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百余位作家廣西博白采風

 1


來自十省區十八地市

百余位作家廣西博白采風

——暨“博白·大車坪杯”文學獎全國征文啟動

 

2025年3月22日至23日,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與玉林市作家協會、欽州市作家協會等單位主辦了“知名作家博白采風、文學助力鄉村振興”暨“博白·大車坪杯”文學獎征文活動開幕儀式。100余名來自全國10省、自治區(含直轄市)、18個地市(含廣西本土)知名作家走進博白,走進歷史文化名村大車坪,參觀大良坡水樓及王力書吧,瞻仰語言學巨匠王力故居,參觀王力書院、王力先生母校博白縣中學(博中),考察百年老校歷史文化并贈書,參觀字祖廟,鳳鳴書院,目睹雙鳳古樹老茶、觀摸制茶工藝,登圣女嶺,參加茶園開園儀式,座談以文化人促和諧經驗。作家們紛紛表示,通過活動激發了靈感,要濃墨重彩描寫大車坪村蒼桑巨變、講好博白故事,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此次活動旨在“挖掘民俗風物,講好名村故事;探尋博白文化,譜寫文學新章”。

在歷史文化名村大車坪,這里山環水抱,高山林立,千仞成峰,構筑了天然安全屏障。作家們登上69級古水泥沙石臺階,探尋民族英雄馮子材大車坪舊居,了解他在大車坪接受養父馮錦芯傳授武藝的故事。來自云南省普洱的作家周慶明告訴記者:“我是第一次走進廣西博白,我深深感受到這里的美麗與和諧。入春茶葉初采的時節,我們一行陜西、廣西、甘肅、寧夏和云南五省區的朋友,從南寧機場直奔博白大車坪,入住環山疊翠,輕吟溪水的寨子。秀山麗水間,村民們打開這里飄著歷史陳香的古祠,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與全村老幼融匯在這里,一起唱熟悉的廣西民歌,動手做著非遺傳承工藝的木薯美味,這種美味瞬間把大家都拉回童年,也讓歡聲笑語喚醒了古祠院落。原來,博白大車坪的美麗和諧,正是我們想要的田園。”

1111


3月22日下午,與會作家們在大車坪進行了一場氣氛熱烈而富有成效的文學交流座談會。博白縣宣傳部朱海彬副部長致歡迎辭,他介紹說博白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縣,自然風光和人文古跡景觀豐富而獨特,這次采風得到區內外這么多大家傾情支持,向你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和衷心感謝。這個活動是鄉賢馮三四首先發起并組團織實施的,縣宣傳部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大家的到來為博白注入活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觸這片土地,希望能觸碰出靈感的火花,書寫出歷史文化名村大車坪與博白縣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進步的動人樂章。

座談會上,采風活動總指揮、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兼民族文學專委會主任張耀民致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此次采風活動主題正是切合“文學助力鄉村振興”,旨在“挖掘民俗風物,講好名村故事;探尋博白文化,譜寫文學新章”,相信大家這次采風,必定能激發靈感,創作出貼近生活、謳歌時代的作品。特別贊賞像馮三四和他胞兄這樣有文化情懷的文人、企業家,尤其是在大車坪看到他們的親戚朋友、鄉親們都對文化的深深熱愛和執著,實在難能可貴。

著名詩人、寧夏回族自治區出版集團陽光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輯唐晴表示:在大車坪感受到和諧友善的氛圍。家人、鄰居的互助互幫,對客人的熱情友善,每個人都像一顆紅紅的石榴籽,緊緊地抱在一起。

著名詩人、《天津詩人》總編輯、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詩歌委委員常務副主任羅廣才談及他的采風體會:其實所有的行走都源于喧嘩,在敬畏中覓尋新生。從青山深處出發,帶著馮氏家族智慧密碼在城市打拼的以商業養身、以詩歌養心的馮三四等鄉賢引領一群同道,來到他生于斯長于斯的青山環抱的廣西博白大車坪村,在這座深藏于六萬大山的古村落探尋古村的背書、字跡未干的注腳。

欽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欽州市天涯文化研究會方文會長表示:在海拔八百米的圣女嶺上,全國各地的文學作家、文化學者聚集,一切都那么自然,文化活動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馮三四是名企業家,以自然人發起此次活動,不得不讓我等佩服,但更讓我佩服的是博白縣的官家能申明大義。一切都剛剛好,最后不得不說的話——回歸自然真好!

《金田》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玉林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參天說:大車坪古村,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特別是村中優秀鄉賢、作家馮三四先生,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積極策劃、牽線搭橋,引來了區內外一批批文藝家、作家前來采風創作,用筆墨丹青描繪大車坪的秀美風光,用詩文歌賦謳歌大車坪的人文底蘊,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極大地提升了大車坪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欽州市作家協會謝鳳芹主席發言:這次采風活動讓她們再次感觸博白這片歷史文化厚重的土地,感觸歷史文化名村大車坪,她表示回去一定好好構思博白這篇大文章。

3

座談會上,著名詩人、《天津詩人》讀本顧問劉劍,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原副主任劉晉年、《中國作家在線雜志》主編尚書、哈爾濱市委政研室原副主任謝茂元、陜西省商洛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衛民、河南詩歌學會副秘書長田萬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原機要處處調研員吳華、南寧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伍遷、南寧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宗文、防城港市作協副主席徐仁海、南寧市賓陽縣作協主席蔡呈書,以及宋獻生、李小白、謝蓉、黃惠娟、陳一默、劉潔、馮泳棋、陳奕娟、譚克號、巫碧燕、等南寧和博白本土詩人、作家涌躍發言,并對這次采風活動給予高度贊揚,并紛紛表示,博白這片土地,大車坪這個文化歷史名村,村民勤勞淳樸,團結和睦,人文歷史厚重,值得作家們去書寫、去謳歌。

3月22日上午,與會作家參觀王力故居,作家們紛紛拍照合影。黑龍江作家尚書說,王力故居的每件物品都具有不一樣的意義。同時,他在《博白采風手記》中寫到:輕輕拂過王力書院黛瓦的檐角。推開木門,仿佛推開了一頁泛黃的《古代漢語》——墨香氤氳的展柜里,鋼筆手稿如工蟻列隊,承載著語言學巨擘畢生的跋涉。故居天井的石階上,陽光斜切出陰陽分明的棱線,恍惚窺見少年王力在桂東南的蟬鳴里,用客家方言與古漢語隔空對談。

4

與會作家還來到王力母校博白縣中學。博白縣中學具有豐富厚重的歷史,被譽為“桂南革命搖籃,白州文化先鋒”。學校堅守“任重道遠,繼往開來”的校訓。作家們參觀字祖廟,與師生熱情交流,還現場舉行了贈書儀式。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兼民族文學專委主任張耀民先生贈送《民族文學》雜志;玉林市文聯副主席、玉林市作協主席梁曉陽贈個人著作《文學中年》《出塞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玉林市作協副主席謝夷珊代贈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朱山坡寫博白綠珠女的著作《南國有佳人》;南寧市作協秘書長、《紅豆》編輯謝蓉贈送《紅豆》雜志;南寧市青秀區作協副主席、吉林大學廣西校友會常務副會長陳志華先生代贈吉林大學宣傳部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有關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紀念文集《精神的回響》和《浪花的足跡》;南寧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馮子材文化研究會會長馮三四贈送個人主編的區內外80多位知名作家走進博白、相遇博白、書寫博白的文學作品匯編《相遇博白》和馮三四個人新詩集《左手種瓜 右手種豆》;防城港市作協副主席徐仁海贈由廣西文聯主席、廣西作家協會主席東西主編的《相約防城港》和徐仁海個人著作《黑帆》。博白縣中學呂洲副校長和校辦龐劍鋒主任等接受了作家們的現場贈書。

5

在雙鳳圣女嶺,作家們參加圣女茶園開園儀式。觀看桂南采茶戲和當地雜技之鄉的雜技表演;自由參觀優質茶葉(雙鳳茶)生產機械化建設項目成果;嘉賓與茶農一起種植茶樹。在雙鳳鎮中心小學內,作家們還參觀了博白四大書院之一的鳳鳴書院。

3月23日下午,在博白縣和諧協會組織的座談會上,與會作家發表了此次采風活動的感想和體會。

玉林市文聯副主席、玉林市作家協會主席作家梁曉陽表示:我們行走博白,是受到了博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作為歷史文化名縣的博白的鼓舞、招引、號召。關于博白,我要留下我的文學印記,留下我的文學感想,以回報這片土地的饋贈和深情。

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藍海洋談體會說:踏入大車坪的剎那,似一腳跌入客家文明的肌理。兩百余人的村落以銅鑼為鼓點、獅舞作筆鋒,在春日的宣紙上潑墨成迎客的圖騰。擂鼓老者銀須震顫如松濤簌簌,稚童擎著竹篾獅頭踉蹌學步,時光在此凝成琥珀——馮子材故居的青磚浸透百年煙雨,檐角垂落的艾草卻青翠欲滴,仿佛歷史并非泛黃書頁,而是灶上氤氳的落水包香氣,是竹簍里草魚躍起時濺落的星子,鮮活地躍動在客家血脈中。王力故居的院落里,光陰以另一種形態沉淀。線裝書與博士袍在雕花窗欞下靜默對望,梁柱間似有清華園的晨鐘暮鼓與塞納河畔的法語呢喃交織。指尖撫過窗欞上圓潤的木紋,忽覺那并非歲月磨損的痕跡,倒像是被一代代求索者的目光摩挲出的光澤。博白的文脈,原是一卷以山歌裝幀、用桂圓蜜蠟鈐印的活體《廣韻》,在王力書房的燈影里流轉,在博白中學和鳳鳴書院坍圮的月門中低徊,最終化作采茶戲旦角的一聲長腔,刺破時空,生生不息。

甘肅詩人馮立民以詩意抒發體會:行行重行行,從兩千多公里外的隴右奔赴廣西,參加一場春天的盛會。走進大車坪,仰望“進士、武魁、文魁”匾額,感受馮氏家族的優良家風;拜謁王力故居,領略一代語言學大師龍蟲并雕、開宗立派的風采;佇立仙女嶺,展望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參觀和諧促進會,體悟客家人的守正創新、團結向上的精神。每到一處,博白人都以木棉花一樣火紅、熱烈的心,歡迎、款待天南海北的朋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諧相處,行盡嶺南千里地,最憶是博白。

陜西省子長市作家協會主席張亞寧說:不論是在大車坪、博白中學,還是王力故居,雙鳳鎮等,我感到熱情好客的博白人、客家人;感受到了博白的城鄉教育、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特色產業等取得巨大成效。我將會用手中的筆書寫博白,讓更多的人走近博白,了解博白,愛上博白。

詩人莊莊說:大車坪的“木薯籺”,讓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作家們嘗而不忘——它形如白色或翠綠的“大餃子元寶”,一巴掌大小,以木薯粉制成,軟糯的外皮包裹著,里面的餡可葷可素,可咸可甜,外皮膠爽滑潤,內餡綿口回香,一口咬下去,呀!立馬爆汁。作家們甚至說要打包回去,讓人忍俊不禁。

云南作家周慶明更感嘆道:他們那也盛產木薯,但是并沒有制成這樣類似這樣小吃,其口味非常獨特,值得學習、推廣。其實博白也像“木薯籺”一樣,好味還不被人所知,但愿博白再接再厲,以更獨特的感覺吸引更多人的駐步和了解,靜等幸福花開。     

賓陽縣文聯兼職副主席、賓陽縣作協常務副主席韋益修說:大車坪,山環水繞,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崇尚讀書與禮儀,這方水土,孕育出了清代抗法英雄馮子材,造就了當代優秀民營企業家馮三四;我讀大學時,學的是王力教授主編的《古代漢語》,王力先生是一代語言宗師,從博白走向了世界,以堅定的信念,呵護著古老的華夏文明,沒有大富大貴,卻贏得了后人的頂禮膜拜,獲得了生命的永恒;在雙鳳圣女山觀茶園翠綠,聞茶葉飄香,三百年的老樹,翹首以盼,佇立等待,那個叫綠珠的美麗女子,在云霧繚繞的茶園輕歌曼舞,伴隨著茶的縷縷清香,走進了一代代人的生命,她仿佛從來沒有離開博白,從來沒有離開過雙鳳。

南寧市江南區科協主席、南寧市小小說學會會長蘇龍表達采風體會:大車坪鑼鼓喧天、舞“馬”迎客,圣女嶺品茗暢談、體驗采茶,王力故居瞻仰大師、汲取文氣靈氣……采風匆匆,行程緊湊。百年滄桑巨變,千年春華秋實。我驚嘆于這座千年古縣的美麗“蝶變”,忍不住喊一句:美哉,博白;壯哉,博白!

欽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許兆滿熱情洋溢地說:鄉村振興,大家一起參與鄉村振興,關鍵是要大家參與,有人參與,用心參與。大車坪,一個深藏六萬山溝里的小農村,現在吸引了全國各地名家眼球,一批批文人、專家、學者前來采風、學習、調研、宣傳、帶貨,村里的山泉魚、木薯粑、空心菜、白切雞名聲遠揚。村知道的人都稱贊: 村里一個叫三四的作家,做了功德無量的事業。 

博白縣和諧促進協會座談會上,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兼民族文學專委主任張耀民、博白縣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翔、博白縣和諧促進協會會長龐旺等發,博白縣和諧促進會第一常務副會長李昌介紹協會情況。作家們紛紛發言,表達了各自的觀點。博白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馮銘總結講話,作為世界最大客家人聚居縣,博白擁有“中華詩詞之鄉”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國雜技之鄉”  “中國桂圓之鄉” “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全國富硒農業示范基地” 等十余張文化名片。以茶為紐帶,此次活動通過文學名家的筆觸,將客家擂茶技藝、采茶戲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全國。馮銘介紹,2024年博白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突破8萬畝,綜合產值達12億元,帶動3.2萬農戶增收,戶均年收入增長18%。圣女嶺茶園作為核心產區,年產優質茶青超500噸,其中古樹茶占比40%。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聯動模式,當地已建成標準化茶園12個,培育龍頭企業6家,2024年茶旅融合項目吸引游客超50萬人次。

6

在圣女嶺茶園春茶采摘啟動現場,茶農們指尖翻飛采擷新綠,作家們揮毫潑墨記錄盛景,構成了一幅“茶香引客至,文脈促振興”的生動圖景。

負責策劃、組織發起此次采風活動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寧市作協副主席馮三四告訴記者,大車坪,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許多神秘故事隱藏在古村的一磚一瓦之中。村民們勤勞、善良、樸實、智慧;民風淳樸,崇尚耕讀。2019年6月,自治區首府作家唐志偉、黃鵬率領60多名作家、詩人、藝術家到訪大車坪,他們在古宅、小巷、老門檻、古臺階、墻垣中撫摸、感觸與穿行,同老人噓寒問暖,與村民交流交心,得以發現這個村子隱藏著許多神秘的傳說和故事。此后,通過他們的大力宣傳,一批又一批文化名人、記者接踵而至,大車坪逐漸為越來越多人了解、熟悉。2020年1月,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廣西文壇“三劍客”之一的作家鬼子到訪參觀大車坪、并植下數棵紀念樹后,認為這座古村極具歷史意義,值得好好保護,并專門為古井題寫 “子材井” 、還為古村題寫村名“大車坪”三個字。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止。自2023年至2024年間,南寧、玉林、欽州三地作家協會聯合發起“走進博白大車坪文化賦能”系列活動,吸引了來自黑龍江、陜西、內蒙古、河南、海南等省區及港臺地區的百余位文化名家走進這片“世外桃源”,用筆墨與鏡頭記錄下大車坪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韻,凝成一篇篇精彩而生動的華章。

馮三四表示,通過舉辦此次活動,讓更多人走進博白,相遇博白。我們期待更多人通過這些文字,感受博白、感受大車坪“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耕讀傳家”的精神內核,以及“文以載道”的永恒魅力。正如當年民族英雄馮子材“抬棺出征”的壯烈,與如今大車坪“文化筑夢”的熱忱如出一轍。它予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文化不僅是記憶的載體,更是鄉村振興的引擎。

活動期間推出了由馮三四主編的《相遇博白》一書。據悉,該書邀請了區內外文藝家共同撰寫。該書的編撰,既是作者對博白的熱情和深愛的集中呈現,亦是為未來文化傳承賦能搭建對話平臺。這部《相遇博白》作品匯編,收錄了8 0多位名家、媒體人的通訊、散文、隨筆、詩歌、詩詞、小說、民間故事及詞曲歌謠等體裁的精品力作,從不同維度呈現博白、大車坪的獨特魅力;凝聚了各位作家、詩人、學者、老師們的情懷和熱血,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章節、每一行、每一句、每一詞、每一字,甚至每一個韻腳,都如躍動的音符,優美而清雅,溫暖又振奮;他們激情澎湃的文字,賦予博白人民的,是一份份真摯和感動,必將留存在白州這片古老而又神秘,美麗又充滿活力的大地上,又時時刻刻溫暖著博白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詩人、活動策劃人之一的陳志華告訴記者,我們走進歷史文化名村大車坪,感受大車坪六十九級臺階的步步伸延和將軍下馬仰望故鄉的詩情畫意;我們走進王力故居,感受語言大師的少年追求和龍蟲并雕的著作等身;我們走進博白縣中學,感受白州文化先鋒和文字創始人倉頡字祖廟的古老滄桑和方圓智慧;我們走進雙鳳古樹茶公司,感受該公司茶業的綠色發展和綠珠女故鄉圣女嶺山水風情;我們走進博白縣和諧促進協會,感受基層社會組織化解重大矛盾糾紛的新視角,“民之安,和為貴;小調解,大和諧”的“紅引客脈,會聚和安”的“客家楓橋”調解品牌,不斷推進白州百姓和順安康的和諧目標。

7

采風活動期間還舉行了首屆“博白·大車坪杯”文學獎征文活動開幕儀式。此次活動承辦單位為廣西壯府文化有限公司、中國作家在線和馮子材文化研究會。征文對象為全國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征文時間從2025年3月23日至2026年6月底。征文體裁不限,可以是散文、新詩、近體詩、小說、報告文學等。征文內容廣泛,凡是書寫博白或與博白有關聯的人物、民俗風情、事件、傳說的文學作品均可。參賽者每人可投一種或多種;要求:散文作品、報告文學、非虛構作品每篇字數不低于1500字不超過6000字;詩歌作品,可以是組詩,或單首,每首不超過25行;古體詩,律詩絕句不限。征文獎項設置了特別獎(數名);金獎10名、銀獎若干名、優秀獎若干名;所有獲獎者均獲獎品和頒發榮譽證書。優秀作品可推薦給《金田》《南流》《中國作家在線》《壯府文藝》等刊物刊登或在網絡媒體平臺上發布。(通訊員:馮永安  攝影:譚克號  尹慶南  喜善  )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激情视频|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被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被强制侵犯的高贵冷艳人妇|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一边伸舌头一边快速喘气音频原声|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卡通| 免费在线观看色| 免费无码看av的网站|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老司机久久影院|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2016| 狠狠色综合色区| 黄网站在线观看| 骚虎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韩国中文字幕电影| 蜜桃丶麻豆91制片厂|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