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劉雅閣榮獲丁香詩歌獎
[摘要]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城區委區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十月文學院承辦的2025“百年丁香詩會”系列文化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開幕。
本網訊,4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城區委區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十月文學院承辦的2025“百年丁香詩會”系列文化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開幕。
開幕式現場揭曉了首屆全球華語詩歌征集優秀作品。在一年時間內,征集活動吸引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10955人次投稿,共收到詩歌作品6.8萬多首。最終評選出社會組12件優秀作品。北京詩人劉雅閣從眾多投稿者中脫穎而出,榮獲丁香詩歌獎。
劉雅閣潛心詩歌創作,近年來成績斐然。她曾榮獲第四屆中國青年詩人獎主獎,首屆紫荊花全球抗疫詩歌大賽一等獎,張家界國際詩歌節全民詩歌大賽二等獎,世界華語童謠童詩大賽二等獎,人人文學獎最佳女詩人獎等多項殊榮。其作品見于《詩刊》、《綠風》、《延河》、《詩歌月刊》等文學刊物,并被譯為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俄語、土耳其語等多種語言。
詩歌創作之余,劉雅閣作為中國詩歌春晚形象大使及華語詩歌春晚公益推廣大使,長期投身詩歌文化推廣活動,尤其為基層民眾的詩歌文化建設做出了許多具體而微的工作。除此而外,劉雅閣應該也是世界范圍內第一位自駕車赴北極腹地探險的女詩人。 她的陽光、豁達、干凈、純粹和人格魅力為她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與人們的由衷喜愛。
劉雅閣的藝術歷程將激勵著更多寫作者深耕詩歌創作,并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熱愛詩歌。期待她在未來繼續以筆為媒,書寫更多動人心弦的詩篇。
據悉,在“百年丁香詩會”開幕式后,資深媒體人韓家水對劉雅閣進行了采訪如下:
韓家水:談談你對中國詩詞的理解?
劉雅閣:詩歌是人類的精神活動的產物,在文明史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是衡量一種文明成熟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一個民族再強大,詩歌也不會多余,再貧窮,詩歌也不能缺少。中國是詩歌大國,我們的孩子從呀呀學語時就開始接受詩歌的熏陶和啟蒙教育,這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是很少見的。而中國詩詞是東方美學的典范,凝結著我們的民族審美基因。有"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人生境界,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天地意識,這些都指向中國人獨特的生命感知與深刻詩思。多少金戈鐵馬、樓臺閣榭,都已灰飛湮滅,只有詩歌,這種一字千金的重構能力,依然在千年后,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撫慰著我們的心靈。
韓家水:參加“丁香詩會”你有什么感受?
劉雅閣:北京西城作為“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文脈綿延、底蘊深厚。而法源寺素有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的說法。法源寺的丁香詩會,以明清最為鼎盛,是京城春日的一樁盛事和雅事。我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丁香詩會,親身參與、親眼見證這種文脈的延續。
韓家水:你最喜歡的描寫丁香的詩詞是什么?
劉雅閣: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攤破浣溪沙》
韓家水:作為詩人,你是如何創作的?
劉雅閣:詩歌創作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最基本的一條是以“我手寫我心”,即將我的所思所感所想,包括我們眼睛看到的現實,經過詩人之手提煉過的現實,以及最后通過詩歌作品呈現出來的藝術真實。詩歌是詩思的匯聚,情感的載體,是鮮活的心靈史,個人史。詩人用作品反映我們生存的時代、生活,以及我們的獨特感受,力求做到藝術性、思想性,現實性共芬芳。
韓家水:你為丁香詩會送上什么祝福?
劉雅閣:以花為約、以詩為媒,愿詩心與芳蕊共舞,筆墨攜清芬齊飛。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丁香詩會愛上詩歌創作,積極參與全球華語詩歌征集活動。
獲獎詩人簡介
劉雅閣,女,北京人,2015年自駕車赴北極腹地探險,著《自駕萬里征北極》。
曾獲中國青年詩人獎,百年丁香詩會全球華語詩歌征集丁香詩歌獎,紫荊花詩歌獎全球抗疫詩歌大賽一等獎;張家界國際詩歌節全民詩歌大賽二等獎,人人文學獎最佳女詩人獎,世界華語童謠童詩大賽二等獎等。作品發表于《詩刊》、《綠風》、《延河》、《詩歌月刊》等,出版詩集《徒手攀巖者》。
(圖片1、圖片2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來源:人人文學網
https://www.renren.net.cn/beijing/article/renrenhao/detail-25597.html