,繼續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屬于他們的華章。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